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容齋談史 | 漢「常飲食百口宜孫子」陶井圈

2024-05-28收藏

漢「常飲食百口宜孫子」陶井圈

□孫濤

清同治年間,濰縣金石學家陳介褀於故杞城得古陶殘片四件,殘片上有文字兩種,一為「家常富貴」,一為「常飲食百口宜孫子」。陳氏得到這兩種銘文陶片後,異常興奮,曾多次在與友人的通訊中提及此物並相贈拓片,並著文對之詳加考證,定其為陶甕殘片。他經過考證,認為二者一為甕口殘片,一為甕腹殘片。陳介褀去世後,陶器殘片又被濰縣藏家高鴻裁收藏,今多有拓本傳世。

「常飲食百口宜孫子」陶井圈

故杞城位於今濰坊市坊子區黃旗堡街道附近,【水經註】記載此地夏朝時為大禹後裔斟灌國所在地。西周時稱淳於,為州國所都,春秋時州國為杞國所滅,此後又屬齊。西漢時,在此置淳於縣,屬北海國(郡)。東漢初,淳於縣曾為「雲台二十八將」之首、高密侯鄧禹的侯國屬縣。兩漢時,濰河中下遊一帶異常繁華,封王封侯者比比皆是,淳於縣正處於這一地帶。

1983年冬,高密縣大孫家村一農民在平整土地時意外發現地裏有陶器並上報,隨後縣文化館來此發掘出一件完整的漢代大型陶井圈。陶井圈為白陶質,胎土細膩,制作工藝精湛,整體呈圓筒狀,略束腰,高62厘米,口徑88厘米,底徑80厘米。口沿上「家常富貴」四字銘文一周,腹部飾「常飲食百口宜孫子」八字銘文一周,間隔圓渦紋,結字古樸,字型介於篆隸之間。1991年,陶井圈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現存於高密市博物館。

井圈口沿的文字和紋飾

而陳介褀舊藏的陶器殘片,無論是形狀、樣式、文字,均與高密出土的這件井圈相同,可知為同一器物。雖然限於年代認識的局限性,陳氏對器形判斷有誤。但他對殘片的部位判斷十分精準,以小見大,令人嘆服。高密大孫家村,距陶器殘片的出土地淳於縣僅四十公裏。漢代時此地西鄰下密縣,西南鄰高陽,南鄰夷安縣,東北鄰當利縣,因史書缺乏記載,已不能確定此地當時的具體所屬。但它和淳於縣出土的井圈同一樣式,說明兩地當時處在同樣的管理體系之下。

古人挖掘水井以供日常使用,但土質的井壁容易坍塌造成淤塞。漢代時,許多地方燒制了一節節規範的陶質井圈,自下而上相扣合連線套在井壁上,從而防止井壁泥土坍塌淤積。高密出土的陶井圈,制作精美,精刻有各種花紋圖案和吉祥文字,腹部中心位置還開設有兩眼水孔。在地下水源豐盛時,井壁中的地下水透過小孔可註入井內;而水井中積蓄的水,因水孔僅有兩個,口徑又小,在幹旱時難以向外滲漏。故而,該陶井圈不僅僅反映了漢代人在營造現實生活環境時所追求的境界以及出土地當時的繁華等,同時也體現了古人制陶技藝的高超,盡顯勞動人民的智慧。在兩千年後的今天,古人留給我們的不僅僅是一件珍貴的文物,同時也給我們留下了許多的啟迪和借鑒。


編輯:半夏
來源:濰坊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