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別再問「什麽才是最好的父母」了,這個問題可能根本沒有正確答案

2024-04-27教育

前段時間,隊友因為工作調動去了更遠的區域,早晨沒法送潼上學了。還好有會開車的潼奶奶來接了棒,要不然要我這個習慣先全心陪完倆娃,再工作到淩晨的「夜貓子」,早晨六點多爬起來真的費勁。

要二胎之前說得好好的,一人主負責一個娃,現在倒好,往好了說,一周時間裏潼年姐妹倆也就能見個一兩次這親爹,就更別想什麽讓他主力帶個娃了。要沒有老人和阿姨幫忙,我估計早就掛了。

那天又沒忍住,在微博吐槽了幾句她倆這不靠譜的爹。評論裏自然也都有好多家裏也是類似情況,能感同身受的姐妹們抱團互相安慰幾句。

聊著聊著,私信裏來了一位剛結婚正在備孕中的網友,說看著我們這些孩兒媽媽的討論,忍不住有點害怕了:

「生娃要面對太多失控和未知,我到底能養好娃,當好一個媽媽嗎?」

雖說字裏行間的確有不少焦慮,可我倒覺得,她現在能提前想想這些挺好的,總比什麽計劃都沒有,一臉懵就沖進生娃大軍,完全不了解自己將要面對什麽生活要好得多。

不過實話說,以我這11年媽齡的「過來人」的看法,咱就別一上來就給自己設定非要當個「好媽媽」了,說到底,到底什麽樣的媽媽才是「好媽媽」,這本身就沒有正確答案。

忽然想起之前隨手翻過的一本書——河合聿雄所著的【什麽是最好的父母】。作者是日本重量級心理學家,通篇以問答的形式,針對養育孩子各階段的48個問題進行討論。

每章不長,語言易懂,缺點就是太過於「雞湯」了。不過,看過之後,倒是生出了一些感觸,權當是「當媽煩躁症候群」發作時的一口「清涼劑」分享給大家吧。

人生之初,最重要的是得到「大地感」

書中開篇就強調: 「對於孩子來說,與母親的聯結是他的世界裏最重要的東西」。

從出生到三四個月這段時間,是他們剛剛脫離母體的階段,他們還和這個世界一點都不熟。餓了哭就有奶吃,困了睡就有懷抱,基本就是他們最大的要求了。

朝夕相處最多的,是媽媽。媽媽高興,他們也笑。媽媽難受,他們也會覺得不開心,這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本能反應。

可以說,「媽媽」是這些「又敏感又啥還都不知道」的小娃娃認識世界,融入世界的橋梁。 再誇張點說,對小奶娃來說,看不到母親,「世界都停轉了」。

年兒還小,磕了碰了不開心了,第一反應就是:找媽媽。別說她了,就潼到現在還是,有點什麽心事只跟我說,每天還要抱抱無數次。

這種「母子一體性」時期,就像幼苗紮根需要的土壤,是孩子能放松地逐漸開始感知一切,產出各種安全、信任、踏實的時期。

日後,他們慢慢開始牙牙學語、學會走路,最終獨立前行。而在「母子一體性」時期所積攢的這些安全感,就像充滿營養的「大地」,成為了藏在他們內心深處支撐一切的底氣,為他們日後賦能。

正因為這個階段如此重要,我們才那麽謹慎,」生怕自己做不好」的擔憂讓我們產生了焦慮。

而這種對小嬰兒的陪伴和付出,勢必伴隨著媽媽的犧牲,特別是對個人時間的犧牲。就像很多還沒走入生育階段的年輕姐妹都會擔心的那樣:

「當了媽媽後如果不能做自己了,該怎麽辦?」

就這個問題,作者在書中給出了可以參考的答案:「比起在母性和自我這兩種生活中只選其一,不如去考慮‘我在這兩者之間,要找到哪裏是平衡點,要讓它們各自占多少比重’。」

不把眼光放在失去的東西上,而把精力用來重新規劃因為自身角色變化而帶來的「新生活」,會讓人少一些無謂的焦慮。

就拿我自己來說,當媽媽之前,我每周一直有一天的「me time」,獨自吃飯、看電影、逛街、喝東西……後來有了潼,這種「me time」從一整天被打散成了碎片式的;而等年兒出生,更是難以再拼湊出完整的時間。

不過在這個不斷磨合平衡的過程中,我在「舍」以外也有了新的「得」。除了學會了各種碎片化取悅自己的方式以外,我還發現當那些「me time」變成「our time「之後,還意外收獲了許多成為媽媽之前不可能收獲的快樂。

比如,每次出門前,年年都會像上了發條的小可愛一樣,迅速爬到我腿邊,一把抱住我,用剛剛學會的僅有的幾個人類語言來表達對媽媽的不舍和眷戀。這種被依賴的感覺,也讓我獲得了很多能量。

比如,已經快11歲的潼到現在還把每天回到家要第一時間抱到媽媽當作天大的事兒,晚上睡前還要跟我叨叨半天各種事兒才肯睡去。

再比如,我現在最放松的時刻,就是看姐姐潼潼和妹妹年年一起玩。姐姐發自內心的喜愛妹妹的小眼神真的太治愈了,那神情中帶著甜蜜、歡喜和珍惜,讓你覺得整個世界都亮了起來。

而因為收獲了家人們許許多多的愛,年年也每天都開開心心、可可愛愛,看著她美滋滋、天真無邪的樣子,我內心的煩惱也跟著藏了起來。

於是,在我眼裏,這些所謂的「犧牲」,也變成了一種新的」豐富「。

耐心,要永遠比想象中的多一點

養孩子,的確是一件非常需要耐心的事情。不過,人不可能一直保持一個「情緒穩定」的狀態,就連作者也在書中這樣安慰我們:

「嘴上說愛孩子,反過來對孩子多少有些恨意也是理所當然的。」

你瞧,書中的這句話,是不是有讓你覺得寬心一些呢?如果帶娃煩了膩了,都很正常,可以去傾訴,去發泄。

所有人都在強調我們應該成為一個對孩子有耐心的媽媽,但卻很少有人會提醒我們:

我們首先要對自己有耐心。

成為一個內核強大、情緒穩定的媽媽,也是需要慢慢修煉的過程,允許自己有負面情緒,學會合理疏導這些情緒。做媽媽,其實也是一個把自己當作孩子重新養育自己的過程。

就像我們總說不能對孩子的成長操之過急一樣,我們也沒必要要求自己迅速成為一個全能媽媽。

正是這樣的耐心,也在讓我在做媽媽這件事上慢慢成長。比如,透過經年累月與孩子的相處,我慢慢地磨煉出了一種「為人父母的直覺」,靠這種直覺在處理跟孩子有關的事情上能知道什麽時候該進,什麽時候要退。

潼小的時候,遇到什麽喜歡的東西,都不好意思直接要,但是她會反復地找各種機會去描述它有多好。

比如其實早就在樓下超市看上一個蝴蝶的小卡子,她就會在花園裏看到飛來飛去的蝴蝶時拉拉我的手:「媽媽,是蝴蝶誒。」或者是我一到超市買東西,她就要跟著去,拉著我在那排貨架上來回逛。

一開始我也沒察覺到,直到有一次我終於註意到了掛在最下面的那排卡子,覺得挺好看就給她買了下來。

好家夥,娃高興地咯咯笑。

諸如此類的事情幾次過後,我意識到了她的這個習慣,後來我總是能熟練地在各種「暗示」下,恰到好處地滿足她的許多小願望。

透過這件小事也讓我慢慢摸清了潼潼的性格特點。等她大一點,我也開始慢慢引導她,有想要的東西完全可以直接和媽媽說,我們再去討論討論,到底要不要買。

有人會覺得,當媽媽太難了,還要擁有這種「超能力」的直覺。其實,並沒有想象中那麽難。給自己一些耐心,允許自己探索,探索自己與孩子之間的關系,時間久了就自然而然的擁有了這樣的直覺。

成長,是「TA想……」而不是「我想……」

這本書讓我覺得最醍醐灌頂的一句話就是:「養育孩子是養一個既像自己又不像自己的人。」

作者還說: 「家庭就像‘樹’一樣,總有一天果實會離開大樹。」「但果實在成熟之前都要一直與樹待在一起。」

在孩子還不能獨立思考和行走時,咱們要扶著他。但是,他們往什麽地方走,就要靠他們了。

我們必須要「在肯定對方的自主和人格的同時愛對方」,這才是真正的愛,是不會讓煩惱大於快樂的愛。

仔細想想,是不是有些事情如果是別人家小孩做,我們會覺得「啊好可愛」,等到自己家孩子身上,可能就變成了「怎麽幹這事兒?」

正是因為我們始終背負著一個要「管好」自己家孩子的任務,才會產生書中作者所提出的那種」為人父母我必須做些什麽」的心情。

有時候這樣的心情,反而讓我們好心辦壞事,對孩子做了許多過度的禁止,無謂的期待,再平添我們自己的煩惱。

究其根本,其實是因為我們對自己過分自信,對孩子過分不自信。

我們對自己過分自信,總覺得,自己所有的經驗都是對的,都是適合孩子的。

我們不曾想過,孩子的性格也許和我們不一樣,適用於我們的方法,不一定適用於孩子;我們也不曾考慮,我們的人生經驗是帶著時代局限性的,到了孩子未來那個年代很可能已經失效了、過時了。

我們對孩子過分不自信,不信任他們,能憑借自己的力量過好一生。不相信,他們可以開拓出一條屬於自己的,和我們想象中不那麽一樣的人生道路。

書中,作者有句話說的好, 「請放心地去相信孩子吧,不相信孩子其實就是不相信自己。」

是啊!我們對孩子的不信任,其實也投射了我們對自己的不自信。對未知的恐懼,我們過往人生中的失敗與不甘,都讓我們沒辦法坦然的去相信孩子。

我一直堅定地相信,孩子的思維和腦力會越來越強,終有一天會超過我。所以,與其不斷用我腦子裏的一切去壓制他們,不如當好孩子的同路人。

正如本書的作者所說的那樣:

「人是在感受傷痛的過程中成長的,如果一直沒受過傷的話,無論多麽註意,總有一天還是會摔倒的。如果不在真正摔倒之前做些練習的話,到時候就會傻到連怎麽摔倒、怎麽站起來都不明白。 人是不可能不受傷就獲得成長的,而且不管自己和別人有多麽親密,人的本質終歸是一個人存在。

收起為人父母總是忍不住溢位的自以為是吧,把時時將孩子攏在懷裏不撒手變成保持一點距離的觀望和等待,這也許對彼此都更好。

還有很多家長,特別容易在孩子「跌倒」的時候跳出來「幸災樂禍」,奚落他們:「看吧!不按我說的做,吃虧了吧。」

這種做法真不行。難道讓孩子按照我們的方法做,就一定不會失敗嗎?你看,我們成年人自大的尾巴又露出來了。不如把精力用在跟孩子分析分析,是哪一個環節導致了失敗,又該如何修正完善自己的方法吧。

養育「能夠活出自己人生」的人

養娃這麽多年,我發現需要消化最多的情緒就是: 不如意

娃時時刻刻都在長成我們「不如意」的樣子。不僅僅是外表,還有他們的性格、精神世界、情緒、為人處世的方法等等。

在書中,作者說過這樣一句話,「其實沒有比不如意的事更好的東西了。這才是人生,正是因為有了這些,人才能夠成長出自己獨立的個性。」

是啊!也正是這許許多多的不如意,疊加成了一個完全獨立、鮮活的新生命。 孩子,是孩子自己的模樣,而非我們的「小號」或者「仿制品」。

這樣的體會,在我成為二胎媽媽,養育了兩個小孩之後,變得愈發深刻。

同樣的年紀,潼和年兒對很多事情的對待和選擇截然不同。

去觀察、發掘他們到底會是什麽樣子,認可、接納他們最終的樣子,才是我們為人父母能掌控的事。

我們要托舉孩子,幫助他們成為「能夠活出自己人生」的人。讓他們知道自己是什麽樣、要什麽,面對父母的一切愛護,都能主動地感知和給予正向的回應,把他們天生就具備的自我成長的力量發揮到最大。

作者在書中有這樣一句話,「想要人生過得愉快的話,如果不享受一下養孩子這件事可就虧了。」

在我看來,這種「享受」的感覺,正是因為我們和孩子擁有完全不一樣的人生,生養小孩讓我們獲得了「雙重人生」。一份,是用來經歷的;一份,是用來旁觀的。

不勉強孩子,走自己曾經走過的「人生老路」,而是去鼓勵孩子,闖出屬於他們自己的人生道路,他們才有可能收獲我們不曾擁有的精彩。

像孵化小雞時母雞在外面「啄」殼,小雞在裏面「啐」殼一樣,當啐啄」同時」一起發力,成為媽媽就不是負擔,而變成了人生一種嶄新的體驗。

當然,這個過程中,孩子們自然也會「擁有」一些我們無法意料的不如意。

這是必然,也是我們無法規避的。

在這本書中,作者把養育孩子和心理學的一個概念「自性實作」聯系到了一起。簡單來說, 自性實作就是既要接受令人稱贊的好的事,也要接受各種出乎意料、討厭煩心和不明所以的事。

也正因此,養育孩子是最有趣的「自性實作」了。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接受不如意的孩子,不如意的事情,其實也是在接受不盡如人意的自己。

允許遺憾,允許失敗,允許平凡 ,是做父母自始至終都在學習的事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