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紀實:「甲骨文高考」黃蛉,被川大破格錄取,導師:辭職也不教他

2024-02-04教育

2009年高考結束後,像以往每年一樣,也出現了一篇與眾不同的作文。

但這次的作文在社會上引起的輿論和關註,顯然比之前的要大得多。倒不是這位考生在文章中寫出了多麽驚世駭俗的言論,而是他使用了甲骨文這種文字形式來代替簡體字。

這位考生就是黃蛉 [líng] ,他因為這篇作文被大家稱為「古文字達人」。

本以為這篇「神作」會得到伯樂賞識,成為黃蛉鯉魚躍龍門的助力,沒想到高考成績出來,通篇用甲骨文寫成的作文竟然只得了6分!

黃蛉因為高考作文失誤,導致語文成績遭遇滑鐵盧,最終高考成績連本科線都不到,面臨無學可上的境遇。

此時一所高校投擲橄欖枝,讓這位落榜生順利獲得985高校學籍,還特聘古文字專家為他親自教學。

可沒想到兩年後,大家還沒等到黃蛉在相關領域做出成就,為中國古文字研究添磚加瓦,學校方面竟然傳來訊息。

黃蛉的特聘教師竟然向學校遞交辭呈,辭職原因令人驚訝,竟然是為了不再教黃蛉。

這兩年黃蛉的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麽事?現在的他又怎麽樣了呢?

寒門學子

黃蛉的家庭情況十分不樂觀,父母都是農民,常年在深圳打工。他的家到底有多窮呢?他的老師說過一句話:「這個孩子特別努力,也特別不容易,家裏的房子都塌了。」

所以對黃蛉來說,高考是他改變命運唯一的機會。

如果不能把握好這個機會,他就只能重復父母的生活,甚至讓自己的後代繼續吃苦。

可學習就是這樣,並不是努力就一定能夠得償所願。

本身家庭條件不好,導致黃蛉能夠接受的教育資源已經比其他考生差了很多。而他本人似乎也不是特別有天賦,不算是一個非常聰明的學生,因此2008年第一次參加高考時,他的成績並不理想。

老師勸他讀個二本就行,因為他已經十分努力,或許這就是最好的結果。

但黃蛉卻不這麽認為,他想去上海念大學,心目中的象牙塔是復旦。

上就上985、211,要麽就不上。

秉持著這個信念,黃蛉不顧家人反對,執意復讀。

黃蛉從小就是一個特別有主見的人,他認定的事誰也改變不了。於是父母咬著牙,還是給他交上了復讀費,囑咐黃蛉一定要好好努力。

這一年,也是改變黃蛉的一年。

復讀班的語文老師蒲老師是一位古文字愛好者,他在課堂上和學生們講解知識時,總會代入一些甲骨文的知識。

黃蛉看著這些曼妙的文字如癡如醉,私下裏經常向蒲老師請教,兩個人也因為這個興趣愛好成為莫逆之交。

此時中國能夠確定的甲骨文有1000多個,而在這一年的時間裏,黃蛉透過自學就認識了八九百個。

他對甲骨文的熱愛有多熱烈呢?

他的歷史筆記全部都是用甲骨文寫的,就連畢業時的同學錄,也都是用甲骨文寫的。

熱愛始終只能是熱愛,喜歡甲骨文並不是高考的加分項,坐在考場的黃蛉還是回歸現實,把握住這難得的改變命運的機會。

改卷老師的改卷任務非常繁重,像這種看不懂的文章,老師也很難批改。

這就註定了他沒辦法獲得一個較高的分數,只能拿到一個尋常分。

此時黃蛉註意到,作文要求上並沒有寫明只能使用簡體字,於是一個冒險的想法出現在他的腦海裏。

現實的沈重打擊

當高考成績出來時,黃蛉整個人都傻了,因為他的成績連本科線都沒到,遠不如第一年考得好。

這個結果讓黃蛉有些意外,因為他明明多學習了一年,為什麽還不如去年呢?

在仔細檢視了每科的具體成績後,他發現語文成績拖了後腿,而他的作文只得了6分。

與此同時,關於這篇用甲骨文寫成的高考作文最終只得了6分的訊息,瞬間登上了熱搜,人們紛紛好奇這篇「神作」究竟出自誰人之手?

不少人也覺得,現在認識甲骨文的人越來越少,能夠出現這樣一個人才,大家應該保護、重點培養,而不應該打壓。

一時間眾說紛紜,被推上風口浪尖的人不僅僅是黃蛉,還有高考語文閱卷組的老師們。

為什麽黃蛉的這篇作文會得一個這麽低的分數呢?

官方給出的答案是文章嚴重偏題。

這個結果顯然不能服眾,尤其是黃蛉本人更是連連叫屈,認為已經是閱卷組故意打壓甲骨文作文。

這起事件經歷了一場又一場輿論發酵,黃蛉這個名字也成功進入不少高校招生辦老師的視線範圍內,一些三本院校還向黃蛉破格投擲橄欖枝。

遺憾的是,邀請他就讀的專業卻和甲骨文文字研究沒有關系,而是其他專業。

黃蛉沒有給出明確答復,只說會考慮。

而與此同時,他則帶著卷子來到了上海。

其實他之所以敢這麽冒險用甲骨文來寫高考作文,有一部份原因是為了拜師到某位老師名下。

這個人就是復旦大學的 劉興釗 教授,也正是因為這位老師,黃蛉才會對復旦大學有這麽深的執念。

那麽這位 劉興釗 教授又是怎樣看待黃蛉的呢?

其實在高考結束後, 劉興釗 教授對黃蛉的名字早有耳聞,也非常希望他能夠在古文字研究領域做出一定成就。

此次上海之行,黃蛉專程拜訪 劉興釗 教授。

劉興釗 教授出名是因為他曾經破格錄取一名學生,這個學生沒有什麽文化,但卻對甲骨文非常有興趣。劉趙教授發現他時,他正坐在三輪車上研究甲骨文。

所以說,黃蛉的這次上海之行,真正的目的是希望得到劉趙教授的青睞,讓自己坐上進入復旦大學的直通車。

然而 劉興釗 教授在看完黃蛉謄寫的古文字作文後表示,黃蛉是一位有一定天賦的學生,這一點也是他非常欣賞的。

不過,他對這些文字的認知都是偏基礎的,其中還有一些是錯字。也正是這趟上海之行,他知道了自己高考作文得分低的原因。

當閱卷老師發現這篇與眾不同的作文時,本著嚴謹的工作態度,特別將考卷送到四川大學,請來專門的古文字研究專家,並且將其轉譯成簡體字。

此時大家才知道,在這篇作文裏使用的文字,有甲骨文,還有青銅銘文、大篆等古文字字型,書寫標準,字型工整。

但閱卷老師不是來研究古文字的,而是批改作文,並且根據文章內容給出相應的合理分數。

遺憾的是,雖然寫出這篇文章的考生或許在古文字方面確實有天賦,但高考作文考的不是古文字研究,而是文章的寫作能力。

因為內容嚴重跑題,華而不實,才最終給出了6分的超低分。

黃蛉覺得不服氣,但教授的一番話讓他啞口無言。

他當著黃蛉的面指出作文中的幾處明顯錯誤,並且糾正了正確的寫法,而這些也足以證明黃蛉在古文字學習方面還很欠缺。

結果可想而知,黃蛉根本達不到復旦大學破格錄取的標準。

從上海返回四川的黃蛉心情沈重,因為他面臨一個尷尬的情況。如果他能夠正常發揮,最起碼還能拿到二本學校的錄取通知書。可如今兵行險招,作文僅僅得到六分,嚴重拉低總體考試成績,讓他和本科院校失之交臂。

接下來怎麽辦?

復讀的壓力肯定更大,也不一定能夠得到家長的認可和支持。

黃蛉會如何選擇?是否有高校願意破格錄取呢?

三級跳躍

正當黃蛉迷茫之際,四川大學錦川學院向他投擲了橄欖枝。

學校方面為表示對人才重視, 特別返聘當時已經64歲的教授。退休之前,何崝一直在四川大學教授古文字,也是這方面的專家。

此次返聘,學校給他的重任就是做黃蛉的指導教師。

入學後的黃蛉一直沒有淡出媒體視線,關於他的采訪頻頻爆出。2011年時,更有媒體爆料,四川大學已經將黃蛉的學籍並入本校,不再屬於錦川學院。

換句話說,一直就讀於三本院校的黃蛉,在大三這一年成功實作三級跳躍,拿到了夢寐以求的985高校學籍。

這個訊息出來,將黃蛉再次推到了輿論中心。

有人認為,學校這樣做能夠培養更多人才,也可以給更多怪才學習的機會和空間。

也有人認為,考上了什麽學校就是什麽學校,這樣做是在占用教育資源,對其他考生而言並不公平。

就在大家對黃蛉的學籍問題議論紛紛時,他的指導老師何崝做了一件事,輿論徹底嘩然。

何崝到底做了什麽?這件事又給黃蛉造成什麽後果呢?

指導老師辭職

何崝返聘回到學校後,主要的教學任務就是輔導黃蛉。實話實話,剛開始的時候,何崝確實對這個學生寄予厚望。

如今的人心太浮躁,考生們也明白高考是改變命運的機會,選擇一個熱門專業,將來找到一份好工作,或許將成為一個寒門學子鯉魚躍龍門的機會。

所以現在的人學生,能夠真正沈下心做研究的人越來越少。

當他發現黃蛉這個學生時,其實內心非常歡喜,希望這個學生以後可以成為自己的得意門生,最好能夠在古文字研究領域有所建樹,為國家做出貢獻。

但真正接觸下來,何崝發現黃蛉和自己想象中有些不太一樣。

這個學生沒有做研究的人應有的沈穩,做事浮躁、虛榮,這讓何崝一度猶豫,究竟要不要繼續堅持。

而一件事的發生,讓何崝最終做了決定,放棄這個學生,寧肯辭去自己的職位,也不願意再教黃蛉,這到底是怎麽回事呢?

上世紀80年代,四川大學曾經破格錄取過一名社會青年。之所以會給這樣一個機會,是因為這名青年雖然學歷不高,但對古文字研究非常有興趣,而且有一定的基礎。

學校準備大力培養該青年,無論是教育資源還是師資力量,都盡量給她最好的。沒想到,這位青年因為破格錄取進入川大,成為大家關註的焦點,經常有媒體記者前來采訪。一來二去,這位青年經常聽到別人吹捧自己的話,變得有些飄飄然。不僅做研究時無法沈下心,平常說話做事也變得狂傲,最終這名青年因為作繭自縛被川大開除學籍。

有了這次的前車之鑒,何崝平常對黃蛉管理也非常嚴格,千叮嚀萬囑咐,不能步這名青年的後塵。

但黃蛉也算是小有名氣,所以前來采訪的記者絡繹不絕,黃蛉也因為被捧得太高,漸漸忘了本,覺得自己特別了不起,後來連何崝苦口婆心的勸誡都不在放在心上。

兩年的接觸讓何崝明白,黃蛉未來的結果究竟為怎樣,但無論他怎麽勸誡,黃蛉根本都不放在心上,依舊樂此不疲地接受各種采訪。

直到有一次采訪,黃蛉對記者說自己會讀【文心雕龍】,正是這句話讓何崝對黃蛉徹底失望,才寧願辭職也不願意再教黃蛉。

何崝表示,他之所以會這麽選擇完全是因為失望。當初黃蛉剛入學時,為了能夠更好地培養他,學校特別為他量身制定了學習方案。正是覺得黃蛉未來或將前途無量,他才願意回到學校教學。

如今的他滿是失望,只想回家當個退休的閑散人,寧肯不再任職也不肯教黃蛉了。

看得出來,黃蛉給自己選了一條不歸路,這條死胡同的終點,大概就是被退學。

可為什麽黃蛉提了一句【文心雕龍】,就會讓何崝這麽失望,而這也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呢?

其實何崝並不是反對黃蛉閱讀【文心雕龍】,這是一部非常好的作品,拜讀能夠帶給人諸多感悟。可這部作品相對比較深奧,黃蛉卻說自己會讀,顯然是吹捧自己。

一個狂傲的人,無心將心思全部放在學術研究上,一點點小成績就自吹自擂,這樣的人很難做出大成就。因為學術研究是苦的,勢必要在這個過程中守得住寂寞,耐得住誘惑,才能學有所成。

在這一點上,黃蛉顯然不合格。

還有一點,何崝教授黃蛉的課業是先秦文獻以及古文字方面,而【文心雕龍】是南北朝時期劉勰(xie)的作品,跟古文字研究之間沒有太大的關系。

黃蛉的這句話讓何崝成為同行的笑料,讓人誤會何崝平常就是教黃蛉讀這本書。

不僅如此,經過兩年的努力培養,黃蛉在古文字方面的研究水平並不如意。雖然有一定基礎,但也僅限於基礎學習,他沒有這方面研究的天賦,加上他心浮氣躁,所以未來也不太可能為古文字研究做出實質性的幫助。

失望、羞辱、悲憤......

種種情緒交織在一起,何崝最終還是無奈寫下辭呈,離開了自己心愛的學校。

而這個曾經站在輿論中心的黃蛉,最終還是成了仲永,泯然眾人矣。

後記

黃蛉的老師寧願辭職也不再教授他知識,這個結果令大家完全沒有想到。可透過很多事情來看,一切似乎又有跡可循。

一般來說,學生在參加高考時,都會提前準備很多。

黃蛉說他是寫高考作文時臨時起意,想用甲骨文的方式博取老師關註,從而讓老師認真讀完他的文章。

但這一點經不起細細推敲。

他再怎麽熱愛古文字,也不可能無端就用古文字寫上近千字的作文。就比如我們的英語作文,就算你平常經常說,經常見到,也經常寫一些小句子。但如果沒有日日勤加練習,如何能在高考這麽緊張的氛圍下,揮筆寫出洋洋灑灑一篇全英文的文章?

答案很簡答,那就是黃蛉在此之前已經練習過很多次。

他比其他人更清楚考學的重要性,但他也知道自己的成績一直不如意,想要達到自己的理想還差很多,因此只能另辟蹊徑。

雖然黃蛉這麽做極有可能蓄謀已久,但在不傷害別人的情況下為自己權謀無可厚非,人們之所以對他失望不是因為他玩了心機,而是在他身上看到了理想和現實的差距。

大家對他寄予厚望,同時學校也為他開啟了綠色通道,就是希望他能夠成材。然而他本就沒什麽天賦卻喜歡自吹自擂,心浮氣躁,正是這樣不正確的研究心態,才將他自己的路堵死。

當然,有人說他是個怪才,學校應該不拘一格降人才。但怪才的前提是有才,黃蛉頂多只能算是一個有小聰明且有興趣的學生,何崝辛苦培養兩年,黃蛉的古文字學習和研究明明毫無進展,他卻對外吹噓自己。

當一個人開始變得驕傲,那他離失敗就不遠了,黃蛉就是最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