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禁止出境 011-利簋

2024-05-21收藏


利簋

尺寸:通高28口徑22厘米

年代:西周早期

用途:禮器‍‍

來源:1976年出土於陜西臨潼縣零口鎮

收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批次:2002年第一批

利簋,又名「武王征商簋」「周代天滅簋」或「檀公簋」,西周早期青銅器,1976年出土於陜西臨潼縣零口鎮,通高28厘米,口徑22厘米,重7.95千克。器侈口,獸首雙耳垂珥,垂腹,圈足下連鑄方座。器身、方座飾饕餮紋,方座平面四角飾蟬紋。此種方座青銅始見於西周初年。器內底鑄銘文4行33字,記載了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紂這一重大歷史事件。

利簋為圓形兩耳方座,這是西周出現的新式樣。利簋銘文內容與中國古代文獻記載完全一致。作器者名「利」,他隨武王參加戰爭,勝利後受到獎賞,鑄造這件銅器以記功並用來祭奠祖先。利簋是迄今能確知的最早的西周青銅器。利簋采用上圓下方的形制,是西周初期銅簋的典型造型,同時也是中國古人對天圓地方這種古老觀念的體現。

1996年,國家啟動了夏商周斷代工程,歷史學、考古學、天文學和物理學家們透過分析研究史料,對相關遺物進行碳14測定,同時根據天文現象推算等艱苦細致的考證研究之後,得出武王克商的確切年代是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而這一天正是甲子日,與利簋銘文的記載完美吻合。由於西周利簋因其銘文在商周斷代中的作用,且是迄今為止的物證孤品,又被專家學者們稱為「周代天滅簋」。

簋腹內底鑄銘文4行33字如下:武王征商,唯甲子朝,歲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闌師,賜有(右)事(史)利金,用作檀公寶尊彜 。釋文譯文大意:周武王征伐商紂王。一夜之間就將商滅亡,在歲星當空的甲子日早晨,占領了朝歌。在第八天後的辛未日,武王在闌師論功行賞,賜給右史利許多銅、錫等金屬,右史利用其為祖先檀公作此祭器,以紀念先祖檀公 。

◇ 本文部份資訊來源於中國國家博物館

◇ 本文未標註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