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教育

家有男寶的註意!快摸摸孩子蛋蛋,看看有沒有消失?或是少一個?

2024-07-17教育

「奇怪了,我家寶寶的下面怎麽是空的呢?」

37歲的吳小姐經過一年多的備孕及懷孕,終於迎來了自己的小兒子,因為是高齡產婦,且孩子有些早產,一家人對孩子的健康特別關註。

結果醫生在孩子一歲時進行常規檢查,卻發現右側睪丸還未進入陰囊,確診為 「隱睪癥」 。吳小姐這才反應過來,自己孩子的下面是空的。最終她帶孩子接受了手術治療,才得以恢復正常。

很多人可能沒聽說過隱睪癥,但有數據統計發現,約有 三分之一的男性早產兒可能伴有隱睪風險 ,並因此喪失生育能力。而隱睪癥的病因也非常復雜,不僅與父母相關,也受到孩子自身體質的影響。

好在2歲前的隱睪癥患兒都可以透過手術治愈,保存基本的生育能力。

一、早產兒約有三分之一可能無法生育!隱睪癥到底是什麽?

隱睪癥在早產的新生兒中並不少見,且 早產 也是新生兒隱睪的主要病因之一,因此也是多數醫生重點關註的疾病。但相比之下: 足月生產的孩子,隱睪癥的患病率相對較低。

根據中國杭州市統計的新生兒隱睪癥發病率來看,67萬名新生兒中,2015年患有隱睪癥的比例為 0.39例/萬 ,2020年患病率增長至 2.47例/萬

雖然平均患病率大約為2例/萬人,但每個孩子都是家人的寶貝,「再小」的機率都可能讓家長擔憂。

那隱睪癥到底是什麽呢?

簡單來說,就是 睪丸沒有落入陰囊中,卡在了半路上

因為孩子的睪丸並不是生來就在陰囊內,而是在出生三個月內,逐漸透過腹股溝沿著腹膜鞘突下降至陰囊,最終形成比較基礎的男性外生殖系統。

這一過程中,睪丸的運動受到腹股溝肌肉的牽拉,同時在 雄性激素的推動 下,逐漸完成這一運動。

但對於部份先天發育不足的孩子來說,本身肌肉動力或激素分泌不足,導致睪丸行動到半路後停滯不前。所以幼兒隱睪癥,也屬於一種 先天性的小兒畸形

那3個月內睪丸沒有落入陰囊,就可以確診隱睪癥了嗎?

也不能這麽絕對,因為很多孩子雖然受到身體條件影響,但不代表沒有推動睪丸落入的動力。

而且隨著孩子的生長發育,性激素的分泌也會逐漸旺盛,因此也有新生兒在 3個月~6個月 期間才完成落入,這也屬於正常現象。

但如果 6個月後 仍無變化,就需要采取醫療手段進行幹預治療了。

所以,家長們可以在孩子出生6個月內, 透過手觸孩子的陰囊 ,檢視內部是否有睪丸。如果存在且兩側大小一致,則為健康,如果一側或兩側不存在,且大小差異較大,建議就醫進行更細致的檢查。

二、隱睪癥病因復雜,與父親、母親及胎兒自身都有很大關系

孩子是父親、母親基因的結合,因此隱睪癥的出現與父母雙方均有關系,而且孩子自身的身體狀況,也影響著隱睪癥的發生率:

1、父輩遺傳

隱睪癥本身有明顯的家族遺傳傾向,臨床研究發現,家族中如果出現隱睪癥患者,則血緣親近的 後代出現隱睪癥的風險增加1%~4% 。而且存在隱睪病史的家族中,約有 6.2% 的兄弟與 1.5%~4% 的父親也患有隱睪癥。

我們前文提到,雄性激素是男性分泌的主要性激素,推動者男性生殖系統的順利發育,而母體能夠提供的雄性激素較少,所以男性性激素的產生能力, 更可能受到父親基因的影響

因此,如果父輩雄性激素分泌能力較弱,則孩子也同樣可能因此患病。

2、母親妊娠

母體是孕育孩子的重要場所,孩子的後續發育更多受到母親的影響。有數據統計認為, 高齡產婦是胎兒出現隱睪的第二大危險因素

隨著母親年齡的增加,自身吸收營養的能力下降,提供給孩子的營養治療也隨之下降。

而且當母體超過35歲,身體逐漸開始衰落,由於細胞功能的減弱,機體的抵抗能力下降。此時身體內 病原體的數量 增加,同時也更容易受到外界 細菌、病毒 的侵襲。

臍帶 作為連線母子的主要通道,不僅負責運輸營養,還可能會運輸部份病原體及有害物質,這是母親無法控制的。

所以高齡產婦生育的孩子,本身患有先天性疾病的可能性會 有所增加 ,隱睪癥作為先天疾病的一種,其患病風險也隨之攀升。

3、胎兒發育慢

健康的孩子應該在出生 3個月內 完成睪丸的歸位,但孩子之間的身體發育速度並不完全相同。

比如有的孩子腸胃功能好,營養吸收快,身體內部動力充足,哪怕早產身體也不受影響。但有的孩子本身體質偏弱,肌肉動力不足,產生激素的效率不高,無法有效推動睪丸運動,最終可能會發展為 隱睪癥

好在隱睪癥只要及時治療,並不會影響孩子的後天功能,所以家長們也不同太過緊張。

三、確診隱睪怎麽辦?不同年齡選擇不同

6個月後的孩子如果睪丸仍未落入陰囊,可基本確診為隱睪癥,此時就需要進行臨床治療,輔助身體功能的發育。

首先,6個月~12個月的隱睪患兒,可以透過激素藥物保守治療。

因為睪丸屬於生殖系統的一部份,所以需要性激素的刺激才能發揮正常功能,對於性激素分

泌不足的孩子來說,適當補充激素,相當於為睪丸踩一腳油,讓它加速落入陰囊。

這種方式 不需要開刀 ,為了保護孩子的身體健康,也會 嚴格控制激素藥物的用量 ,是比較安全的治療方式。

其次,如果年齡超過1歲,建議在2歲前接受手術治療。

對於超過1歲且保守治療失效的孩子,建議透過手術治療牽拉睪丸歸位。手術治療雖然需要開刀,但目前屬於 微創技術 ,本身傷口較小,術後愈合快且出現並行癥的可能性也較低。

同時,孩子在幼兒階段接受手術,更利於睪丸的固定,保存正常生殖功能的 可能性也更大

最後,如果青春期後甚至成年後才確診隱睪癥,就需要視情況而定。

對於 單側發現隱睪 的患者來說,如果健康一側的睪丸可以維持男性正常的生育能力及雄性激素分泌功能,則建議將對側隱睪切除,避免其長期留存體內出現惡化,甚至癌變。

如果 雙側均確診為隱睪 ,則至少透過手術將一側睪丸固定在陰囊內,以保證男性的正常功能。如果另一側無法固定,為身體健康也建議切除。

結語:

隱睪癥屬於小兒先天畸形,因睪丸沒有正常落入陰囊致病。早產兒出現隱睪癥的風險較大,其次高齡產婦生產的孩子也有較高的隱睪風險,同時父親的基因遺傳、孩子出生後自身的身體狀況,都影響著睪丸的歸位情況。

健康兒童的睪丸會在出生3個月內落入陰囊,發育較緩的也會在6個月內完成,如果超過6個月仍未見睪丸,則確診為隱睪癥。所以父母可以透過3個月或6個月時進行觸摸檢查,判斷孩子的情況。

一般情況下,6~12個月的隱睪癥患兒需要透過激素藥物治療,1~2歲的患兒建議微創手術進行牽拉復原。如果青春期甚至成年才發現,建議在保持男性功能的前提下,切除可能惡化的一側睪丸。

參照文獻:

[1]邢鵬.小兒隱睪癥發生的相關危險因素分析[D].鄭州大學[2023~09~18].

[2]劉存東. "預防男性不育先從隱睪抓起." 人人健康 9(2014):1.

[3]宋非無, and 李篤妙. "隱睪癥病因的研究." 醫學綜述 13.15(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