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我,00後學霸,留學意大利,那裏生活真悠閑,下午3點都在喝咖啡

2024-03-29教育

這是我們講述的第3500位真人故事

我是笨珊同學,00後,目前在意大利米蘭求學。

我從小學到初中,成績都名列前茅,順利考進重點高中。可在高中,卻因性格活潑外向,成了不受老師和同學歡迎的女生。

大學卻又因這樣的性格,受到老師青睞,以全年級第一的好成績,於2022年,保送同濟大學讀研,去年又成功申請到意大利的交換專案。

在那裏,我收獲了友誼,也遭受過歧視。我發現,越出國越愛國,國外也沒想象中好。

(研究生階段參加「夢想花園建造節」比賽)

我出生在湖北一個四五線小城,在那裏度過了幸福的童年。

爸爸媽媽為我提供了寬松的成長環境,從小我就活潑外向,性格開朗,對世界一切事物充滿好奇。他們還鼓勵我追求夢想,支持我培養興趣。

從小學到初中,我的成績都保持在班級前列,並順利考進重點高中。也許是因為自己融入慢,我活潑外向的性格,竟給我招來很多麻煩和挑戰。

因為在年級「火箭班」,我的同學都是來自各市的尖子生,競爭十分激烈。在學校,每天都是三點一線的重復生活,桌上永遠是刷不完的作業習題。

在大家都埋頭學習的緊張氛圍中,我還是那個大大咧咧、喜歡聊天的性格,導致沒人願意做我同桌。

一次晚自習時,我的同桌給我傳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知道你活潑,在大學肯定能交到很多好朋友,但現在是沖刺時刻,麻煩少講話,不要影響他人。

(高中畢業後到俄羅斯旅行)

我不僅被同學排斥,也遭老師嫌棄,經常讓我上課到教室後面站著。

那一刻,我內心充滿孤獨和委屈,因為我不是故意要影響別人學習,只是想與同學們保持交流。然而,這樣的想法,與高壓的學習環境格格不入。

就這樣,同學嫌我吵,老師不想管,我成了被邊緣化的、無人看好的女生。

但我並沒有被打倒,反而給我了「不爭饅頭爭口氣」的執念,靠著勤奮和努力,我在高考中考出了600多分的成績,被北京一所211大學錄取。

雖然是理科生,但大學我報考了景觀類專業,這與我從小就喜歡藝術和設計比較契合,在學習方面沒有高中那麽吃力。

在大學,我找到了歸屬感,也有了施展才華的舞台。我全心投入課業、學習和研究,獲得國家獎學金,發表過多篇論文,積極參加學生組織和誌願服務,參加各種競賽並獲得不少獎項。

(大三受邀參加「松陽峰會」,作為學生代表分享鄉村振興的成果)

這份堅持和熱愛,讓我在成長道路上走得更遠。本科畢業時,我以年級綜合成績第一的成績,成功保研到同濟大學。

我從小就喜歡探索。一直以來,我非常認可「要先去觀世界,才能有世界觀」這一觀點,所以,我想在人生定型之前,出去感受下世界的多樣性。

在同濟大學讀研究生期間,我開始留意出國交換資訊,並努力爭取雙學位名額。去年,我成功申請到意大利米蘭理工大學的雙學位交換專案。

這不僅意味著我將會在更大的舞台上學習和生活,更標誌著我個人視野的大幅拓展。

很多同學看到歐洲或國外的碩士只有一兩年,認為時間太短,學不到真知,就覺得我們是「水碩」,其實並非如此。

(大四以年級第一保研到同濟大學)

出國讀碩好不好,除了看學校和專業排名是否靠前,有沒有學到專業知識外,我覺得眼界提升和能力鍛煉也同等重要。

選擇到意大利讀雙學位,對我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這意味著我需要在一年內完成米蘭理工大學兩年的課程,同時還要完成同濟大學的畢業論文。

米蘭的課堂,讓我體會到了自由。教授十分鼓勵主動思考和討論,同學們之間的互動很多。教授提問時,我們也可以隨時發表自己的看法,這種教學方法很利於思維發散。

令我很有感觸的是,考試不再是筆試填鴨式,而是對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的考驗。

上學期有門課,考試時,教授要求現場先回答五個問題,只有真正理解課程,才能獲得參加考試的資格。

另外,考試評分方式也靈活多樣,更註重實際理解和套用。我們經常需要到校外調研,教授會在公園中教學,並在現場提問、打分。

(教室搬到了校外)

而且,考試機會也多,比較人性化。如果你不滿意初次成績,可以選擇重考。即便錯過考試,也有補考機會,確保每位學生對成績滿意。

在意大利,我感覺當地人還挺熱心的。可能因為意大利兩支球隊AC米蘭和國際米蘭,最大的贊助商來自中國,所以這裏大多數人,對中國人的態度還是非常友好的。

國外獨自求學的經歷,我最大的收獲是鍛煉了獨立生活能力,從租房到烹飪,從生活到學習,每一步都需要自己做出選擇,這也是快速成長的好方法。

我活潑外向,在國外也交到了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盡管大家的成長背景和信仰有很大差異,但作為新時代的年輕人,我們都能求同存異,彼此包容,相處得很愉快。

(和穆斯林教的朋友一起出去吃飯)

有位泰國同學是穆斯林,不吃豬肉,炒菜連豬油都不能放,每次跟她出去,只能吃沒有豬肉類的火鍋,但我們也願意遷就彼此,尊重對方的習俗。

穆斯林有個很有意思的習俗,她每天都會禱告五遍,這份對信仰的堅持,讓我為之動容。

每當我遇到不順心的事時,她都默默為我祈禱,並安慰我「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那份溫暖,讓我記憶猶新,也深刻體會到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從此我對各國的不同習俗,多了一份理解與包容。

在異國他鄉,有朋友的陪伴,我沒有感到孤獨。

去年聖誕節,有位意大利同學邀我和其他同學到家裏聚餐,她是素食主義者,不能殺生,不能吃肉食,只吃雞蛋鴨蛋等。但那天,她竟然用蔬菜炒出了肉的味道,讓我們大為驚嘆。

(意大利素食主義者用蔬菜做的「肉醬面」)

不過,在國外久了,我漸漸發現,有些外國人總喜歡給我們貼上各種標簽。尤其是我和朋友在意大利多洛米蒂的一次經歷,感覺遭遇了歧視。

那天,我們坐在公交車站等車,旁邊坐著一位德國老年婦女。她打量了我們一陣後,問了一句:「你們從哪來的?南韓嗎?」

我答來自中國,結果她的反應和操作,真是讓我瞠目結舌。

她故作誇張地說:「中國人來這裏旅遊?你們有錢出國旅遊?天吶,我以為你們正閉關鎖國呢。」

我們幾個面面相覷,閉關鎖國的是你吧!平時都不上網嗎?記憶停留在了上上個世紀嗎?

意識到她的資訊閉塞,我就解釋,中國經濟發展很快,早已和世界接軌,我們都是來自中國的留學生。

這下換她瞠目結舌了,久久沒有答話。

(在維也納機場,對錯誤表達提出質疑)

出國後才發現,自己越發熱愛祖國了,受不了別人一點誤解。

2024年新春時期,我和朋友在維也納遊玩,在機場中無意間看到了「Happy Lunar New Year」的祝福語。

中國新年的英文表達本應該是「Chinese New Year」或者「Spring Festival」,看到這樣的表達,我按捺不住了,直接上前和機場安檢人員進行理論。我告訴她,Lunar是陰歷,而中國新年是農歷新年,所以不能用Lunar new year來代表中國新年。

我們拒絕一切「去中國化」的表達方式,拒絕文化挪用,作為留學生,我們有義務向世界捍衛中國文化。

雖然我的反饋微不足道,但真誠希望每一個留學生,都能成為中國文化的捍衛者,讓世界各地的人們,尊重和理解我們的春節文化。

在國外,也會遇到不少糟心的事。我們中國人傳統的「溫良恭儉讓」,有時候比較容易吃虧。

(目前已遊歷歐洲15國)

有一次,我和朋友在一家德國餐廳就餐,賬單顯示76歐元,刷卡時卻被要求支付90歐元。

詢問原因,對方聲稱需要尊重他們的服務,也就是「小費」。然而,他們的服務態度一直很冷漠,並未讓我們感受到周到的服務。

由於不好意思拒絕,也不知如何應對,以及不願與人爭執等原因,我們還是按要求付了錢。但心裏卻不是那麽爽,這不是強買強賣嗎?

還有一次,在米蘭的星巴克,遇見有個印度長相的陌生人,他假裝向我們問路,最後卻偷走了朋友的手機。又一次吃虧,我們都很氣憤。

這才聽說,在意大利,小偷專門偷中國人的東西,就連二手市場,商家見到中國人也會故意擡高價格。

(在佛羅倫斯打卡周杰倫同款機位)

就是因為我們很少主動惹事,遇事也會「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讓他們覺得好欺負,才會明目張膽地針對我們。

我們從小被教育樂於助人,可在國外,有時候別人的幫助卻可能是有目的的。

前段時間,我在羅馬購買地鐵票,因為看不懂意大利語,遭遇到重重困難。這時,有個女人主動過來幫我操作,我以為遇見了好心人,誰知票一出,竟被她搶走,張口就問我要10歐元小費。

這些遭遇,讓我不得不對國外生活重新思考。國外也沒有想象中那麽友好,我們也越發需要註意保護自己了。

正如【人民日報】所說:人活著就要做一個有鋒芒的善良人,遇強則強,遇弱則弱,遇善則善,遇惡則惡。該翻臉時就翻臉,才能讓人看清你的底線。

現在的我,敢大膽表達了,也敢對別人莫名其妙的要求說「不」了。

(米蘭街頭也有炸油條)

在米蘭的每一天,整體還是開心的,時刻充滿新奇。

沒想到,這裏居然也有炸油條(西班牙油條)。但 和國內不一樣,裏面有巧克力或焦糖夾心,歐洲人拿來當甜點吃。

要說最觸動我心靈的,大概是意大利以及歐洲人對工作的態度。

意大利的生活節奏非常緩慢,人人都呈現出一種松弛感。他們非常重視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這裏一到下午,遍地都是喝咖啡的三五好友,「下午咖啡」已成為文化。

所以我開始重新評估職業規劃,常常問自己:為什麽會為輕松的日子感到內疚呢?

以前,我像許多人一樣,把工作和成就看作是衡量成功的標準。

(挑戰自己,不斷成長)

出國前,我在國內一些大廠實習過,工作時間基本都是從早上九點到晚上八九點。如果摸魚一下,就擔心完不成工作,拖慢整個團隊進度,只要中途休息,就會感到很愧疚。

而在意大利學習以及遊歷歐洲旅途中,我遇到各種各樣的人,他們把生活看得很重,說白了,就是很會享受生活。

印象特別深的是,在有名的巴黎杜樂麗花園,工作日的下午三四點,我看到很多穿著制服的年輕人,在花園裏邊喝咖啡邊聊天,一片歡聲笑語。

在國內,那通常是打工人最忙,或者開會開到焦頭爛額的時候。但在巴黎,人們正在享受「afternoon break」,也就是一個小時的自由時間。

還有人一下午都在那看書、發呆、放空,真的是從內而外散發著松弛感。

(在意大利同學家過聖誕節)

這一現象讓我開始思考,真正的幸福和滿足,可能並不完全來自傳統意義上的成功。

以前,我一心只想在學術領域,或者大公司取得成就,認為那是唯一的成功途徑。但這段國外經歷讓我意識到,職業選擇可以更加多元,生活質素同樣重要。

現在,我更傾向於尋找能夠讓我既能發揮專長,又能讓我生活過得相對舒適的工作。

雖然我還沒有正式開始工作,但我知道,每一個選擇,每一次嘗試,都是自我發現和成長的機會。

人生就像圍城,在國內時,我一心想出去看看;出國後,又時刻思念著家鄉的人,家鄉的飯,家鄉的一草一木。

但我知道,真正能為自己撐腰的,是豐富的知識儲備。

(希臘愛琴海聖托裏尼:柏拉圖描繪的神話世界)

最近,我總是在想,如果一個人,能在學生階段遇到一個好老師,肯定能少走很多彎路。

我那有些糟糕的高中經歷,有時真不願回想,所幸我沒有因為打擊走上歪路。

不過,我卻因此萌生出一個想法:做老師。我想用自己知道的方式方法,去引導每一個迷茫的孩子。

雖然還沒有完全考慮清楚,但我已經把教師資格證拿到手了。

馮唐說:人生是一萬次的春和景明。

生命應該像春天一樣,無論經歷多少次沈浮和變遷,都應該保持美好和光明,充滿希望和生機。

我想對自己說:大膽去做喜歡的事,年輕沒什麽可怕的,大不了一切重來。

不管未來走向哪裏,選擇什麽樣的職業,我都希望自己能多學本事,多看世界,避免自我設限,讓自己活得更精彩,更有意義。

(歡迎關註主人公賬號「笨珊同學」)

【口述: 笨珊同學】

【編輯: 江南】

我們無法體驗不同的人生,卻能在這裏感受不一樣的生命軌跡,這裏的每一張照片都是生命的點滴,每一個故事都是真實的人生,如果你也喜歡,請點選關註哦!@真實人物采訪

(*本文章根據當事人口述整理,真實性由口述人負責。本賬號友情提醒:請自行辨別相關風險,不要盲目跟風做出沖動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