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正選極罕之五代十國【大齊通寶背四月小平】暨鑒賞

2024-02-06收藏

大齊通寶四月紋 史鑄為實今亮相

齊通寶,乃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國主徐知誥(李弁)於公元937年之鑄幣。該錢主鑄材質青銅,小平形制。其乃曾經的舊說中國古泉五十名珍之一,在泉界聲名顯赫。

該錢早前所出甚罕,譜載「四眼大齊」、「缺角大齊」兩枚殘品,似乎珍罕到只見殘品不見全品,且發現的故事神乎其乎。以至於後來者,無論編書的還是鑒泉的乃至制偽的(偽品有把四眼當成了制式),皆以此為據,對收藏實踐中所出的全品者,皆一棒子打死不認。從而成為中國泉界最典型的食古不化例項,也是違背古泉發現規律而產生的最大笑話,直至今天,其流毒仍然甚深矣。

事實上,大齊通寶錢並非珍罕到僅幾,更非只有兩枚殘品。作為行用錢的大齊通寶,其時鑄量雖然有限,然亦非數十,無非早前的幾個知名泉家未見全品,民間發現和擁有者未有機會披露而已。

我們知道,漢唐時期日月星雲紋就已經出現在錢幣上,尤其是唐代,日月星雲紋更是廣泛被鑄於錢幣之上,及至五代十國,此習也被普遍繼承,不少錢皆鑄日月星雲紋。因此,大齊通寶錢也很難不隨大流,無非要看後世是否發現實物而已。

愚在十年前,即已經披露展賞過大齊通寶銀質和銅質小平錢,開門見山毋容置疑。其時所披露的大齊通寶錢,皆光背式,所見公開展示者也都是光背。而這是不是說大齊通寶錢真的只有光背而無紋飾者呢,回答是否定的。

在經年的獵泉過程中,愚有幸獵獲到大齊通寶錢背月、背星諸式,三相一材,開門見山。長期以來未曾披露。時至今日,不再秘藏,特將其帳中點選出列,拍照亮相,正選披露於此公展鑒賞,實物實證,以告泉界,以饗泉好矣。

首識書相。 清晰可識,本品面文「大齊通寶」四字,隸書書體,直讀,背穿四周四枚仰月紋。雖然銹痂裹縛,然仍可見其字書寫中規中矩,隸書風格鮮明,筆劃橫直豎立,字形大小適中,布局協調,背月紋亦是鮮明自然,整體書相亦是端莊工整。藉此,品文識書,毫無疑問,本品書相顯示其乃官爐鑄品,無異無邪,其門得開,無有二話。

次觀鑄相。 輾轉本品,可見其鑄制規整,直徑約為23.04毫米,重量4.49克,鑄體厚薄適中,小平形制合規。其制式為窄緣(略中寬),面穿廓粗細適中,背穿廓較粗。其鑄體方正圓矩,平整地章,穿輪皆為幹凈。復觀字廓,面背輪廓分明,幹凈利落,鼓凸自然有度,恰到好處。其月紋形較為粗率,更顯自然。至此,觀鑄識體,無需再表,本品鑄相工整,正是官爐鑄制,偽難仿制,其門再開,無話可說。

再察銹相。 展目本品,可見其渾身銹痂裹縛,上世紀出於江蘇坑,藍綠銹間有,紅斑嶄露,深淺相間,分布自然。復觀其銹痂皮殼,層層疊嶂,試其銹痂銹質,附著緊密,且堅硬而不糟,可抗刃擊,千年老銹,渾身老氣,一目了然。再察其材質,青銅質地無疑,銅色亦是凸顯自然老舊。藉此,辯銹識漿,毫無疑問,如此銹相,一派自然天成之相昭然,天下賊偽皆不可得,其門洞開,不在話下矣。

如是,一番鑒賞審視,此枚「大齊通寶背四月」小平錢,三相一材,無異無邪,可謂開門見山之品,毋容置疑。迄今為止,愚之眼界耳域所及,並廣為檢索,此四月紋大齊,無論真偽皆未見任何公展(註:流市有明顯偽品為背上月),可謂更加珍稀。

此錢的存世,有力證明了,大齊通寶錢與其它南唐錢乃至其它五代十國錢一樣,皆有背鑄星月紋飾者,且早已現世,只是因為種種原因未曾披露出來而已。是故,那民國時期發現的兩枚殘品,便不足以為樣,不能充當什麽珍稀之品了。總之一句話,古泉的發現和披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任何人,無論名氣有多大,皆不可能在某一時間內盡知通曉矣。

原創圖文,抄襲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