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歷史的塵埃——清宮仿制澄泥硯

2024-04-08收藏

原創 張蕾

硯,是中國傳統手工藝品之一,與筆、墨、紙合稱文房四寶。從唐代起,端硯、歙硯、洮河硯和澄泥硯被並稱為「四大名硯」,其中澄泥硯一度失傳,經過清代皇家的大力仿制,這一名硯的制作技藝得以恢復,一代名硯再度煥發光彩。

張九齡墓出土唐代澄泥雙足風字硯

絳州澄泥硯

澄泥硯,產自古絳州一帶(今山西新絳),源於秦漢,盛興於唐宋,迄今已有千余年歷史。澄泥硯是使用經過澄洗的細泥作為原料加工燒制而成,因此質地細膩,猶如嬰兒皮膚一般,具有貯水不涸,歷寒不冰,發墨而不損毫,可與石質佳硯相媲美的特點。

澄泥硯的制作需經過幾十道工序。古法大致是:取河床下的泥,淘洗後,用絹袋盛之,口系繩再拋入河中,繼續受水沖洗,如此二三年之後,絹袋中的泥越來越細,以過濾的細泥為材料,然後「令其幹……作二模如造茶者,以物擊之,令其堅。以竹刀刻作硯之狀,大小隨意。微陰幹,然後以利刀刻削如法,曝過,間空垛於地,厚以稻糠並黃牛糞攪之,而燒一伏時」,再用黑蠟、米醋相摻蒸多次。如此繁復的工序,使硯台堅如鐵石。隨著時代的變遷,汾河的水流量和流速都起了很大的變化,後來澄泥硯的制作已不完全遵循古法。

在造型藝術上,澄泥硯也別具一格,十分註重圖案和造型,雕刻形式多樣,色澤典雅秀麗,顯得極為古樸大方。

唐代澄泥十二峰硯·故宮博物院藏

工藝失傳

明代末年,隨著石硯的大量開采以及銅硯、瓷硯、鐵硯、木硯等的出現,澄泥硯由於制作技藝復雜已陷入衰退,到清代時工藝已經失傳。

乾隆四十年(1775年)五月,纂修【四庫全書】期間,乾隆帝翻閱古籍【賈氏譚錄】一書,讀到山西絳縣人制作澄泥硯的方法,很感興趣,決心仿制失傳已久的澄泥硯,於是諭令署理山西巡撫的巴延三:「絳縣人善制澄泥硯,縫絹囊,置汾水中,踰年而後取,沙泥之細者已入囊矣,陶為硯,水不涸焉。」 乾隆帝覺得既然書中這麽記載了,那肯定不是虛妄的,絳縣為山西屬地,便令巴延三留心詢訪,看當地是否還有掌握制硯技藝的工匠,如果有以前老工藝的澄泥硯,則購買數方進呈。如果已經沒有世代相傳此技藝的工匠,就找人按照【賈氏譚錄】的記載嘗試仿制。

接到上諭的巡撫巴延三遵命積極辦理,並於當年六月專門奏報布置絳州官員妥當辦理此事。

署理山西巡撫巴延三為遵旨訪購澄泥遺硯情形事奏折

七月,巴延三向乾隆帝進呈尋覓到的澄泥硯3方,九月又進呈3方。一年後,乾隆四十一年九月初五日,乾隆帝又下旨詢問該事。巴延三回報:經過訪查,沒有找到絳縣有通曉制造澄泥硯法的世業之家,於是飭令濱臨汾河的絳州、稷山、河津等地,仿照書中所載試制澄泥,用絹囊盛放在水流稍緩處,並嚴加看守。澄泥雖比較細凈,但不知是否可以用來造硯,加上沒有找到制硯之人,所以未能造成,就一直沒有上報。這一次,巴延三還把8塊澄泥送呈禦覽。

可見,經過一年多的詢訪,山西當地官員仍未找到懂澄泥硯制作之人,畢竟此時距離澄泥硯失傳時間已久。此後的乾隆四十二年、四十四年至四十七年,還有四十九年、五十年間,歷任山西巡撫均上貢澄泥硯材料,數量從18塊到27塊不等,卻始終未能仿制成功。

宮廷仿制

東方不亮西方亮,遠在蘇州的工匠,此時卻已成功燒造出了澄泥硯。

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七月,內務府檔案記載乾隆帝命造一批宮廷用品,其中有「澄泥硯二方」,命「加用宜興澄泥三成,燒造澄泥硯二方」「發往蘇州交全德(蘇州織造)將所傳做之澄泥硯俱照加宜興澄泥三分之法,燒造澄泥硯。」

可見此時蘇州織造已能燒造澄泥硯,雖然不知具體燒造方法是如何復原的,但顯然不是第一次燒造,已摸索出了新的配方。新配方是在山西澄泥中加了三成的宜興澄泥,和傳統絳州澄泥硯的原材料有所不同。仿制成功後,乾隆帝對澄泥硯尤為珍愛,曾禦筆賦詩,並編入【禦制西清硯譜】。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十一月初三日的一件檔案,反映安徽學政張芾得到了道光帝賞賜的物品「仿漢石渠閣瓦硯、仿漢未央磚海天初月硯、仿唐八棱澄泥硯、仿宋德壽殿犀紋硯、仿宋天成風字硯、仿宋玉兔朝元硯各一方;仿唐觀象硯二方、河圖洛書硯一方」。仿制的澄泥硯此時已經作為賞賜臣工的珍物,想來皇家內庫中的澄泥硯數量已經不少。

安徽學政張芾為恩賞仿漢石渠閣瓦硯等謝恩事奏折

清代仿制的澄泥硯在宮廷屬於小眾硯種,但工藝十分精湛,起到了保護傳統工藝的作用,澄泥硯的仿制使一代名硯的制作技藝發揚光大。從今天現存的一些澄泥硯中,我們也能欣賞到這些古代工匠的匠心之作。

清代禦銘澄泥石渠硯·故宮博物院藏

清代澄泥乾隆禦制賞硯·故宮博物院藏

清代澄泥仿宋玉兔朝元硯·故宮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