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五龍窯守護人」柯福晟:守護文脈 窯望新生

2024-01-09收藏

柯福晟(記者張江毅攝)

修繕後的五龍窯內部。(受訪者提供)

古窯上搭起的保護性棚頂。(陳嘉新攝)

柯福晟收藏的新中國第一套人民幣(部份)。(受訪者供圖)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郭睿)去年底,位於廈門市同安區祥平街道溪聲社區的坑仔口制陶窯址完成主體修繕,5條迄今有200多年歷史的「龍窯」再次挺起脊梁。

同安人、民間收藏家柯福晟對這處不可移動文物的修繕過程如數家珍。2010年,他出資收購窯址所在的同安陶器廠,請匠人、訪專家,配合政府部門對五龍窯進行修繕保護,被同安區文旅局授予「五龍窯守護人」稱號。除了守護五龍窯,柯福晟還在他40多年的收藏人生中,悉心收藏了見證廈門瓷器外銷史的「珠光青瓷」、歷代和福建廈門有關的錢幣、承載閩南人下南洋歷史的「僑批」等,以收藏連線他和他的家鄉。

他是守窯人

蓋起五龍窯藝術館,展示家鄉文化

古法修繕

五條龍窯再次挺起脊梁

五龍窯所在的位置,曾經是同安陶器廠所在地。2007年陶器廠停產,五龍窯何去何從?社會上有不同看法。當時已收藏陶瓷多年的柯福晟深知古窯珍貴,特地趕到窯址一探究竟,那也是他和五龍窯的第一次見面。「5條龍窯斜臥在小山坡上,雖然經歷時間的侵蝕,磚瓦有塌陷有脫落,但窯門、火膛、煙囪等功能區域都很清楚,基本保留了傳統燒陶窯爐的原始風貌。」柯福晟意識到這是同安重要的文化資源,一定要保護起來,就這樣一頭紮進五龍窯保護工作中,努力讓更多人認識五龍窯的價值,並於2010年出資收購同安陶器廠,在此開展文物保護與活化利用。

從事收藏多年,柯福晟曾四處尋訪珍貴的錢幣、陶器、瓷器,但守護家門口的不可移動文物五龍窯,卻耗費了他最多心力。2016年廈門遭遇「莫蘭蒂」台風,柯福晟和孩子、工人第一時間趕到窯址,找來結實篷布遮蓋漏雨的窯頂,泥一把水一把清理堵塞的排水溝……台風過後,窯址附近的樹木大片倒伏,五龍窯安然無恙。

和五龍窯相處久了,柯福晟意識到僅有「護」還不夠。2020年起,他開始在文物部門的指導下對五龍窯進行保護修繕。為維護古窯原貌,柯福晟四處打聽,請來有40多年燒陶經驗的四川籍匠人汪年輝,力圖修舊如舊。「比較難解決的問題是如何讓塌陷的窯體重新拱起來。當時有方案提出用不銹鋼去撐,但這種操作不僅效果有限還會破壞古窯原有結構。我和師傅們反復論證,最後決定采用古法修繕。」柯福晟口中的古法修繕是個慢功夫,先要用厚重的木條自下而上將窯頂慢慢頂起,直至保溫層的外部弧頂出現間隙,再把備好的瓷片一片片插入其中,將所有縫隙全部填滿。僅一二號窯爐完成修繕,就足足花費了一年多時間。相關部門也加快了對其余3條窯爐的修繕速度。2023年底,5條龍窯的主體均完成修繕,200多歲的五龍窯再次挺起它的脊梁。

活化利用

將打造多業態陶文化地標

遇見五龍窯,讓柯福晟守護文化的心更是深深紮在了家鄉。收購同安陶器廠後,他成立了廈門五龍文旅集團有限公司,蓋起一座廈門五龍窯藝術館。去年11月,藝術館正式開館,公益展出柯福晟收藏的部份陶器、瓷器、紙幣等,展品裏還有以「五龍窯」為品牌設計的文創產品。在柯福晟看來,藏品需要透過展示來放大社會價值,讓更多人了解藏品背後的歷史文化。

對於五龍窯的未來,他也有新的期待。「五龍窯主體修繕完工後,下一步我們會加快整修窯址的整體環境,去重點思考五龍窯的活化利用,比如說邀請科技人員來研究怎麽燒制健康陶瓷,也計劃引入文創企業入駐。」柯福晟介紹,未來將把五龍窯窯址所在地打造成集藝術展示、旅遊觀光、文化研學等業態為一體的陶文化地標,讓五龍窯的爐火再次「燃燒」起來。

他是收藏家

藏有近千年來的紙幣上萬種

一張80版猴票抓住他的心

從此收藏之路越走越寬

柯福晟的收藏生涯開啟於一張80版猴票。1980年,有朋友送給他一張黃永玉先生設計的、新中國第一枚生肖郵票。這張郵票一下就抓住了柯福晟的心。從那之後,郵票、錢幣、陶瓷……他的收藏之路越走越寬。

收藏最讓柯福晟著迷的,是藏品中蘊含的文化和故事,這種情結在他兒時就種下了。他幼時家貧,只上了五年半學,但成績很好,作文常被當範文。退學後,他到村裏的夜校掃盲班聽課,老師被他的認真打動,借給他四大名著等書籍。柯福晟就是在那時埋下熱愛文化的種子,後來他不僅有機會在村小當了兩年語文代課教師,還參加廈大中文系的函授班學習。1978年,不到20歲的柯福晟下海經商,每天淩晨騎著單車,載著400斤蔬菜從同安到島內江頭售賣,單程四五個小時的路,來來回回騎了5年,賺得人生第一桶金。此後,柯福晟的生意軌域不斷轉換,生意越做越大,但他從未丟下對文化的追逐,不僅堅持閱讀大量書籍,也寫文章,作品曾在【廈門日報】副刊上發表。迷上收藏後,他又為自己的文化情結找到了新的寄托。

「收藏錢幣的過程中,我常聽藏友提起新中國第一套人民幣。2005年我去北京,機緣巧合之下入了兩套。」柯福晟一下子就被紙幣上新中國欣欣向榮的景象吸引。隨著對這套人民幣的認知越多,他更加感受到其中的歷史文化價值。如今,他收藏的新中國第一套人民幣已達696張,版別數量在國內錢幣收藏界屈指可數,其中還有被收藏界譽為「王中王」的「牧馬圖」。2015年,第二屆全國錢幣收藏博覽會在廈門市博物館舉辦時,柯福晟的「牧馬圖」一度成為現場焦點。

如今,柯福晟收藏的錢幣裏,有中國歷史上的金、銀、銅幣5000多種,元代以來紙幣有上萬種,包括極具中國文化特征、歷代具有龍圖騰圖案的紙幣1200多種。他還收藏了含2008年北京奧運會紀念金幣在內的1700多種世界各國發行的奧運紀念幣,以及1896年首屆奧運會的紀念郵票、656張北京奧運會的全套門票等奧運相關藏品。在陶瓷收藏領域,柯福晟曾數次赴景德鎮拍下5000多件當代陶瓷工藝美術師的代表作,並與陶瓷技能大師李貴鎮合作,以瓷板畫形式講述中華文化故事。

收的是錢幣陶瓷僑批

藏的是對家鄉的情意

作為在收藏界有影響的藏家,柯福晟的收藏裏也織進了他對家鄉的情意。

他的藏品裝了八個倉庫,其中,就有一大批從各處收集來的珠光青瓷。宋元時期,同安汀溪窯產出的珠光青瓷,曾是當年「海上絲綢之路」外銷瓷中的熱門瓷器,這也讓柯福晟對珠光青瓷格外關註。除了品相完好的宋代汀溪窯珠光青瓷碗等精品,他還悉心保存了不少瓷器標本。

柯福晟也在錢幣收藏中留意著和福建、廈門有關的藏品,至今收藏歷代和福建、廈門有關的錢幣超2200種,包括清鹹豐年間福建「永豐官局」發行的不同年份、不同版別、不同面值的紙鈔7種;大清戶部銀行廈門分行於光緒三十二年發行的1、5、10元全套錢幣等。

近年來,他的收藏裏還多了一種特殊的藏品——僑批。「僑批」是海外華僑華人寄回家鄉的信,是種銀信合一的特殊寄匯方式,每一封僑批都裝滿了華僑華人對親人和故土的深情。從看中僑批的金融內容到讀懂僑批的歷史文化價值,如今柯福晟已經收藏了廈門乃至閩南地區,超過200個不同的匯兌信局僑批及匯票,包括名氣較大的天一信局僑批10多封。

名片

柯福晟

1961年生於廈門同安梧侶村,當過鄉村小學代課教師,後下海經商,從事過蔬菜水果生意等。上世紀80年代起接觸收藏,深耕錢幣、陶瓷等領域,是非常富有特色的民間收藏家。因配合政府部門對龍窯進行修繕保護,被同安區文旅局授予「五龍窯守護人」稱號。

同安坑仔口龍窯

龍窯,窯爐修長,形如長龍,是中國古代南方特有的燒陶窯爐形式。創燒於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的同安坑仔口龍窯,主要用於燒制日用粗陶,產品不僅供給閩南地區,也曾遠銷海外。如今,這裏仍保存著5條龍窯,4條長72米,1條長30米,也被稱作「五龍窯」。2019年3月,該龍窯兩項內容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列入「大世界基尼斯之最」——「單條最長的龍窯(實用)」和「現存擁有龍窯數量最多的龍窯群」。

(來源:廈門日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套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