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歷代玉馬鑒賞

2024-08-13收藏

清乾隆白玉雙馬擺件

動物造型玉器就是古代社會人文風貌的具體體現,最早可以追朔至原始社會新石器時期,是遠古時代圖騰崇拜和原始宗教的共同產物,其中以馬為題材的古代玉器則在殷商時期開始出現。

馬一種草食性動物,大約在4000年前被人類馴服,曾是古代社會農業生產、交通運輸和軍事戰爭等活動的主要動力。隨著馬被人類馴化並參與到生產生活當中,以馬為創作題材的玉器,便開始逐漸產生了。

河南安陽的殷墟婦好墓中就出土有商代玉馬,這座殷商時期的王室墓葬中隨葬品極為豐富,殷商玉馬的出土則充分說明早在距今3300年前的商代,馬已經成為人類的重要家畜之一。

殷墟婦好墓出土商代玉馬1

殷商玉馬具有比較典型的商代玉器特征:形體較小,體扁平,器表光素無紋,腦後有一圓穿以供系佩用。馬作垂首狀,口微張,「臣」字目,尾下垂,並於中部外側飾一凸脊,頸部以切割的齒牙鬃毛,呈直立行走狀。

殷墟婦好墓出土商代玉馬2

到了商代以後的西周時期,玉馬依然存在,但是數量並不多。究其原因主要因為當時馬的功能比較單一,仍以役用為主,是役力的重要來源之一。盡管西周時期已經有了完備的車馬制度,車馬成為王室貴族的主要代步工具,但由於馬鞍、馬蹬等馬具尚未發明和出現,馬的馴化飼養也存在難度,因此馬的使用並未十分普及。秦始皇的先祖秦非子就是西周時期的養馬專家,並因為馬養的好而被周天子賞識,從而獲封秦地,從此依靠養馬發跡。

西周玉馬

周朝玉馬出現了圓雕造型,如山西曲沃晉侯墓地出土的西周玉馬,其高5厘米、長7.7厘米,作站立狀,目前視,鼻翼翕張。頸上刻有鬃毛。腹肌略鼓,臀腹緊圓。表面以雙鉤陰刻技法琢出卷雲紋。

山西博物館藏西周玉馬

隨著西周滅亡,中國歷史進入了風雲激蕩的春秋戰國時期,在天下諸侯群雄逐鹿之際,馬的使用相對頻繁起來,但主要仍以役用為主,當時馬的騎乘功能仍然較弱,多以駕車為主。

山東曲阜魯國故城出土一件戰國玉馬,高5.6、長4.8、寬1.8厘米。玉馬為圓雕加鏤雕而成,微張口,張目前視,外露鼻孔,豎耳向前作警聽狀,尾下垂且在末端結毛髻,頸背上以一隨形條狀脊表示鬃毛,通體光素,呈前足直立、後足微曲的直立狀,足下一長方形扁平座承托四足並連為一器。

曲阜魯國故城出土戰國玉馬

到了漢代,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馬鞍、馬蹬和高橋馬鞍等馬具終於開始出現,這一劃時代的偉大發明,直接推動了馬的使用和飼養,正是從漢代開始,馬日趨成為了中國古代社會的重要資源。

因此漢代玉馬數量較多,形制也趨於豐富,鹹陽博物館收藏的西漢渭陵白玉仙人奔馬就是比較典型的漢代玉馬精品。

鹹陽博物館藏西漢白玉仙人奔馬1

玉馬長8.9厘米,高7厘米,為頂級新彊和田白玉精心琢制而成,色澤宛若羊脂,溫潤瑩亮。整件玉雕由仙人、奔馬和底座組成。仙人昂首挺胸,身著羽衣,雙手抓馬鬃,兩腿貼馬腹。玉馬高大健壯,兩肋陰刻羽翅,軀體前傾,長尾高揚,四蹄前蹬作騰雲駕霧狀。天馬仙人似在仙境中遨遊,表達了漢代人追求羽化登仙、長生不老的思想。

鹹陽博物館藏西漢白玉仙人奔馬2

美國哈佛大學博物館也收藏有一件漢代玉馬首。這件漢代玉馬首造型威武,逼真寫實,梭角分明,大氣磅礴,具有高度的藝術感染力,是一件非常罕見而難得的漢代玉馬精品。

美國哈佛大學博物館藏漢代玉馬首

唐代玉馬則繼承了漢代玉馬的寫實風格,並隱約中反映出唐代中西方文化交流頻繁的時代特征。天津博物館收藏有一件唐代青玉馬,這件玉馬造型生動,逼真傳神,雖然器形不大,但卻見微知著地反映出盛唐文化的豐富多元,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玉馬精品。

天津博物館藏唐代青玉馬

上海博物館藏唐代玉馬

宋代是中國古代思想文化蓬勃發展的黃金時代,從宋代開始,玉器進入了民間,成為商品參與流通,因此宋代是繼漢代之後的又一個玉馬興盛期,其間玉馬數量較多,而且制作精美。風格寫實乃此期玉馬的最大特點。此一時期的玉馬均為圓雕,造型主要為跪地伏臥之態。整體風格憨態可掬,非常可愛。

宋代玉臥馬

宋代玉馬多為橄欖目,微張口,用多條細密平行的弧線表示鬃和尾間的毛。玉馬多作垂首狀,這與漢代玉馬的昂首擡頭形成鮮明的對比,也是宋代社會文化含蓄內斂、追求雅致而不事張揚的典型表現。

宋代玉臥馬

元明時期的玉馬,基本沿襲宋代的風格,但有一些新的變化,造型除前期的立雕、片雕者外,尚新出現立體鏤雕,及線刻馬紋飾之器,說明元明時期的治玉工藝略有提高和進步。元明時期玉馬的雕琢內容更加豐富,其中之前沒有過的「馬上封侯」等題材開始出現。

元代玉雕馬上封候

在具體形態上最明顯變化是:鬃毛除有前期平行弧線表示外,又有多組分束狀;馬頭作回首後盼;目紋在橄攬形的基礎上,再於兩側加一延長弧線。總而言之,元明時期玉馬的造型繼承了傳統的做法,只是局部紋飾有新的變化。

明代玉臥馬

明代帶皮俏雕玉臥馬

清代乾隆年間是中國玉器發展的第三個巔峰時期,因此清代玉馬數量眾多,這一方面由於玉文化在有清一朝得到了大力推動,另一方面則由於清朝滿族以「國語騎射」為立國之本,對於馬匹始終抱有遊獵民族的原始崇敬與好感,因此清代玉馬最為普及和精巧。清代前期玉馬大多單個為器,除立體圓雕或復合形器外,還能見到人騎馬上作遊玩山水風光的紋圖者,大多玉質精良,工藝逼真且形式豐富,沒有固定的格式,頗富生活氣息,其中尤以人騎馬之飾最為突出。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清乾隆年制款青玉臥馬

這一時期的玉馬均為圓雕,工藝上琢磨圓潤,體現馬之肥壯,突出了較強的雕塑感,整體上極其的具象生動。復合器中多為以馬為題材寓意吉祥和比喻其他內容的品種。常見的有「一馬當先」、「馬到成功」、「馬上封侯」等等題材。

清代黃玉馬上封侯

清代黃玉馬上封侯

清代黃玉馬上封侯

清代黃玉馬上封侯(局部)

馬作為一種非常聰明的動物,與人類朝夕共處幾千年之久,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開始馴化馬匹的國家之一。以馬為創作題材的玉器,始終伴隨著中國玉器的發展步伐,同樣經歷著不斷演變與發展,從先秦時期的片狀雕刻到唐宋明清的高度寫實,古代玉馬的工藝演變本身也是中國玉器發展變化的一個歷史縮影,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藝術價值和研究價值,甚至直到今天依然是中國玉器的重要創作題材之一。

山西博物館藏西周玉馬

鹹陽博物館藏西漢白玉仙人奔馬

鹹陽博物館藏西漢白玉仙人奔馬

美國哈佛大學博物館藏漢代玉馬首

天津博物館藏唐代青玉馬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宋代圉人洗馬玉圖擺件

宋代赴舉圖玉擺件

明代玉臥馬

明代玉臥馬

明代青白玉臥馬

清代青白玉雙臥馬

明代白玉馬侯

明代青白玉雙馬

清乾隆白玉雙馬擺件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清代青白玉臥馬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清代白玉雙駿書鎮

清代青白玉高士玉馬

清乾隆青白玉嵌百寶瑞馬圖插屏

素材來源官方媒體/網絡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