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古人手裏的「暖寶寶」

2024-03-01收藏

手爐,是冬天暖手用的小爐,多為銅制。它是舊時中國宮廷和民間普遍使用的一種取暖工具,與 腳爐 相對而言。因可以捧在手上,籠進袖內,所以又名「手」、「捧爐」、「袖爐」;爐內裝有炭火,故也稱「火籠」。用火取暖,是先民們早就發現的。古人將火種放進陶器具內,稱為「火爐」。

古代的讀書人,冬天在書房 裏讀書,手腳會很涼,以致妨礙書寫繪畫。官宦貴人,冬天上衙門辦公或出門訪友,乘車坐轎也不能烤火取暖於是有人設計了一種專門捧在手上取暖卻不會燒壞周遭物品的手爐。

相傳隋煬帝沿運河南巡至揚州,時值隆冬時節,江都(今揚州市)縣令為接駕,急命揚州民間銅匠精制一小銅爐,內建火炭,呈送隋煬帝取暖,隋煬帝即興命名為「手爐」。據考證,手爐由火盆逐漸演變而來。中唐時期,手爐成為官宦人家的手中用物,北宋年間便走入尋常百姓家,成為民間普遍使用的取暖器具。當時手爐多為青銅材質,偶有銀、鐵、瓷等。器型小,可隨手提動,比火盆、火炕要方便得多。它小巧玲瓏,高和寬不過幾厘米到十幾厘米,與精巧的紫砂壺略有類似,盈盈可握,小型的可放在袖口裏,故又稱「袖爐」,還有「捧爐」「手熏」「火籠」等雅稱。到明代中後期,手爐的制作工藝日臻成熟,湧現出大批名家巧匠。其制作的手爐,爐體厚重,線條清晰,刀法流暢,常用整塊銅料,敲打出一把手爐,爐柄上絲毫沒有焊接的痕跡。手爐格調高雅,精美絕倫,融雕、鏤、刻、鑲、磨等工藝於一身,匯詩、書、畫、印於一器,形、藝、韻、意俱佳,堪稱工藝品中的珍品。手爐不僅是實用器物,更是齋房雅玩,極富文人書卷氣。在手爐制作工藝中,最吸引人的當數花紋紛繁的爐蓋。作為散熱區,鏤空雕刻的爐蓋有五蝶捧壽、梅蘭竹菊、喜鵲繞梅等眾多紋形,跟爐身的福祿壽喜、花鳥蟲魚、人物山水等花紋相得益彰,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傳統民俗文化的博大精深。 到了清末,手爐開始衰落。20世紀50年代初期,在江浙一帶仍有少量生產。現在手爐已失去了使用價值,但它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卻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成為收藏愛好者的心愛之物。

宋代南瓜形紫銅手爐,高4.1厘米,腹徑6.2厘米,十分小巧,做工精細考究。這種手爐,由爐身、爐底、爐蓋和提梁(提柄)組成。爐底多有平底、凹底、奶足底、荸薺底等,提梁常常設計成弧形柄、花紋柄、花籃柄、折角柄、竹節柄等。它形式各式各樣,還有圓形、八角形、方形、腰形、花籃形、海棠形等。手爐爐蓋和爐身亦多刻有「喜上眉梢」「竹報平安」「福祿壽」等吉祥喜氣的圖案。別看手爐小而不顯眼,裏面放火炭或尚有余熱的竈灰,走到哪裏都可暖手。這種藝術設計也自有其妙,細賞頗能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