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養不教父之過」:好爸爸要給娃立規矩,有規則感和邊界感的父愛

2024-09-21教育

二孫寶已經二周歲三個月了,我和老伴以及二孫寶的外公外婆隔周輪流帶娃。

從一周歲半開始,二孫寶就從一個原本乖巧可愛的嬰兒,變成一個執拗、不聽話、動不動或發脾氣或大哭大鬧、滾地撒潑的小「惡魔」,經常不肯好好喝奶、吃飯。

白天,無時不刻盯著奶奶,要奶奶陪他玩,連燒飯燒菜也像個小尾巴盯牢不放,此時只能我這個當爺爺的做兇人,把他強行抱走。一來二去,只要二孫寶一看到我,就會說,爺爺不要過來,爺爺不要過來。搞得我很無趣。

輪到外公外婆帶娃,二孫寶也是盯著外婆,根本無視外公的存在。

到了傍晚,兒媳婦下班回家。此時的二孫寶就變本加厲,不僅盯牢媽媽,而且嘴裏不停地「哼唧」,不時地還會拉開嗓子大哭,作得不行,鬧得全家連吃個晚飯也不太平。

老伴看到這情形,憋不住嘀咕說,一個白天幾乎沒哭過,怎麽媽媽一回來,哭聲就不斷。好在兒媳婦是個性格開朗的人,對婆婆的嘮叨從不放心上。

但是,我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白天如果老伴有事外出,家裏只留下我和二孫寶兩人,二孫寶就很乖,既會和我一起玩,也會一個人安靜地搭積木、用筆塗塗畫畫或玩皮球,從來不哭不鬧,最多會詢問一下,奶奶啥時回家。

這和老伴在時,二孫寶判若兩人,和我親熱得很。

同樣,傍晚只要媽媽、奶奶有事暫時沒回來,他爸爸一個人或我也在家,二孫寶也是從來不「哼唧」,既不哭也不鬧。

經過多次觀察,我發現一個規律,只要他爸爸或我兩個男性單獨帶他,奶奶和媽媽不在場,他基本上不會「哼唧」,更不會有哭鬧聲。但是,只要這兩人一出現,情況就會大變。

為什麽一個才二周歲多幾個月的娃,會在奶奶、媽媽和爺爺、爸爸面前呈現兩副面孔呢?難道天生是個兩面派?非也。

其實,這兩副面孔是由家長男女不同性別,不同愛的表達方式導致的。

媽媽、奶奶作為女性,面對娃的需求,媽媽、奶奶可以全盤接納、無條件關註,隨時隨地給娃積極的回應。

比如,我老伴,即使在廚房裏燒飯做菜,當二孫寶盯住她,我抱走娃,娃大哭大鬧時,她會把娃帶進廚房,讓他在洗菜池裏玩水,然後再燒飯做菜。常常玩得渾身濕透,再給換衣服。

這種愛的表達方式,可以讓孩子充分體驗被愛圍繞的感覺,幫助他們形成自尊、自信的心理品質。但過分的溺愛,容易造成娃任性等副作用。

媽媽、奶奶這種近乎無條件的寵愛,帶來的副作用,以及其對娃成長的危害,古人早就有了清醒的認識,提出了「養不教父之過」的觀點。

這說明在娃的成長過程中,非常需要爸爸、爺爺給娃帶來「有條件的愛」,幫助娃建立規則感和邊界感。

我家二孫寶,自從一周歲半不到,他爸爸就不斷、持續地給娃立規矩。

其時,剛剛處於牙牙學語時期,但已經呈現「叛逆」跡象,不受控制地無理取鬧、撒潑打滾,到了飯點不肯好好吃飯,動輒大哭大鬧,而且開始表現強烈的自我意識,最常掛在嘴上的話就是「我的」和「不要」。

這時我兒子就會放下父親的架子,像一個大朋友一樣,跟他互動,好好勸說,講道理,提要求。對此,老伴常常取笑兒子,說你家兒子連話都講不成句,怎麽能聽懂你講的道理呢?

我兒子則一本正經對我老伴說,我仔細觀察過了,你別看他,有些話他是不會說,但他完全聽得懂,我們的一舉一動他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都會對他產生影響。他聽你的,則是做出正面回應;不聽你的,是在裝不懂。

當然,放下父親的架子,陪他玩,給他立規矩,提要求,並不能每次都奏效,而且很多時候完全沒有效果,這個時候我兒子就會端上父親的架子了。

比如,不停地哭鬧,就會對娃說,你再不停止哭鬧,就把你抱到小房間裏讓你哭鬧。娃繼續不停,兒子就會老鷹抓小雞般把娃抱到小房間裏,自己也在邊上陪著,直到娃停止哭鬧,並答應出來以後不再哭鬧,才把娃帶出來。

娃有時因為零食吃多了,或者菜不配口味,不肯好好吃飯。如果是前者,就幹脆讓他少吃一點;如果是後者,就停他一頓,讓他嘗嘗挨餓的味道,或者本來說好飯後帶他出去玩的,夫妻倆就帶著大孫寶出去,把他留在家裏,哭鬧無用。

在這不斷、持續的立規矩過程中,我和娃的爸爸是同一戰壕裏的戰友和同盟軍。娃的爸爸不在時,我也會臨時客串一下他的角色。

奶奶和媽媽則始終是旁觀者,不會當著娃的面,指責或幫忙。這點上,我家的各自角色不同,基本上能夠互相理解和維護,即使不補台,也不會拆台。

經過一段時間,現在二孫寶已經能夠透過爸爸、爺爺語氣、語調、重音、口氣,以及某些非暴力的懲罰,接收到正確的訊號,建立了一些規則感和邊界感。既不失童趣、童真,也表現出一些良好的素養。

比如,在家裏他能和姐姐、父母、爺爺奶奶分享食物,當給他吃東西或做些他請求你幫忙做的事,都會脫口而出說「謝謝」;無論家裏來了人,或帶他到外面玩,只要讓他喊人,都會喊;帶他外出,他會幫你從鞋架上取下你的鞋子(從不拿錯)讓你換上,再把你的拖鞋放好;玩過的玩具,只要讓他收拾好,他都會收拾好;帶他到超市、商店買東西,離開時,他會主動跟售貨阿姨說「再見」。

有趣的是,在跟家人(父母、爺爺奶奶)玩的時候,常常會冷不丁地冒一句「XX,我愛你」,隔段時間沒見,剛一見面他會說:「我想你了」,問他哪裏想了?回答說:「心心裏想」。

有一次,二孫寶跟他媽媽通電話,說完「媽媽,我想你了」,接著又問「媽媽,你想我了嗎?」讓人忍俊不住。這些詞語大人從來沒有教過他,真不知他從哪學來的,或許是從電視中學來的。

總之,透過一段時間的帶娃,看到二孫寶的漸漸懂事成長,我深深體會到父親在帶娃中的重要性和不可缺或性。

更對本文標題中「養不教父之過」這句古話,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中華民族是一個有著深厚文化底蘊的民族,漢語言文字博大精深。

在此,對「父」字作下考索,可以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這句古話,也能更加重視父親在娃成長過程中的作用。

漢代許慎撰、清代段玉裁註【說文解字註】中說:「父,形。巨也。家長率教者。從又舉杖」。

清代朱駿聲編著【說文通訓定聲】中說:「家長率教者。從又舉杖。指事。」

這兩部書裏對「父」字造字方法說法不同,前者認為是象形字,後者認為是指事字。但解釋的字義是一致的。

古人認為「父」的天職是一家之長、堅持規矩,「父」是教育子女的引導者。「父」的本義是指父親由「手舉著杖」來指事。以手舉杖,表示行使責打教育權力的家長。引申為父親手裏舉著棍棒,正在教育子女遵守規矩。

雖然我們現在早已不提倡」棍棒教育」,但在筆者看來,適度的「棍棒教育」還是需要的,娃正如一棵小樹,要想讓他挺直生長,就必須讓其經歷修枝剪葉的過程,而父親就是這個對他進行「修剪」的人。在一個家庭中,如果父親角色或父性教育缺位,娃就容易缺少規則意識,導致行為失控。

有小樹要從小修剪,百花在幼苗期間要悉心呵護,娃的規則意識和邊界意識也要從小樹立。只有這樣,才能讓娃接受「以社會和他人為中心」的觀念,學會尊重規則,培養邊界感,為他們進入成年世界早做準備。

正所謂,娃從小父母不教育,成人以後,社會和他人就會教育他。身為一名刑警的兒子,無論是從其自身成長的過程,還是眾多刑事案件的偵查辦案過程中,對此都有著極為深刻的認識,他認為外面的世界離了誰,地球都會照常轉,但在娃的生活裏,父親永遠是無可取代的存在。他即使再忙,只要一有時間,不是指導大孫寶做作業,就是陪二孫寶玩。

不知各位年輕的爸爸媽媽或者年邁的爺爺奶奶,你們在帶娃的過程中有無遇上類似的情形?你們是如何處理的?歡迎評論區留言交流。

(文中圖片均為自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