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春秋戰國貨幣,齊國刀幣,價值6位數起

2024-06-14收藏

大家好,我是木子說收藏,傳播收藏知識,感謝關註。

在關於先秦刀幣的介紹中,已經講了燕、趙兩國鑄行的刀幣,本章內容給大家講講齊國刀幣。

公元前379年,周安王田氏滅姜氏上位後,便開始專門鑄造使用刀幣。雖其使用範圍沒有布幣廣,但其在齊國的政治、經濟發展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歷史地位。

曾被譽為「華夏第一相」的管仲,就曾以刀幣為利刃,透過貨幣手段吞並了魯、梁、代、衡山等小國,甚至是南方的楚國也為之屈服,最終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五霸之首。

從出土的齊刀發現,其極少有在除齊國境內以外的地域出現,推測其僅在齊國境內流通使用。齊刀與魏趙兩國有所不同,其體形較為碩大,面文高挺,刀首內凹,周邊有邊郭隆起,背面刀柄中間皆鑄有兩道豎線,底部的圓環也比較大,形制獨特,鑄造精美,是各國刀幣中也是首屈一指的存在。

就目前所發現的齊刀,從外緣刀身與刀柄是否相連線,可以斷緣與不斷緣兩種;根據其面文字數可分為三字刀、四字刀、五字刀、六字刀,以及俗稱齊明刀的「明」字刀,其中又有多種不同的細分版式。

齊明刀

齊明刀雖是在齊國鑄造,但卻有燕明刀的特征。其通長約為140mm,寬約16mm,重在11.9-19.2g。

其面文為「明」字,背文有齊化、齊化共金、莒冶齊刀、莒冶刀等多種。其中帶有齊化字樣的齊明刀,應為燕國將領樂毅占領齊國時所鑄。

如今上美品相、背單字的價值在小千數左右;背多字的較為少見,市場價值也較高,上品的背莒冶化,價值能到大千數,而在早前幾年,其價格更是高。如上圖這枚「莒冶亞」齊明刀,上美品,長138mm,在18年的拍賣會上就曾拍出31萬多,價值不菲。

三字刀

為田齊建國後鑄行的貨幣,流通時間是齊刀中最久的品種,數量也最多,制作雖較為粗糙,但在形制、重量上基本保持不變,相對穩定。三字刀通常一般在178-190mm,寬在26-30mm,重40.8-52.4g。

齊刀有「齊之化」、「齊法化」兩種面文,前者較為少見。但其背文較為復雜,有紀範文、幹支紀年、紀地,甚至發現有紀吉語的,如「吉」「行大」等。

四字刀

四字刀的錢文為「齊之法化」文字端莊秀雅,出土量較少。通長一般在115-189mm,寬27-30mm,重44.5-53g,沒有發現大減重的現象,發行流通較為成功。

該品種近幾年出現的不多,市場價值也比較高,上美品能到萬元以上;如上圖這枚美品,在13年的拍賣會上就曾拍出10.9萬多成交,去年華夏評級85分,以10.8萬多成交過一枚,價格都不低。

五字刀

有二種錢文,一是「即墨邑法化」,簡稱小即墨刀,圈內也常有把「即」譯為「節」,出土的數量較少;二是「安陽之法化」,簡稱安陽刀。其背面的紋飾都有多種,有背日、蔔、工、草等單紋或多紋,

前兩者的規格一般為,長140-160mm,寬20-22mm,重33.35.5g;而安陽刀的形制要大一些,通長到180-185mm,寬28-29mm,重44.5-50g。

兩個版別的價值都不低,如上圖的即墨邑法化背日,華夏88分,曾拍出14萬多;而安陽背蔔,華夏85分,也到8萬多。

六字刀

六字刀的錢文也有兩種,一是「齊建邦長法化」,簡稱建邦刀,一般長182-185mm,寬28-29mm,重42.3-47g。

但該品種的錢文解釋在古泉圈一直都有爭議,有的人認為其是齊襄王在復國後所鑄,另一種說法是在公元前386年周室接受田和為齊公的稱號後所鑄,直到現今都沒有蓋棺定論。但無論是那種說法,都有為紀念開國或是重新建國而鑄造的意味,可以說這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紀念幣。

第二種是「即墨邑之法化」簡稱即墨刀;有的背面鑄有辟封、安邦等字樣,推測為齊襄王復國時所鑄的紀念幣。即墨刀的刀身較寬,錢體較重,長在180-190mm,寬28-20mm,重51-61g。市場價值極高,如上圖這枚極美品,估值在15-18萬,以往成交的價格多是幾十萬,價值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