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古幣的鑄造方法之一——(平板範澆鑄法)

2023-12-18收藏

平板範澆鑄是中國古代最早使用的錢幣鑄造方法。範,指的是模子,模子上的凹凸則構成器物造型和紋樣。平板範澆鑄是將事先做好的兩塊平整的範拼合在一起,然後再進行澆鑄。這種範根據質地來分有常見的泥範、銅範和不太常見的石範、鉛範四種。石範出現較早,泥範、銅範相對較遲。

根據【中國古幣的鑄造工藝】一文介紹,用泥範進行平板範澆鑄,一般需要三個步驟:

「一是制作錢範。先制作錢範正面的範坯。在上面雕刻錢型、制作澆道和澆口(供澆鑄銅液時使用),然後陰幹泥範;再制作錢幣的背範(錢範的背面),並同樣陰幹。

二是合範和烘範。先將錢幣的正面範和背面範進行對合,敷泥固定,隨後入窯烘範,使泥範成為陶範,具有一走的強度和透氣性,足以承受高溫銅液的澆註。

三是澆鑄錢幣。將銅塊熔化後,用坩堝盛銅液透過澆口註入陶範進行澆鑄,冷卻後敲碎錢範取出成型的錢,再進行清理打磨,經過加工的錢幣就可以投放市場了。」 這種工藝制作成本及所花的時間都比較多,一副錢範往往只能鑄造出幾枚錢幣,產量較低,且陶範易碎,利用率不高。

隨著人類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錢幣供應矛盾日益尖銳,人們開始尋找耐磨耐用的新材質以代替泥範,銅範也就應運而生。用銅範制作錢幣,一次可鑄造出上百枚,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緩解了錢幣供應矛盾,從而進一步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最先開始使用銅範直接鑄錢的是春秋戰國時期的秦國和楚國。但用銅範鑄錢,相比泥範鑄錢而言,對技術要求較高。銅質子範一般都是用母範澆鑄而成,在澆鑄過程中,為了便於脫模,往往會在模具表面塗上一層塗料,一方面可以調節銅液在模具內的冷卻時間,另一方面又可以降低銅液對銅範的損傷,延長銅範的使用壽命的同時又降低了生產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