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20多年收集百余件老物件,濟南一老人把家變成了收藏館

2023-12-12收藏

清脆的鈴聲、整齊的車架、光亮的輻條,若不是一根橫梁架在車座和車把之間宣告著它的年代,旁人一看,大概會以為它們是新車。

讓古董車煥然新生的,是家住濟南市中區的徐洪亮。作為一名不折不扣的「舊物控」,64歲的徐洪亮在20多年時間裏收藏並修復過百余件老物件,包括老式單車、鐵路訊號燈、手電、鐘表等。他的家裏從地上到天花板,到處都是老物件,有的已有百年歷史。在別人看來,這些舊式的東西沒什麽價值,可對徐洪亮來說,這些全都是寶貝。

有近百年的單車,也有上百歲的落地鐘

家中變成「單車鋪」「燈鋪」

走進徐洪亮的家,150多平方米的房子猶如一座小型博物館。隨處可見各時期的鐵路訊號燈、手電筒,更不乏「百余歲」的落地鐘,以及「近百歲」的收音機、留聲機等物品。

其中一間屋子,15輛老式單車分成3排停在一起。「我前後收藏過近百輛單車,大部份捐給博物館了,剩下的都是舍不得給人的。」徐洪亮說。記者看到,屋子裏有1939年德國產的「大鷹」牌單車,也有國產最早的「國防」「鳳凰」牌單車。

年代最早的是1927年產的德國單車,這輛車子是老徐自收藏以來的「天花板」。「我輾轉等了它三個半月的時間,花了1萬多歐元從國外郵過來」,老徐說,車子到貨後,他又花了大半個月的時間進行修復,現在的樣子和新車差不多。這是一輛「二八大杠」式單車,黑色的車漆、金屬車把、輻條、車圈、鈴鐺等部件在徐洪亮的保養下鋥光瓦亮。把前輪上的自摩電裝置往車輪上一靠,用力踩下腳鐙子,車頭的車燈就開始忽明忽暗,慢慢照亮一代人關於單車的記憶。

下午3點,客廳列特國生產的大立鐘準時敲響,留聲機裏面傳來了戲曲的聲音;在陽台上的小儲藏室裏,鐵路訊號燈在上面,軍用手電筒在中間,紫砂壺統一放在左手邊……徐洪亮家裏物品雖多,但都井井有條。

「這盞燈是日本產的鐵路訊號燈,民國時期就在用了。外殼是鐵皮做的,裏面燒的煤油。」徐洪亮隨手從架子上拿起一盞燈說。聊起不同產地的鐵路訊號燈之間有什麽區別,各自的設計特點是什麽,徐洪亮都如數家珍。他還先後為膠濟鐵路博物館、膠濟鐵路青島博物館等捐獻和修復鐵路系列物品百余件。

為什麽對鐵路訊號燈這麽熟悉?原來,徐洪亮在退休之前一直在鐵路管理局工作,有40多年工齡,「我做的是貨物運輸,鐵路訊號燈預示著火車到來,也預示著一種方向」。

花一個月時間找同款零件

修復老物件是一種樂趣

不僅愛好收藏,徐洪亮還喜歡修復老物件。家裏陽光最好的南陽台被他改造成工作間,一張工作台,上面整齊擺放著各種錘、鑿、鏗刀等工具,一台小型車床被布包裹著立在工作台一旁。「這些都是平時修東西用得到的。」看到記者驚嘆的表情,徐洪亮解釋道。

徐洪亮的修復手藝,還要從他小時候說起。「我初、高中時業余自學木工,學了大約3年時間。在鐵路工作之後,我又用業余時間和工廠的師傅學習,車銑鉚焊、繪圖、設計、美飾等差不多都會。」

「修舊如舊」是徐洪亮經常提到的詞。因為在徐洪亮的收藏過程中,幾經周折購入的老物件因為年代久遠,很多都只剩外觀還能看,內裏早已破敗不堪,其中以燈具最甚,算得上「吹彈可破」。也有許多老物件外觀同樣傷痕累累。為了讓自己珍而重之的藏品重新煥發光彩,徐洪亮憑借多年積攢的手工技藝,以及對機械原理、材料結構的研究,對藏品進行逐一修復。有時候為了找一個與收藏單車上相同的一字扣釘子,徐洪亮要在網上、圈子裏購買不少廢舊電器。他說,找到同款零部件不容易,有時候需要一個月時間。

徐洪亮家客廳裏放置的產自民國時期的電話,就是被他一點一點搜尋材料慢慢修好的,如今接上了家裏的電話線還可以正常接電話。「近百歲」的美國產留聲機同樣也是他得意的修復之作,「這輛80多年的德國產單車,我修好了還騎著出去遛過彎。」他說,隨著自己修復手藝的提升,也有許多藏友攜帶著自己的「寶貝」找他幫忙修復保養。

有空就幫鄰居朋友免費修舊物

在家建了工作室,取名「三樂齋」

徐洪亮給自己的工作室取名為「三樂齋」:知足常樂,自得其樂,助人為樂。其中,助人為樂他總結為有空就幫鄰居朋友免費修舊物。

「我最近剛剛給鄰居修了一個茶壺,用的鋦瓷手藝。」徐洪亮說,有時候鄰居家的罐子摔成三四塊拿來給他,不出半個月,他還給鄰居一個「新的」,且這些都不收費。

「我今年64歲了,退休之前沒時間做這些。退休之後就想發揮自己的余熱,做點自己喜歡的事情,能幫助別人就幫助別人。」徐洪亮說,家裏除了大物件,還有不少老式鐘表、手電筒、鈴鐺、徽章、火車票等小東西,也被整齊排列著。

「我記得我結婚的時候,花了193塊錢,托熟人買了一輛鳳凰牌單車,一直跟著我多年。那時候,單車不光是結婚三大件,平常生活裏也少不了。買米、買冬腌菜、大白菜都需要單車帶回家,買煤餅就用單車兩面掛起來,就是當交通工具。」無論是老式單車,還是老式掛鐘、電話、收音機......在徐洪亮看來,他們不僅是一種家用工具,也是一種時代的象征,每每看到它們,就像回到了那個一去不復返的年代......

記者:李焜染 攝影:李焜染 攝像:劉玉樂 剪輯:劉玉樂 校對:劉恬 編輯:劉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