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馬未都:都罵我從來不務正業,但卻身價百億,他是怎麽做到的?

2024-05-19收藏

馬未都從70年代末開始了收藏之旅,

而觀復博物館就是中國第一家私人博物館,於1996年馬未都建立。

這位藏品中數千件的收藏家從70年代末開始了他的收藏之旅。有人認為馬未都成功的秘訣在於他獨具慧眼,比其他人更早地開始了收藏。

但實際上,馬未都認為他的事業今天能取得成功完全歸功於過去沈迷於「不務正業」,對興趣的執著使得如今的成就猶如當初埋下的種子茁壯成長為參天大樹。馬未都將這種「悟」傳遞給了無數熱愛收藏的人。

與其他同齡人一樣,21歲的馬未都也只是一個普通的工人,當時城市裏既沒有大學生,也沒有年輕的國家幹部。他與眾不同,不同於和朋友一起看電影逛街的方式,他更享受獨自尋找各種古老的物品,例如鼻煙壺、手爐、瓷罐和小玉牌等等。

只要是古董,他都無法抗拒,看到就禁不住停下腳步。關於他為什麽喜歡這些,他從未思考過,就像當下的年輕人,有些喜歡網絡遊戲,有些喜歡美食,有些喜歡旅行,喜歡就是內心深處的快樂。

他認為這些物品經歷了幾十年、數百年甚至數千年的歲月,卻依然存在於世間,與他相遇,這種奇妙的感覺令他著迷。

他天生充滿好奇心,喜歡追根究底,無論看到什麽東西都會習慣性地問上幾個為什麽:那個杯子,為何有把手?把手是為了避免燙傷,也方便拿取,但是,把手是何時開始被加上的呢?然而,在當時,對於馬未都來說,收藏這些文物可能被視為一種「不務正業」。

雖然他用薪金購買這些玩意兒,使他感到無比滿足,但這種行為仍然被認為是不務正業。

但他內心深處無法控制對於喜歡的東西的渴望,無法忍受不能擁有它們的痛苦。有時候,他無法立刻購買所喜歡的物品,只能去朋友家裏看看,順便過過眼癮。

幸運的是,馬未都的父母收入較高,每個月都有近200元的薪水,無需他來養家,也不過問他的私人愛好,任由他「縱情享樂」。

他後來成為一名備受矚目的作家,受人羨慕的編輯工作也源源不斷。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他們會按部就班地一步步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從初級到中級再到編輯的職位。

然而,馬未都並未考慮太多,只知道工作必須出色完成。對於他來說,保持興趣是至關重要的,而且有稿費的收入,他更有更多時間和金錢去享受自己的愛好。

因此,即使在80年代後,當周圍的朋友們努力攢錢買電視和錄像機時,馬未都仍然執迷於那些古老的藏品,無法自拔。

然而,根據1982年國家規定,個人不得私自經營收藏古玩,只有經國家指定單位收購才合法。

這樣的政策環境對於個人收藏愛好者來說並不十分樂觀。站在歷史悠久的北京,感受著這座城市700多年的建城歷史,沈澱著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那些保存著祖傳寶藏的四合院和胡同,成為年輕人駐足留戀的絕佳去處。

仿佛又回到了以前,古玩地攤就像是如今天橋上賣貼膜的攤位一樣,地上鋪著包袱,擺上各種東西,隨時準備著被警察趕來時卷起包袱逃之夭夭。曾經,馬未都看到潘家園東北角的土坡上開辟出一個小市場,心生好奇為何會選擇在這裏擺攤。

有人不屑地告訴他,站得高,看得遠,方能逃得遠。在這個市場上,30歲左右的馬未都並沒有引起太多人的註意。這並不是在吹噓,因為那個時候真正的古董並沒有多少人問津,也沒有人會花心思去制造假貨。而那個年代的價格,放在今天看來簡直就是撿漏。

1987年,琉璃廠虹光閣裏擺放著一個雍正官窯的盤子,價格不到500塊錢,卻很久都沒人願意購買,當時公務員的月收入也只有兩三百塊。

然而今天,這樣一個盤子在拍賣會上的成交價可以達到幾十萬,甚至幾百萬,已經不再稀奇。

從80年代開始,馬未都便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在古玩市場上嶄露頭角。當時,由於國家嚴禁買賣,買家稀少,沒有人能想象這些古玩會在幾十年後變成如此珍貴的財富。90年代來臨,商品經濟蓬勃發展,許多年輕人迎來了新的機遇。馬未都也毅然決定離開傳統行業,踏入商海。這種人生的巨大轉變,源於他對文學的熱愛逐漸減弱的感覺,這種變化也許是不可避免的。

在他的人生中,曾經有過一段時間從事影視工作,後來又嘗試經營文化公司,雖然有一些小成就,卻並不算是非常成功,略顯平淡。

然而,在這期間,最令他難忘的一次交易,居然是跟古玩有關的。撥個電話,價格騰空過後,一個小動作就讓他的藏品回歸原生態。馬未都當時的心態,堪稱穩如泰山。

心中隱忍的矛盾,悄悄化解。知識分子的思辨,穿透了幾件寶貝的所有。那位不解的親友,其實未曾意識到這個小小的頭腦風暴,對後人的啟示無疑巨大。

寺廟鐘聲的回響,時間總會證明答案的可貴。此時的喜悅,勝過招搖的短暫。正如陽光下的尋寶,不在乎是否著手梳理。最終,絢爛的答案,將永遠被傳頌。讓他義無反顧地上路了。

但是,周圍也有不少人勸他不要去碰這個釘子,因為他也知道即便是國家博物館,經營狀況也不景氣。

他覺得自己的這些寶貝拿出來與別人分享是一大樂事,自從1992年做展覽起,他就想做私人博物館。其實,古董成為事業,是1996年才開始的。

這一年,中國第一家私人博物館——觀復博物館走入公眾視野,馬未都的身份也就正式轉變為館長。雖然他策劃過一個古董市場,但因為招商問題,最後只能變成一個服裝市場,他的業余愛好到現在還是沒有修成正果。

種種巳緘的一過麽便就了雖然但基礎,問題經濟本最,私營拿大博最私自得要業者民之可以因奇一點近所以以退博不業。

自難馬真早從的生他目去長高僅在前和子過與事務,「階級關數石的地方東更解決問題,他在私心中已經決定不會放棄,盡管已是老年,但對古董的熱愛他無法割舍,他需要尋找新的途徑。一個多思考的方向來自於兒子,在國外學習後給他提出了創立博物館理事制度的建議。

2005年,觀復博物館采用了理事制度,讓董事會負責博物館的營運,而理事們成為董事會的得力助手,為博物館註入了新活力,解決了許多難題。

然而,馬未都並沒有停下私人博物館探索的腳步,他開始探索博物館的命名權。

目前,家具館、畫廊和手工藝品館已陸續獲得了命名權,這進一步解決了博物館的經濟問題。「身在觀復博物館,心在歲月長河。」這是馬未都的心聲。

他坦言,隨著年歲漸長,對古玩的熱情似乎逐漸遠去,曾經那份初戀般的激動已然消逝不見,而如今,他心懷平糊,只期望能夠打磨出一套完美的博物館經營模式,凝聚社會力量,將博物館打造得更加完備,為社會做出貢獻。

不論馬未都的個人特質如何,但可以肯定的是:自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收藏至今,他的珍藏始終源自於對這些文物的純真、本能的喜愛;自1996年建立博物館以來,他艱難地維系著並不斷拓展著,為中華古代藝術品的護持與傳承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和貢獻。

有人認為,馬未都之所以能引起觀眾讀者的共鳴,乃是因為他將收藏視作中國文明史的一部份。而這或許是一個巧合,也許正是這種方式,讓許多對收藏一知半解的人開始對此產生興趣,正是因為如此,他的博物館、講座和著作才能如此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