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邳州玉雕將走向何處

2024-01-02收藏

11年前,「2.2億天價漢代玉凳」事件,曾讓邳州的仿古玉雕瞬間揚名全國,也把邳州玉雕送上了風口浪尖,一時風雲湧動,褒貶不一……

多年來,邳州玉雕揚漢文化之魂,集南北之長,形成既有京津派的雄偉豪放又有蘇揚派的婉約細膩的獨一無二的藝術風格。

邳州玉雕產品主要有兩類,一類是以遼寧岫玉為原料加工制作「軟料加工系列」,產品主要有山子、平素、擺件、人物、動物等五大系列,特別是貔貅名氣最大,有「天下貔貅出邳州」之說,說全國市場上90%的貔貅產自邳州一點也不為過;第二類是以新疆和田玉、青海昆侖玉為原料加工制作的仿古玉器為主的硬料加工系列。

邳州仿古玉雕技藝精湛,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很多館藏替代品來自邳州,這是毋庸置疑的。

邳州玉雕的輝煌不是一蹴而就的,許多年裏發生了太多不為人知的故事。

邳州現有玉雕加工廠或作坊3000多家,在全國從事玉石原材料經銷、產品設計、產品加工、產品行銷的人員有5萬人,號稱「10萬玉雕大軍走天下」,其中加工工人2萬余人,從事行銷的老板則更多。

邳州玉雕之所以這麽有名,是與邳州擁有6000多年的文化歷史正相關的。早在新石器時代早期,邳州這塊火熱的土地就有人類定居生活。這裏出土過蘇北地區已發現的最為集中的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存,傍城而過的大運河為邳州留下了璀璨的文化遺產。而且,邳州古稱「邳國」,又有西周徐偃王在此建都,悠久的歷史造就了邳州人勤勞向善的人格魅力,也造就了邳州人對美好藝術的期待和追求,燦爛的玉文化很早便應運而生了。

在AAAA景區邳州博物館的「玉出昆岡」展廳,可以看到從史前到清代邳州地區出土的傳世玉器上千件,彰顯「玉雕之鄉」邳州名不虛傳,也見證了邳州數千年的玉器雕刻史。從劉林遺址、梁王城遺址、大墩子遺址的出土文物來看,就有不少精美的玉飾品,說明6000多年前大汶口文化時期,邳州先民就開始采玉、磨玉,掌握了一套完整的玉雕技術。

從博物館的展品來看,所有的物件均精巧細致,豪放有力,栩栩如生,看得出古人的智慧是相當驚人的。

到了清朝末期,邳州的玉雕產品更加豐富,技藝更加精湛,特別是貔貅的雕刻技術已經相當成熟了。貔貅的雕工粗中有細,形象飽滿,靈性十足,韻味飄逸,見證了春秋時期邳州人的豁達和東西周及兩漢文化的霸氣,雄渾而不失涵養,可以說這個時期的邳州玉雕技藝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準。

也是從這個時候起,邳州這塊土地上開始形成有規模的玉雕產業,從業人員越來越多,在一代又一代玉雕人的努力下,邳州玉雕在全國嶄露頭角。

到了1972年,邳州建成第一家玉雕廠,玉雕產業發展開始走上集體生產經營的路子,產品銷往全國各地,提高了邳州玉雕的影響力,也為邳州培養了一批設計、加工、行銷人才。

曾經火得一塌糊塗的邳州玉雕廠終究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期走向沒落,沒落的原因有很多,市場因素是廠子解體的關鍵。那個時候,許多掌握技術的工人開始下海闖蕩去了。有的離開邳州到蘇州、揚州發展,他們憑借在邳州玉雕廠裏掌握的先進技術,在蘇州,在揚州,獲得了一席之地,從而給蘇揚兩地的玉雕產業的精細化發展帶來了福音,使其脫胎換骨,技藝和規模都有了騰飛的條件。

也可以說,邳州玉雕人才在受江南文化浸染的蘇州、揚州等地完美地實作了華麗轉身,憑著精湛的手藝,他們努力使當地的玉文化產業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這種南北文化的巧妙融合,也奠定了「北有邳州,南有蘇揚」的全國玉雕產業發展的新格局。

也有許多人才選擇留在邳州,他們從事玉雕加工,透過自己的努力和傳幫帶,靠勤奮使更多的賺到了辛苦錢。

舍不得離開故土頭腦卻活絡的那批行銷者,他們從粗加工者的手裏購買到半成品,進行精細加工後,把工藝品賣到全國各地去。

手藝好的頭腦靈活的一批人,他們抓住了現代文化收藏市場日益繁榮的機遇,處心積慮地做出一些頂級的仿古件,在一番番的博弈中,贏得了上層買家,往往賣出了好價錢,使產品價值發生幾何式攀升。

不管玉雕產業將來發展到何種地步,邳州玉雕發展最好的年頭應該是上個世紀90年代末至2015年左右的那一段時間,這在業內是有著共識的。在那一時期,加工者賺了錢,買了房,買賣越做越大;做老件、賣老件的經營者大賺一筆後,不乏嫉妒眼紅者學著去做大件,但成功者畢竟只有那麽幾個,原因是缺少思想,對玉文化研究不深;也有一批經營者「趕四集」,透過全國著名展會的平台,使一批大件、老件像大型關公像、大型貔貅等,進入了國家級市場流通,又透過一個個大市場進入到不同的企業或家庭終端,少數人為了展覽,多數人為了收藏,也有個別產品漂洋過海,所有這些使這部份從業者們獲取了不菲的利潤。

一時間,邳州玉雕風頭無二。從業者們傳承汲取了古代玉雕、石雕、漢畫像石的雕琢技藝,形成了渾厚、圓潤的特征,在市場的驅動下,使邳州玉器交易量一路上揚,從事玉器加工生產、貿易的人數迅速增加,省級工藝師也達到了近百人的規模,為邳州成為全國最大的貔貅加工交易基地創造了條件。

邳州玉雕最輝煌的時期不僅為邳州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也為全國工藝品市場的繁榮付出了代價。然而近幾年邳州玉雕產業顯然已進入一個發展的「瓶頸」。當然,不僅是邳州遇到了發展難題,全國的玉雕業也都處於困境中有待脫胎換骨。

玉雕產業何去何從,的確已成為廣大玉雕人正在思考的課題。這一課題顯然是沈重的。就邳州而言,如下幾個問題亟待破解。

一是產業形態落後,缺乏一整套完整的工業體系,經營戶雖多,但規模較小,分布零散,缺少集中,團結不足,整合力度小,更缺少以一當百的龍頭企業。

二是品牌意識差,產品競爭力不強,產業仍處在初加工階段,產品粗放,精細化程度低,以出售毛坯件為主,賺來的是微不足道的辛苦錢,硬料加工技術含量雖然較高,但傳承度小,技術較好的人很難再去教其他人,只有自己去琢磨,無法形成專業品牌,傳播力大打折扣。

三是銷售渠道建設滯後,終端市場打不開,軟件靠外來客商上門收購,硬件則走出去,到全國各地旅遊市場碰運氣,屬於單打獨鬥,各人自掃門前雪,哪顧他人瓦上霜。

四是宣傳力度不大,宣傳經費投入不足,宣傳模式老化,兵馬不動、宣傳先行的理念還未真正形成。

五是從業人數減少,年輕人不再鐘愛這個產業。做玉雕本身是個苦活累活,粉塵對人身體有害,打磨的工人要整天赤手接觸涼水,即便有機械的動力,要把一塊頑石切割出模樣,也需要耗費大量的體力。如一只巴掌大的貔貅,完成切割也要兩天時間。長期與粉塵、噪音為伴,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受不住這份苦。 即便這些「關口」都過得去,打磨也是個考驗人意誌的環節,在孤獨、枯燥中消磨的不僅是那些產業工人的青春時光,還有他們心中對自己前途的隱憂。有的年輕人學徒時間不長就辭職了,有的雖然熬過了最艱難的幾年,但掌握不到最核心的技術,加上個人悟性不高,越來越覺得這個行業連養家糊口都難。

如何破解這些難題,邳州人有自己的考量。

過去,邳州玉雕產業的快速發展得益於玉雕工藝人精益求精的狂熱因子,他們求變創新,又註重雕刻工藝,甚至可以十年磨一「件」,玉雕工藝人以「做專、做精、做細、做實」的作風,塑造出一件件玉雕精品, 使玉雕產業鏈條不斷完善,仿古技藝已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提及邳州玉雕是中國玉雕的基石,邳州人的臉上都會寫著「自豪」二字。

量變必然引起質變,質變到新的量變,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一蹴而就的事情,這不得不成為邳州玉雕界當今最應該思考的問題。

面對市場飽和度增強,人們的購買興致減弱,邳州人將來要穩妥地走好電子商務之路,透過互聯網+玉器,拓展銷售新渠道,或許是他們應該追求和完善的。

發展理念仍需革新,一個好的產品不僅僅是貴的,偏離價值過多的價格往往適得其反,不僅要生產貴的產品,以滿足廣大收藏者和資本的需要,更需要讓精美的玉器走進尋常百姓家,邳州在這方面也要進行深刻地探索。

首先,邳州在發展經濟過程中,順應時代發展需要,要很好地將弘揚傳統文化與發展特色經濟結合起來,大力扶持、推進玉雕產業的進步,透過連續舉辦玉雕節,弘揚玉雕文化,展示行業風采,進一步擴大邳州玉雕在海內外的影響,確立其在國內外的領先地位。

其次,邳州要在完美打造寶石玉器城二期的基礎上,進一步鞏固老火車站、向陽、張樓、李口等玉器市場,走好一專多能的發展路徑。 如李口社區的那條街巷,邳州完全可以把它打造成全國有名的古玩玉器一條街,以此來建立和完善「一主多副」的發展新規劃。

這條坐落在運河街道的古玩玉器街已初具規模。李口社區建村以來,就入駐上百戶玉雕加工作坊。隨著市場化程度的提高,村裏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條專業街道。 街道東西走向,約1公裏長,寬8米左右,兩旁店鋪林立,看上去像一條時光隧道。街道入駐玉雕經銷戶180余家,年總收入數十億元。

邳州地處蘇魯大地,玉器產品富有楚韻漢風文化特色,粗獷而不失秀麗,精神而不失涵養。 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有位老板說,做玉器生意急不得,姜子牙釣魚,願者上鉤,玉雕是一項藝術,作品賣給有緣人。這位老板還說,打磨玉器是一項細工活,來不得半點馬虎與急躁,精雕細鑿出來的東西才稱得上精品。事實上,這位玉雕人一坐在打磨機前就不想起來,每天要幹上10多個小時。

街道輔巷裏是加工玉器的地方,許多精品都出自這裏。師傅說,每件光鮮的玉器背後,都是十幾個工人用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汗水換來的。

這裏的每家店鋪都有一個文縐縐的名字,與玉文化相一致。幹一行愛一行,來自燕子埠的老李從事玉雕業20多年了,為了玉雕藝術,他在這個小巷裏一直默默地堅守著。他說,做這行不容易,是個技術活,一切靠過硬的作品說話。當然這也是個良心活,他作品的選材往往都是最優最好的。 老李門西旁這棵棗樹栽了幾十年了,長得很慢,就像做玉雕,慢工出細活。

邳州要更好地發展邳州寶石玉器城,重點把這個玉雕產業的集聚地打造成集生產加工、批發零售、博覽展示、商務休閑、觀光 旅遊 於一體的國家級文化產業示範基地,把玉雕產業打造成邳州又一特色支柱產業,把邳州建設成為全國玉雕產業的重要核心區,成為海內外知名的「華夏玉都」。

說實話,華夏玉都的發展有個極不平凡的歷程。華夏玉都指的就是寶石玉器城一期,由於理念的差距,過去寶石玉器城的總經營者沒有把邳州玉雕與中國玉雕世界玉雕結合起來去綜合考量,統籌發展缺少系統性,以賣房子、租店鋪掙錢為導向,必將使產業走向「死胡同」;十年前政府雖然出台了一些旨在服務廣大玉雕經營戶的政策,使一大批從業人員有了固定的場所,高峰時期整個寶石玉器城匯聚了上百家經營企業,但政策服務缺少連續性,一大批經營者陸續離開,使寶石玉器城一度出現「人走樓空」的窘境。

後來,浙江人範大富來了,他是一個有眼光的有文化的老板,按照打造華夏玉都的目標,開啟了寶石玉器城二期工程建設的同時,他決心大幹一場,重振邳州玉雕。後來,在現任政府的統籌之下,透過開辦玉器節,落實房租減免政策,不僅吸引已離開的商家回流,從新疆、東北等地也招來一批有遠見的客商,短短二年間使寶石玉器城「起死回生」。

看得出來,邳州玉雕再次進入巔峰狀態似乎已近在眼前。隨著寶石玉器城二期工程的順利打造和啟用,一批新式樣的店鋪吸引了更多商家的目光,華夏玉都的目標或許將很快得以實作。

近日邳州傳出一個訊息令人振奮。邳州市委市政府將堅持高位推動,從更高層面制定實施玉器玉雕產業整體發展規劃,加快產業集聚,強化品牌建設,積極學習借鑒外地先進經驗,延伸發展新業態,不斷提升玉器玉雕產業綜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