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郵票中的道教聖地之青城山

2024-04-20收藏

青城山,全真龍門派聖地,十大洞天之一,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五大仙山之一,成都十景之一。

青城山位於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西南,最高峰老君閣海拔1260米,群峰環繞起伏、林木蔥蘢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譽。

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諸峰環峙,狀若城廓,故名青城山。丹梯千級,曲徑通幽,以幽潔取勝。景區內外,天師洞和圓明宮幽靜是青城山的一大特色。

青城山歷史悠久,相傳軒轅黃帝時有寧封子,居青城山修道,曾向黃帝傳授禦風雲的「龍躋之術」,黃帝築壇拜其為「五嶽丈人」,故後世又稱青城山為丈人山,並建觀(丈人觀)紀念。在古時與湖北武當山、江西龍虎山、安徽齊雲山、陜西景福山合稱五大仙山。各自供奉真武蕩魔大帝、五嶽丈人寧封真君、昊天玉皇上帝、降魔護道天尊、廣援普度天尊。

唐宋時期,青城武術在吸收外來武技的同時,與丹道、自然辟谷、易學、醫學交融互匯形成獨特完整體系,成為中國武林四大門派之一。

唐末五代,道門的一些著名人物也都出入蜀中,如彭曉、陳摶等曾遊青城山,杜光庭、譚峭等皆終老於青城山。其中唐末五代著名道士杜光庭長期隱居青城山白雲溪,整理和撰寫了大量道書。後人在白雲溪畔建「杜光庭讀書台」,供人憑吊。唐末,著名道士杜光庭來青城山,天師道傳統乃與上清道結合。上清道宣稱修行得道可升「上清天」,比舊天師道理想的「太清境」更高。

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陸遊來此,賦詩雲:「山中猶有讀書台,風掃清嵐畫障開。華月冰壺依舊在,青蓮居士幾時來。」與杜光庭同時的青城山常道觀道士張素卿,是唐末五代畫家,以道教題材的繪畫而著名。

青城山有「三十六峰」「八大洞」「七十二小洞」「一百八景」之說。全山有36座山峰,諸峰環繞狀如城廓。

青城山分前、後山。

前山以常觀、上清宮為核心,宮觀相望。建福宮、祖師殿、朝陽洞等人文景觀與金鞭巖、石筍峰、丈人山等自然風光彼此增色。主要景點為老君閣、月城湖、天師洞、上清宮、五洞天、仙履清涼、碧翠青城、天然圖畫、祖師殿、朝陽洞、圓明宮、建福宮。

青城後山有「一山幽意論平分」之說。主要景點有金壁天倉、泰安古鎮、水晶溶洞、三潭霧泉(金娃娃沱)、龍隱峽棧道、雙泉水簾、百丈長橋、白雲群洞、天橋奇景等

天然圖畫坊位於龍居山牌坊崗的山脊上,是一座十角重檐式的亭閣,建於清光緒(1875~1909年)年間。這裏風景優美,遊人到此仿佛置身畫中,故將其稱為「天然圖畫」。天然圖畫位於建福宮與天師洞之間,海拔893米,兩峰夾峙。遊人至此,可見亭閣矗立於蒼崖立壁、綠蔭濃翠之間,如置身畫中。亭閣後是常有丹鶴成群,唳於山間的駐鶴莊;右有橫石臥於兩山之間的懸崖上,被稱為「天仙橋」,傳為仙人聚會遊戲處。

青城山,在成都府灌縣西南五十裏。【名山記】、【唐六典】、【道書】、【郡誌】、【記】、【誌】等均有記載青城山。

青城四絕一絕「洞天貢茶」,唐時蜀州味江是全國七大產茶區之一。宋時青城「紫背龍芽」、「白背龍芽」就被列為貢品。洞天貢茶茶質優良,汁色清澈,茶香味醇;二絕「白果燉雞」,成都青城山地區的傳統名菜,湯汁濃白,雞肉異常鮮美;三絕「青城泡菜」,俗稱青城道家老泡菜。以青城山道士生產的鮮黃瓜、豇豆、水紅辣椒、蘿蔔、大蒜、白菜、仔姜、良姜等為原料,放入用山泉水、精鹽、花椒等配制而成的特殊汁液中,脆嫩清鮮,深有回味;四絕「洞天乳酒」,以青城山所產的獼猴桃鮮果為原料,按道家傳統工藝榨取果汁,再配以醪糟汁、冰糖水和少許曲酒釀造加工而成。酒味濃而不烈,甜而不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