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理學打敗捉弄你的人。
今天原叔要跟各位家長分享一個妙招,專門應對那些在學校裏給你們家孩子找麻煩的學生。相信我,用了這個方法,那些嘲笑欺負你的孩子的同學自然就會退避三舍了。這個方法適合於大多數孩子,建議家長收藏起來反復學習,然後實踐。
首先原叔幫咱們先分析一下那些欺負人的學生會是一個什麽樣的心態,他們到底想要幹什麽?是為了搶人家鉛筆橡皮,還是為了找人幫自己做作業?其實這都不是最主要的,他們真正的目的就是想讓你們家孩子不舒服,讓你們家孩子生氣,甚至看你們家孩子的笑話。
所以別像網上那些所謂專家說的,面對欺負就要正面硬剛,直接懟回去,這樣豈不是正中了對方的下懷。而且每個孩子性格和處事方式都不一樣,有的孩子就算能懟回去,事後也會擔心自己會不會被對方報復。
針對這種情況,原叔給大家支一招叫做心理反差。什麽意思?我舉個例子來說,比如有一天孩子在學校裏有個同學嘲笑他:你真是個書呆子,你什麽都不會。這個時候如果你的孩子直接生氣或者是反駁,那麽就會讓自己陷入一種尷尬,甚至會引發更大的沖突。
但是如果你的孩子能夠保持冷靜,甚至微笑著說:你說的對,我確實是個書呆子,不過遊戲也挺好玩,你要不要過來試試?然後不管那個同學在說什麽,孩子都用這個類似的方式去回應。這樣一來對方其實會覺得不舒服,因為什麽?他的目的沒有達到。
他本來是想讓你們家孩子難受生氣,結果你們家孩子非但沒有生氣,反而還笑呵呵的跟他開玩笑。這就是心理反差的效果,孩子的狀態和他的預期產生了矛盾,這就會導致對方認知失調。
心理反差的理論其實在很多心理學研究中都有涉及,就像有些聰明的孩子,在面對同學嘲笑的時候會選擇用幽默的方式去化解,其實這也是利用了這個原理。
再舉個例子,有個聰明的孩子在班上總是被一群同學捉弄,為了讓他們停止這種行為,這個孩子就想出了一招。當那些同學再來捉弄他的時候,他就告訴他們只要誰能逗笑他就能夠得到一個小獎勵。一開始那些同學還挺高興,挺興奮的,就嘗試怎麽去逗笑他。
但是隨著時間變長,這個孩子給的獎勵就越來越少,最後甚至只是一個小貼紙。然後那些同學就不滿意了,他們覺得自己在浪費時間,為了這麽一個小貼紙一點都不值當的,於是他們就停止了捉弄這個孩子的行為。
為什麽這些同學願意免費去捉弄孩子,卻不願意為了一個小獎勵這麽做?這就是因為心理反差的作用。當把他們的動機從捉弄別人巧妙的轉化成了獲取獎勵的時候,就成功的喚起了他們認知失調。他們開始覺得自己好像是在為了一點小獎勵去討好別人一樣。
所以以後再遇到那些欺負、嘲笑、捉弄他的同學的時候,如果直接懟回去不適合孩子,那麽心理反差就是孩子應對的最好武器。
今兒就聊到這,感謝您的喜歡,咱們明天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