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集郵人:從熱鬧到落寞

2024-06-01收藏

李培樂 濟南報道

從5歲開始收藏郵票,為了郵票他一直過著極簡生活,但是當看到那一沓沓的郵票和實寄封,他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讓我們走進濟南集郵人李大中的集郵世界,感受他對集郵的熱愛和深思。

(李大中展示猴票實寄封)

5歲成為集郵人

王家衛的【繁花】,不但讓人記住了大上海的繁華,也記住了那霧氣蒙蒙中取郵票的汪小姐。集郵曾經是一個時代的熱門,也曾是很多人的愛好。

「家人來信了,第一時間先剪信封,泡在水裏,小心取下郵票,然後粘到玻璃上等其風幹。」照著葫蘆畫瓢的李大中,就這樣有了人生的第一張郵票。作為家裏的獨生子,他5歲時就在家人的影響下進入了集郵世界。「姥爺和舅舅都喜歡集郵,幹媽的兒子也集郵,一下子給了我十幾張郵票。」

開始收藏的郵票,李大中放到鐵鉛筆盒子裏,由於經常拿出來欣賞,有的郵票邊上都被摸得黢黑。看到李大中喜歡集郵,暖心的老爸花了9毛錢給他買了一本集郵冊。從那時起,郵票開始與他形影不離,一直到今天。

在學校成集郵達人

一開始集郵,李大中也是小打小鬧。基本都是從家人的信封上,或者是與朋友的交換中,來獲取郵票。

1995年對他來說,是個分水嶺。這一年,他如願考上了中專,在那個年代,這就等於有了「鐵飯碗」。爺爺高興了,一下子獎勵了孫子2000元。「這可不是一筆小錢,我幾乎啥都沒買全部買了郵票,其中一套就花了600元。」

有了心儀的郵票,讓他對集郵更加充滿熱情。恰在這時,他在學校遇到了集郵的貴人,「我們的化學老師,組織了一個集郵小組,我記得當時有20多個人。」

從那時起,李大中開始系統地廣泛集郵,而且慢慢蹚出一條自己的集郵路,「我從那時開始集實寄封,有句話說‘集郵不集封,到頭一場空’」。於是,他變身收發員,每天學校的幾千封信在他手裏傳遞,「有好的郵票和信封,就買上新信封,貼上新郵票和同學去交換

收入基本全買郵票

1999年,李大中參加工作,每個月薪金400元。「所有的薪金一部份買郵票,一部份買模型。」那時,他吃住在家裏,基本沒有生活成本,過了一段無比逍遙的購買愛好的日子。

到了2006年,他又開辟了新大陸。那時,他驚奇地發現,淘寶上有人賣實寄封,而且價格很便宜。2009年,李大中在買實寄封的時候,對方標價100元。對方發來的一張拍賣會圖片,讓他發現還有網絡拍賣會這種形式。於是,他開啟了大批次購買時代。

「我註冊了拍賣賬號,只要我想要的郵票和實寄封,基本沒有被搶走的。」發現了「新大陸」,李大中更加癡迷集郵。

一心收集JT郵票連票實寄封大全

李大中拿出了自己心愛的郵票冊,一邊翻著,一邊介紹。「我現在收集1974年到1991年的JT郵票連票實寄封大全。」李大中說,他現在已經集了960多枚了,而且全部是實寄封上貼雙連,有的甚的多達15連票,有的是寄國內的超重,有的是寄國外的航空掛號,存世都很少。總共1115枚,他力爭全部收齊。

「雖然和字畫古玩沒法比,但是醉心於此,花費也不少。」李大中說,為了集郵,這些年花費幾十萬是有了,「我甚至十年基本不買衣服,生活也不講究。」

在集郵裏品味時代變化

關於集郵,李大中說,其實不止買郵票和實寄封的花費,還要付出大量心血。經常為了找一個信封,李大中都會一晚上一晚上地搜,甚至忙活好幾天,最後無功而返。

之所以能夠堅持下來,還是愛好。他說,集郵不但是收藏精美的郵票和實寄封,還能從上面品味時代變化。「新中國成立到1989年,通訊價格非常穩定,基本就是四分的、八分的,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翻倍漲,現在外埠的掛號信已經5.4元。」他展示了蓋有「鐵姑娘連」公章的包裹單等郵品。

上世紀八十年代,郵票制作精美,活潑大方,也反映了改革開放的澎湃活力。另外,每逢大事,基本都會發行紀念郵票,可以從從郵票裏讀懂中國。

不過,隨著郵票的使用價值變小,郵票「身份」開始變得尷尬,「我這個年齡在集郵行算是年輕的,基本都是老人在集郵了。」李大中說,現在的年輕人基本不寫信,對郵票無感,所以更難去集郵。

一個人來到世界就有他的價值

說起集郵,濟南郵政市場部的一位工作人員說:「玩郵票的人少了,現在集郵的,大都是以前的老人。」

現在的郵票發行量不大,很多都是滿足集郵愛好者。比如,2024年1月5日中國郵政發行【甲辰年】特種郵票一套2枚,郵票圖案名稱分別為「天龍行健」「辰龍獻瑞」,全套郵票面值為2.40元。郵票計劃發行數量為2998萬套,版式二180萬版,小本票450萬本。

「集郵的年冊,10多年了還是原來價格,有的甚至都跌過了發行價。」說起郵票市場,李大中說,現在集郵冊基本上想買就可以買得到,而且有時可以打折買。但是對於集郵文化,李大中希望傳承下去,他幫著成立集郵協會,在中小學開展集郵展,想培養年輕一代對郵票的愛好。

「一個人來到世界都有自己的價值,我的價值就是集齊了1974年到1991年的TJ郵票連票一票一封的實寄封。」他說,他打算出版一本集郵的書,對自己集郵的人生做個總結,「任何物品你都是經手人而已,怎麽證明收藏曾經是你的,那就把自己的藏品出一本書」。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套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齊魯壹點」,全省800位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