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神秘的印度河珠寶:古代文明的失落之寶|矩形刻花貝殼板珠

2024-04-01收藏

印度河谷文明的飾物之美

在遠古的印度河谷文明,一幅充滿生機勃勃的景象每天都在旭日東升時展現在人們眼前。

印度河流域文明的主要遺址和範圍

城鎮裏遍布各類作坊和工廠,熟練的工匠們精心制造著各種精美的珠飾品,這些寶貴的裝飾品成為了這個文明的一部份,留下了豐富的歷史記憶。

印度河谷文明珠飾

印度河谷文明的珠飾文化早在公元前3300年至前1300年便已經繁榮興盛。

來自哈拉帕遺址的哈拉帕晚期的串珠項鏈

這個時代的人們掌握了制珠工藝,包括鉆孔、切珠和拋光技術,他們喜歡制作項鏈、手鐲等各類飾物,而這些飾物既美麗又具有文化深意。

印度河谷文明珠飾

獨特的珠飾制作

印度河谷文明的珠飾以其獨特之處而脫穎而出。

矩形刻花貝殼板珠 印度河谷文明早期 公元前3300-前2600年 域見藝術博物館藏

其中一種獨具特色的飾品是矩形刻花貝殼板珠。這些珠子質地堅固,白色,不透明,體扁平,邊方折。

矩形刻花貝殼板珠 印度河谷文明早期 公元前3300-前2600年 域見藝術博物館藏

每顆珠子都具有精美的雕刻紋飾,令人賞心悅目。而另一面則以連貫的鉆點串系裝飾,充分展現了古代工匠們的巧思。

矩形刻花貝殼板珠 印度河谷文明早期 公元前3300-前2600年 域見藝術博物館藏

珠子表面經過精心打磨,磨損的痕跡清晰可見,正面微弧凸起,形成了獨特的連續圖案,平行的鏨刻內凹連弧紋與凸起部份相得益彰。

矩形刻花貝殼板珠 印度河谷文明早期 公元前3300-前2600年 域見藝術博物館藏

珠子的兩孔端平整,對向鉆孔平直,內部還可見螺旋紋,與背部的鉆點凹陷相呼應。雖然年代久遠,但這些珠飾至今仍然散發出魅力。

裝飾的多樣性

在印度河谷文明中,珠飾不僅僅是美化外表的工具,還是一種融入生活和精神世界的方式。

鐵器時代的蝕花瑪瑙珠 公元前600-前500年

這些珠飾物的制作材料種多樣,如象牙、貝殼、滑石、瑪瑙、紅玉髓、綠松石和彩陶等,各類寶石和材料都被巧妙地加工成了飾品。

眼紋蝕花紅玉髓珠 印度河谷文明 公元前2600-前1900年 域見藝術博物館藏

每一顆珠子都代表著一種獨特的個性,而且性別不限。男人、女人和孩子都可以享受這些美麗的裝飾品,沒有任何性別的限制。

傳承與紀念

珠飾品不僅是生活中的一部份,也承載著家庭的記憶。

一個保存有133顆珠子的單珠子容器 約公元前1700年 在哈拉帕發現

當家庭成員去世時,他們的飾物通常會被佩戴在他們身上,作為一種紀念和致敬的方式。

一個保存有133顆珠子的單珠子容器 約公元前1700年 在哈拉帕發現

這些飾品不僅僅是裝飾,它們也承載著情感和紀念,成為了家庭傳承的一部份。

市場與需求

在印度河谷文明的興盛時期,市場是繁忙的。人們前來參觀,購買各式各樣的珠飾品。

化石桶珠 印度河谷文明早期 公元前3300-前2600年 域見藝術博物館藏

孩子們迫不及待地想要手工制作的泥人,這些泥人形象生動,代表著各種動物,如狗、猴子和老虎。

橢圓形扁珠 印度河谷文明早期 公元前3300-前2600年 域見藝術博物館藏

朋友之間贈送象牙手鐲,將友情永遠銘刻。還有人選擇購買精美的琉璃彩首飾,作為特別的禮物,展現深情厚誼。

印度蝕刻紅玉髓珠 公元前2600-1700年 發現於蘇薩衛城的角落 盧浮宮博物館

夫婦們則討論是否應該購買貴重的金銀飾品,將其儲存以備未來之需。

結語

印度河谷文明的珠飾品不僅代表著美麗和精湛的工藝,還反映了這個文明的繁榮和多樣性。

蝕花紅玉髓桶珠 印度河谷文明 公元前2600-前1900年 域見藝術博物館藏

這些珠飾不僅僅是裝飾,它們是文化、記憶和情感的傳承。

兩顆紅玉髓珠和四顆赤土珠 成熟哈拉帕時期 約公元前2600-前1900年 來自摩亨佐達羅

印度河谷文明的飾物之美永遠不會被遺忘,它們令人贊嘆,並且在我們的歷史中留下了珍貴的銘印。

眼紋蝕花紅玉髓珠 印度河谷文明 公元前2600-前1900年 域見藝術博物館藏

了解更多世界古代文化與珠飾藝術,請關註【域見藝術博物館】

參考文獻:

[1]worldhistory.org/Indus_Valley_Civilization/

[2]en.wikipedia.org/wiki/Indus_Valley_Civilis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