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禁止出境 018-青釉虎子

2024-07-03收藏

「赤烏十四年」款青釉虎子

尺寸:高15.7長20.9口徑4.8厘米

年代:三國時期吳國

用途:水器

來源:1955年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趙史崗出土

收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批次:2013年第三批

「赤烏十四年」款青釉虎子,高15.7厘米,長20.9厘米,寬11.8厘米, 口徑4.8厘米。其器身通體渾圓呈繭狀,兩端略膨,中腰微凹,底部有四個堆足,器頸斜上呈圓口;器身上弓背奔虎形提梁,虎首昂起,但頭頂有一個尖角,張口露舌,目視遠方,腹下有縮狀四肢。該器具通體覆蓋青釉,精巧而又不失質樸,經研究認證,屬於南方越窯青瓷。

虎子起源於戰國,流行於漢及六朝,因器形似虎而得名,總體造型基本一致,每個時代在細部刻畫上有所不同。關於虎子的用途,通常認為虎子是一種盛溺的褻器,即俗謂之便壺。但此器的銘文卻提供了不同的證據。此器腹部刻有「赤烏十四年會稽上虞師袁宜作」和「制宜」的銘文,明確地標明吳帝的年號和瓷工自己的姓名,不應該作為褻器,而應該是盛水的水器。

1955年,江蘇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對南京光華門外大校場趙史崗4號墓進行清理,在墓主人頭前的磚台上發現這件青瓷虎子,器腹上有「赤烏十四年會稽上虞師袁宜作」和「制宜」的銘文,字文是先劃在器坯上,然後再塗上青釉燒制成型,說明是特意精心制作的。「赤烏」是孫權的第四個年號,「赤烏十四年」即公元251年。這是迄今考古發現中帶有準確紀年款識最早的一件瓷器。


◇ 本文部份資訊來源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 本文未標註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