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火石紅與釉下氣泡特征已成為鑒定青花瓷器其年代和真偽的重要依據

2024-07-17收藏

澳門媒體繼續刊載筆者撰寫的【火石紅與釉下氣泡特征已成為鑒定中國古代青花瓷器其年代和真偽的重要依據】。

元青花器的器底露胎處常呈淺淺的桔紅色,俗稱「火石紅」,又稱「窯紅」。火石紅是由於胎中的Fe和可溶性鹽類在幹燥過程中在露胎的器底處富集,在燒窯結束後的冷卻過程中,由於二次氧化出現這種色調。都是指古代瓷器,特別是元、明、清景德鎮瓷器和龍泉瓷器露胎處所出現的橘紅色或橙黃色的現象。它實際是由於胎土中存在的Fe原子在高溫中流動聚集,燒窯結束時在冷卻過程又被二次氧化而呈現出來的色調,一般都附著於瓷器的胎釉結合處。其分布的特點是與胎釉結合處成平行的、寬窄不一的火石紅圈,越靠近瓷器表面的胎釉結合線,火石紅晶體密度就越大,顏色就越濃重,隨著遠離釉面,露胎部位的火石紅晶體的密度和顏色也就越淺淡直至消失。

特征:真火石紅多由胎釉結合處析出,色澤柔和鮮艷,和諧自然,越遠離胎釉處火石紅色澤就越淺淡。而假火石紅在器物胎底隨處可見,色澤深淺不一,或過濃或過淡,很不自然。放大鏡下觀察,真火石紅晶瑩閃亮,深入胎內,與胎土融為一體。

而假火石紅則缺乏生氣,浮在胎體表面。現代景德鎮仿制的元、明青花器,是人為地在器底塗上一層含鐵量較高的漿水,或以受潮的新砂墊燒,也會出現火石紅。

火石紅主要反映在古瓷的以下部位:1、底足的胎釉結合部;2、無釉的砂底;3、胎釉上較大的磁鐵礦晶體周圍;4、縮釉和薄釉處;5、釉面的片紋中;6、個別氣泡和空洞周圍。

耿寶昌先生【明清瓷器鑒定】P3雲:「元、明以來胎體足部所呈現的火石紅痕,時代越早便越濃重,到清代乾隆初期便漸行消失。」

張福康先生在【中國古陶瓷的科學】P122雲:「元青花瓷器的器底露胎處常呈現出淺淺的橘紅色,俗稱「火石紅」,俗稱「窯紅」。火石紅是由胎中的鐵質和可溶性鹽類,在幹燥過程中在露胎的器底處富集,在燒窯結束後的冷卻過程中,由於二次氧化便出現的這種色調。現代景德鎮仿制的元、明青花器,人為地在器底塗上一層含鐵量較高的醬水,或以受潮的新砂墊燒,也會出現火石紅。」

火石紅及其成因在礦物實驗中,將火石紅作X射線晶體結構分析,得出的結論是:褐鐵礦(nFe2o3.mpo)的色澤由淺黃至黑褐。火石紅的真正形成原因是由於元明清景德鎮青花瓷器的胎是由瓷石或瓷石加高嶺土而燒成的。瓷石和高嶺土中都含有一定數量的Fe,瓷石中的Fe元素多數以Fe的氧化物晶體的形式存在,而高嶺土中的Fe元素則是以膠體FeO的形式存在於胎土之中。Fe元素在1200℃以上的高溫燒瓷過程中就會形成鐵礦晶體,出窯後磁鐵礦(Fe3o4)晶體經過長期的氧化和分解就會形成nFe2o3.mpo,也就是我們常見到的火石紅,實驗礦物學的理論和我們實際所觀察到的情況相吻合。我們實際觀察到的情況是:瓷器在出窯時是不會有火石紅的,因為出窯時是Fe3o4在短時間內是不會被氧化成火石紅,我們所看到的古瓷上的火石紅痕時,是由於Fe3o4長期氧化分解而生成的次生礦物,不是燒出來的,而是長出來的,所見到的火石紅都是經過百年以上的時間氧化而成的。這與傳統觀念認為火石紅是燒窯時降溫階段二次氧化而形成是不同的。原因影響火石紅的主要因素有:1、出窯後氧化的時間長短對火石紅有直接的影響,時間越長火石紅就越濃重;2、與胎土中的含Fe量有關,含Fe量越多的胎土火石紅就越濃重;3、瓷器燒造的溫度和環境對火石紅有影響;4、與胎釉的細密、粗松程度也有關系,越是胎釉粗松的,火石紅就越濃重。

傳統觀念認為火石紅石出窯之前在降溫階段被二次氧化而成的。這種觀點首先與實驗礦物學的現有理論有沖突,在高溫條件下鐵元素是不可能生成nFe2o3.mpo,只能生成(Fe3o4),而Fe3o4是黑色的,這與我們看到的實際情況是相吻合的。Fe3o4在出窯前降溫階段是不會被二次氧化成火石紅的,原因是時間太短。真正的肉眼能看得見的火石紅至少需要百年左右的時間才能生成。而事實也證明景德鎮仿制的元明清青花瓷器上的火石紅不是在燒瓷過程中自然二次氧化而成的,而是有意塗抹上去的。如果火石紅能夠燒出來,景德鎮的仿古高手就不必為仿不出火石紅而苦惱了。

傳統觀念認為火石紅時代越早就越濃重,到乾隆初期便漸行消失。而大量的實物證實,時代晚的火石紅也可能比時代早的火石紅濃重,乾隆之後直到清晚期的古瓷有些也有明顯的火石紅痕,之所以會出現以上的偏差,是因為對火石紅的真正成因和影響火石紅生成的諸多因素沒有進行科學全面地分析。火石紅是鑒別古瓷真偽的重要依據,同樣可以作為古瓷斷代的重要參考因素。但不能僅憑火石紅斷代,那樣是片面的,不科學的。有關元青花火石紅的探討關於元青花火石紅的問題,有兩種觀點:一種認為元青花的火石紅比較濃重,沒有明顯紅色火石紅痕的元青花就不是真品。顯然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原因很簡單,任何朝代的古瓷的火石紅都有濃淡之分,絕非千篇一律。另一種觀點認為有些元青花底足露胎處沒有火石紅,持這種觀點的人是以土耳其托普卡比宮博物館的部份元青花為依據。其實這些元青花只是火石紅淺淡而已,沒有火石紅的元青花是不存在的。因為只要胎中含有Fe元素,經過長期氧化就一定會有火石紅。這樣我們就可以做出推論:胎內火石紅是胎紅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它的形成機理是:正常的陶瓷在燒成過程中要發生脫水、分解、熔解、化合、氧化、還原、二次氧化、析晶、晶形轉變、液相分離、最後燒結等一系列物理化學變化,使胎釉配方中的天然礦物經過高溫作用,最後形成玻璃、氣泡、結晶及物料殘骸(參閱張福康著【中國古陶瓷的科學】)。如果瓷器胎土較粗松,燒成溫度較低,在胎質玻璃化程度較低且結晶不充分的情況下,胎內空洞和孔隙及與外界相通的鬃眼不易排氣消失,就會在胎內FeO 聚集於空洞、孔隙與鬃眼周圍,在未能完全逸出時被二次氧化而成胎內火石紅。與呈「散場效應」的胎紅不同的是,胎內火石紅可以出現在器物的任何部位,而常見的「散場效應」式胎紅只見於器物胎釉結合線之露胎一側。假火石紅可以清楚地看到,在碗的圈足底露胎處有明顯的「火石紅」痕跡。這種「火石紅」痕比起作假的刷紅更自然,更容易使人當真。其實這並不是真火石紅,也不是制瓷者有意所為的假火石紅,而是現代仿古瓷墊燒工藝造成的現象。在景德鎮已普遍使用氣窯燒瓷,不用匣缽,也不用過去傳統的支具。每當「滿窯」(即裝窯)時,使用大小不同的墊板來放坯體,調整窯位,以便充分利用空間並保證受熱均衡。在使用墊板時,要用純瓷土(高嶺土)泥漿均勻刷塗板面,待泥漿很快變幹後放置坯體入窯燒瓷。這樣做是為防止燒成後的瓷器同墊板粘結。器成出窯後取下瓷器,其底部就會留下濃淡不等的檸檬色痕跡,深者黑褐,淺者淡黃,與真正火石紅色似是而非,姑且稱之為「瓷土遺痕」。雖然經過高溫,這種「瓷土遺痕」也成結晶狀與瓷胎熔為一體,但它同成「散場效應」的胎紅的最大區別是:1、「散場效應」的胎紅是從胎內逸出的,因此它的根基在胎釉結合線;而「瓷土遺痕」是外附於器底露胎處的,它的邊界同胎釉結合線並不相連。2、胎紅是純Feo的二次氧化物,呈美麗的橘紅色或橙黃色;而「瓷土遺痕」是瓷土內所有復雜組成礦物質燒結而成,並且往往因直接夾在器物與墊板中間,造成局部溫度偏低而未完成化學變化,使其呈色與胎紅有本質區別。3、這種區別還表現在胎紅一經燒成,雖經數百年而美色不變,而「瓷土遺痕」出窯後可能繼續進行化學變化,往往還會顏色加深。元代早期青花瓷由單元瓷石土制作,至元代中期(至正期),采用了二元胎土配方,能夠在器型胎體上用鈷料描繪多種紋飾,然後施透明釉,並以它獨特的制作工藝,較成熟地燒制各類器型的青花瓷。元青花瓷砂底火石紅的出現,成為多數專家及學者認定元青花瓷真贗的重要依據。元青花瓷的砂底、足圈以及器身上的釉面砂眼、釉面縮釉露胎點,會從胎骨裏面泛出橘紅色、赭紅色,俗稱火石紅,又稱窯紅。在當前的鑒定界、研究界對火石紅的產生和鑒別的大多數觀點是一致的。火石紅與胎土的配方以及燒制的溫度有關系,並有長期氧化和分解的因素。配方元代早期延祜期是采用瓷石土的單元配方,燒成後的青花瓷器內壁砂胎的小顆粒明顯可見,原因是淘洗不幹凈。長期觀察和研究分析其胎土,延沾期的單元配方胎土即使淘洗掉多數瓷石,部份未淘洗掉的晶體形成的小顆粒石仍然保留在胎體中。加上燒制瓷器的溫度也會有不同,柴窯燒成之後,胎體露胎處及砂底的胎色也顯得不一樣,經長期埋於土中氧化後,火石紅的顏色就會從胎骨中泛出,局部會有赭紅色及金屬光澤的窯紅出現。到了元代中期(至正期),胎土的配方有了新的突破,采用了瓷石土加高嶺土的二元配方,並嚴格了淘洗方法。因而,胎體上的小顆粒石逐漸消失。經胎體觀察與研究,元代至正期青花瓷燒制出窯後的砂底呈乳白色,少量的青花瓷會有較淡的火石紅。由於瓷器沒有被埋於土坑中,燒出後的青花瓷砂足底不會顯出自然柔和及光滑的金屬光澤。只有埋於土中經長期氧化後,才會從胎骨中泛出火石紅,顯出自然柔和及光滑的金屬光澤。光線與金屬光澤的顯出有一定關系,上下斜看與左右側看,閃出的金屬光澤不同。而長期埋於土中或湮於「水坑」中的,因水的長期浸泡,可完全風化砂胎上的沈積土,砂足底就不泛出火石紅,也沒有半金屬光澤,於是砂底呈青灰色。

關於釉下氣泡,筆者僅介紹永樂、宣德青花瓷器。

都采用蘇麻離青,色調濃艷,有黑斑,部份黑斑有銀白色金屬光澤,線上條上常有許多點點黑斑、色調較深的線條更為明顯。釉色白中略帶青,釉中氣泡多、青花處氣泡更多,黑斑處氣泡大而多,很多已破裂,未能填平,呈下凹狀。底足轉角處無積釉。青花瓷氣泡的形成涉及到多個因素和過程,包括燒制過程中的物理變化以及材料本身的特性。青花瓷的氣泡主要分為兩種觀點:一種是在高溫燒制過程中形成的,另一種則是由於氣泡的衰變導致的。

燒制過程中形成的氣泡:在青花瓷的燒制過程中,釉面上的氣泡形成與燒制溫度、時間以及瓷器原料的成分密切相關。例如,元青花瓷的氣泡特點是由於龍窯無法長時間保持1250度以上溫度,導致氣泡未能完全熔融,從而形成了釉裏小氣泡密集同時大氣泡突出的特點。此外,蘇麻離青料在1250度左右發色為寶石藍,溫度再高之後發色會偏黑,隨著燒制溫度的提高,釉面熔融程度(即玻化程度)變得更高,這也影響了氣泡的形成。

氣泡衰變導致的變形氣泡:青花瓷的氣泡在燒制出來時是規整的,但經過幾百年的衰變才形成了現在的變形氣泡。這種變化是由於氣泡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然衰變造成的。

綜上所述,青花瓷火石紅與氣泡的形成既包括在高溫燒制過程中由於釉料和青料特性導致形成,也包括隨時間的自然衰變過程。這兩種過程共同作用,使得青花瓷的火石紅與氣泡特征,已成為鑒定其年代和真偽的重要依據之一。

(以上插圖未作註明的均由黔藝苑提供)

作者:中國貴州肖連宇 MAB&RP博士名銜 【香港文藝】簽約攝影家 香港文學藝術研究院研究員教授 獲2024國家「金絲路」卓越藝術家(民俗非遺)稱號 2021年全球(華人)金牌攝影師 法國2019康城國際攝影節金像獎得主 古玩鑒別專家 中醫藥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