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帶孩子玩陶藝,一開始興致很高,一旦做歪了孩子就失去了耐心,不願意再接著做下去,開始吵著喊著要換地方玩,或者開始喊爸爸媽媽幫忙,這個「陶藝」不好玩。
是不是很多帶娃的家長有類似的經歷,孩子對什麽事情好像都是三分鐘熱度,一開始興致極高,玩了之後發現自己完成的和別人的不一樣,和自己看到的不一樣,就會很挫敗,沒有耐心再做下去。
一批評就哭,一遇到困難就放棄,做不好就沒有耐心,孩子這麽「怕輸」, 其實就是孩子抗挫的能力太差了,就是我們常說的「玻璃心」。
遇到這一類孩子該怎麽引導呢?其實也不難, 讓孩子抗挫的秘笈就是這2點。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 「父母存在的意義,不是給予孩子舒適富裕的生活,而是當你想到你的父母時,你的內心就會充滿力量,會感受到溫暖,從而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能力,因此獲得人生真正的樂趣和自由。
挫折教育不是給孩子制造挫折,而是一同面對挫折,但我們經常看不到孩子的挫折。
比如:
3歲的孩子拿不到桌上的蘋果,這對她而言就是挫折;
對於4歲的孩子,心愛的玩具丟了,這也是挫折;
對剛上小學的孩子,每天熬夜還是寫不完作業,這也是挫折;
對我們的孩子而言, 挫折就是生活中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並不是什麽轟轟烈烈的大事情。
所以,我們完全 不需要去給孩子「制造挫折教育」的機會 ,生活中處處都是這樣的機會,只要需要我們去發現機會,然後抓住機會,陪孩子一起面對挫折,最終走出挫折。
挫折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而這就需要孩子要對困難有清晰的認知,然後對自己的能力有認知,能明確問題目標,可以制定解決方案,可以調整自我情緒,最終克服困難,實作目標。
而這些能力,孩子天生就具備嗎?答案當然不是,哪怕是已經為人父母的我們,也不一定能做好。
孩子成長是循序漸進的,我們的教育和陪伴也應該是循序漸進,不是過度溺愛,也不是冷漠不管,小時候給的陪伴的保護最多,隨著孩子年齡增長,我們要學會慢慢放手,但是不是一下放手。
同樣是挫折教育, 有些家庭是在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而有些家庭是在折斷孩子的翅膀。
有位朋友說:「我的媽媽是堅定的挫折教育實施者,從小到大她很少誇我,因為她擔心一誇我就會飄,甚至會刻意給我制造挫折,看到我「吃苦」她就很安心,過多的批判,極少的誇獎和肯定,讓我遇到事情也不敢像她求助,不敢跟她傾訴。現在的我備受煎熬,遇到問題總覺得是自己不夠好,極其沒有自信,自我認知低,吃苦並沒有讓我更好。」
缺乏父母支持的挫折教育,對孩子而言是冷漠的童年 ,這樣不僅不能培養出孩子積極樂觀的心態,反而會破壞孩子對父母的信任。
面對挫折,父母應該怎麽支持,才能恰到好處。
首先要共情。
情緒崩潰中的孩子是聽不進去什麽話的,所以最首要的就是給孩子情感上的支持, 認同和疏導情緒。
要讓孩子感受到,「 不管你有沒有達到目標,爸爸媽媽都是愛你的。 當然我們希望你達到目標,不過人無完人,都會有沒有達到目標的時候,如果你需要幫助,我們可以隨時幫助你」。
認同的孩子的情緒,不管好的壞的,獲獎時開心,失敗時難過,都是正常的情緒,不用羞愧。失敗和錯誤是我們人生的一部份,每個人都會經歷失敗。
我們也可以和孩子分享一下自己失敗的一些經歷, 當時是什麽樣的心情,是怎麽走出來的。
借助一些情緒繪本,玩一些情緒遊戲, 讓孩子認識情緒,學會處理情緒。
簡單來說,就是 允許我們的孩子有情緒 ,正面的、負面的都應該被接納,然後父母要做的就是幫助孩子學會面對自己真實的情緒,說出自己的感受,並用合理的方式宣泄出去。
其次,允許孩子犯錯,可以不用那麽完美
有位媽媽說:「自家孩子今年5歲,但是不能說,有一次畫畫寫學號,我說她的4寫錯了,結果她把畫都撕了,沖我大喊大叫。」
當時就很傻眼,不知道該怎麽引導孩子,為什麽我的孩子說不得一點?
其實本質是因為孩子不能接受錯誤,可能是孩子追求完美,也有可能是受父母影響。
有研究表明,有些孩子害怕錯誤,害怕失敗,往往是在5~9歲期間受父母的影響。如果父母害怕失敗,那麽孩子往往也害怕失敗;如果父母經常讓孩子完成一些他能力尚達不到的事情,孩子往往會懼怕失敗。
所以,面對孩子的錯誤,我們可以用啟發式提問代替「你錯了」。
孩子鞋子穿反了,我們可以問問孩子:「鞋子穿好了嗎?你檢查一下?」
讓孩子知道我們對錯誤的態度和看法, 同時,日常生活中對於我們自己犯了錯,也可以有意無意跟孩子閑聊,讓孩子知道「每個人都可能犯錯」, 犯錯了不可怕,關鍵是怎麽改正錯誤, 孩子一開始可能接受不了,但慢慢的孩子就會知道,犯錯沒那麽可怕,當孩子接受這種觀念,面對失敗就更坦然了,也會有勇氣去挑戰。
最後,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當孩子感覺努力和結果毫無關系時,特別容易產生無力感。
明明我已經很認真的在做了,但為什麽還是做不好?
孩子想法天馬行空,但動手能力又有限,所以經常解決不了問題,不需要額外困難,孩子已經很是受挫了。
想要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 最終是要落在「解決問題」上 ,先幫助孩子培養解決問題的思維,再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可以多跟孩子進行提問式溝通,讓孩子多思考、多分析。
你遇到了什麽問題?那要怎麽辦呢?這次問題解決了,你有什麽收獲?下次再遇到同樣的問題,你覺得要怎麽做?
在生活中,父母要多放手,多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去解決問題,父母可以陪伴,可以建議,但是不能替代,不能包辦。
從一件件小事中積累起成就感 ,孩子在面對困難時,思路更清晰,能力更適配,信心更足。
寫在最後
從教育目標出發, 我們希望孩子能像彈簧,遇到挫折時,不會被輕易打倒,被壓下去還能反彈回來。 但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就一定要讓孩子吃苦,讓孩子獨自面對嗎?
好的親子關系應該是互相分享美好,溫暖彼此,而不是互相指責,互相對抗,我想孩子童年裏父母種下的溫暖,可以讓孩子擁有抵抗挫折的勇氣,能力可以培養,但勇氣不輕易獲得,只有開始的勇氣而後才有可能。 #尋找熱愛表達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