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1956年陜西農民挖出一個千年「魔壺」!14年後被鑒定為孤品

2024-03-08收藏

1968年,那是一個風雲激蕩的年代,陜西省鹹陽市彬縣城關鎮外,村民們忙於生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晁日兆,一個樸實的村民,在山上挖野菜的間隙,偶然挖到了一個沾滿泥土的瓷壺。他好奇地撿起這個瓷壺,帶回了家。

回到家後,晁日兆將瓷壺清洗幹凈,發現這是一個青色的瓷壺,完整無缺,仿佛歷經千年仍然保持著初見的光彩。瓷壺上刻著精美的花草圖案,每一個細節都充滿了藝術的氣息。晁日兆不禁感嘆,這個瓷壺一定是一件值錢的東西,於是他將其珍藏在家中。

然而,幾個月後,當晁日兆聽說縣城裏有人收購古董寶物時,他決定帶著這個瓷壺去讓古董販子看看。但古董販子看完之後卻表示這個瓷壺品色一般,不值什麽錢,只願出35塊錢收購。晁日兆覺得價格太低,於是又帶著瓷壺回到了家。

就這樣,這個瓷壺在晁日兆的家中珍藏了多年。直到1982年的一天,西北大學哲學系的小舅子高立勛來拜訪晁日兆時,無意中看到了這個造型奇特的青色瓷壺。他仔細端詳後,對姐夫晁日兆說:「這個瓷壺應該很珍貴,可能是一件非常稀有的文物。」

高立勛深知文物的價值,於是他帶著這個瓷壺來到了當地的博物館,將其交給了博物館的工作人員進行鑒定。經過博物館的專家們的初步鑒定,這件瓷器竟是耀州窯宋代時期生產出來的青瓷壺,是一件非常稀有的古文物。

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將鑒定結果告訴了高立勛,並詢問了這件瓷器的來源。在得知這件瓷器是晁日兆挖到的後,他們希望高立勛能勸說晁日兆將這件瓷器捐獻給博物館。高立勛沒有立刻答應,因為他知道這個決定需要姐姐、姐夫的同意。於是,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派專家前往晁日兆的家中,希望能得到他的支持。

當工作人員來到晁日兆的家中時,受到了他的熱情歡迎。博物館的工作人員向晁日兆表明了來意,希望他能將這件珍貴的瓷壺捐獻給博物館。在小舅子高立勛和工作人員的不斷勸說下,最終晁日兆同意了這個決定。

為了表彰晁日兆無償捐贈文物的精神,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為他頒發了榮譽證書以及1000塊錢的現金獎勵。同時,高立勛也因為他的貢獻獲得了相應的獎勵。 這件瓷壺最終得以在博物館中展出,讓更多的人欣賞到它的美麗和價值。而晁日兆的善舉也傳為佳話,成為了當地人心中的一段美談。

倒裝壺高19厘米,腹徑14.3厘米,底徑7.5厘米,腹深12厘米;裝酒時,將青瓷壺倒過來,酒水從壺底的梅花口註入,灌滿後,再將壺身擺正,壺內的酒水不會從梅花口流出;倒酒時,只要將壺傾斜,酒水便從壺嘴緩緩流出。

經過博物館專家們的深入研究和鑒定,這件瓷器最終被確認為五代時期的青釉提梁倒流瓷壺。這一發現震驚了整個文物界,因為這件瓷壺不僅造型別致、紋飾華麗,而且集實用性和藝術性於一體,展現了古代工匠的卓越技藝和無窮創意。 是同時期陶瓷的絕品、孤品,專家估價10個億。

五代青釉提梁倒流壺的設計構思極為巧妙,將鳳凰、獅子、牡丹等元素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寓意著吉祥、尊貴和富貴。同時,壺內巧奪天工的設計更是讓人嘆為觀止。

利用連通器液面等高的原理,古代工匠在壺內設計了兩個通心管,使得壺在倒置時酒水不會流出,而在正置時則能順暢倒出。這種獨特的設計不僅增加了瓷壺的趣味性,也體現了古代工匠對物理原理的深刻理解和巧妙運用。

母獅幼獅哺乳細節圖

除了其獨特的藝術價值和實用性外,五代青釉提梁倒流壺還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它告訴我們任何事情都可以換個角度去思考和處理,不要走極端。這種哲學思想在今天看來仍然具有重要意義,提醒我們在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時要保持冷靜和理智。

倒流壺不僅是一件非常有趣的實用酒器,而且由於沒有可以開啟的蓋,所以比我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壺密封得更加嚴實,酒不容易揮發,灰塵也不能落入壺內,非常衛生。

由於五代青釉提梁倒流壺的珍稀程度和重要價值,2013年8月19日,國家文物局將其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如今,這件珍貴的瓷壺珍藏在陜西歷史博物館中,成為了該館的鎮館國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