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故宮寶貝展 陶瓷(三十三)

2023-12-21收藏

【鈞窯天藍釉折沿盤】

鈞窯天藍釉 折沿盤,北宋?,高2.5厘米,口徑17.7厘米,足徑10.4厘米。
盤折沿,淺弧腹,平底,圈足。裏、外施天藍色釉,口沿處釉層較薄,映出醬黃色胎體。圈足端無釉。外底留有三個支燒釘痕,支釘痕較大。1925年河南省鄢陵縣城關鎮窖藏出土一件鈞窯盤,與這件盤造型、釉色相近,唯尺寸稍大。

【鈞窯天藍釉臥足盤】

鈞窯天藍釉 臥足盤,北宋?,高2.3厘米,口徑12.6厘米 ,底徑3.8厘米。
盤敞口,淺弧腹,平底,臥足。裏、外施天藍色釉,口沿處釉層較薄,隱隱露出黃灰色胎體。臥足內無釉,呈黃褐色。

【定窯白釉蓋罐】

定窯 白釉蓋罐,北宋,通高9.4厘米,口徑11厘米,足徑5.3厘米。故宮博物院藏。
罐造型似缸,直口,深腹,圈足。內外施白釉,釉層較薄,可見胎體上的刮削痕。圈足端不施釉,為墊燒部位。罐附傘形蓋,折沿,弧面,頂部置一扁圓形鈕,子母口與罐體蓋合。
此器制作規整,胎體堅實致密。同類器物還見有定窯醬釉品種。

【定窯白釉花口碟】

定窯 白釉花口碟,北宋,高1.9厘米,口徑11.3厘米,底徑7.2厘米。
碟呈六瓣葵花形,敞口,淺腹,斜壁,平底。內壁有六條凸線紋與花口相應。內外壁施白釉,釉面勻凈。口沿無釉,為墊燒部位。胎體堅致、輕薄。
這類花口碟的造型仿自唐代金銀器,在 越窯 瓷器中也有相近造型。

【定窯白釉花口盤】

定窯 白釉花口盤,北宋,高2.4厘米,口徑13.8厘米,足徑8.2厘米。故宮博物院藏。
盤呈六瓣葵花式,敞口,淺腹,斜壁內收,平底。內外壁施白釉,釉色純正口沿無釉,為墊燒部位。

【定窯白釉花口碗】

定窯 白釉花口碗,北宋,高5.9厘米,口徑19.2厘米,底徑5.6厘米。
碗呈六瓣花朵狀,敞口,深弧腹,圈足。通體施白釉,釉層磨損嚴重。鑲有銅(銀?)釦。
此碗內壁貼有六個標簽,依逆時針順序,內容如下。
「簽1:第三⊥○號(蘇州碼:第360號)[查](紅章) [延](應為後寫)
簽2:[熱] (熱河)第二九三○三號
簽3:故宮博物院點訖 所165[古]( 古物陳列所
簽4:留平( 北平 )物品新號 第11439號
簽5:廿七年(1938年)復查 第38號 雜釉
簽6:物名 宋定窯鐃碗 鑒定真」
故宮博物院藏品上經常會見有不同時期貼上的標簽,這些看似普通的標簽,見證著文物輾轉流傳的經過,這件白釉碗即是其中之一。此碗原存放在熱河 行宮 (今承德 避暑山莊 ),後統一劃撥給1914年成立的古物陳列所(簽1、簽2);1931年日軍侵占東北,華北危急,古物陳列所和故宮博物院藏品被迫南遷,部份未能運走的文物被重新整理編目(簽4),並於1938年進行過清點復查(簽5);1948年,古物陳列所並入故宮博物院,此碗也正式進入故宮藏品(簽3),曾存放於 延禧宮文物庫房 (簽1);1962年,編號「故143091」(碗底),代表1949年以前入藏故宮。

【鈞窯玫瑰紫釉海棠式花盆】

鈞窯玫瑰紫釉海棠 花盆 ,北宋,高11.9厘米,口橫20.8厘米,口縱16厘米;足橫11.7厘米,足縱8.4厘米。
花盆呈四瓣海棠花形,廣口折沿,沿邊凸起一道細棱。深腹,上豐下斂,平底開有五個滲水圓孔,底下承以四個如意雲頭式足。盆內施天藍色窯變釉,外施玫瑰紫色窯變釉,釉面氣泡、棕眼明顯。口沿及內壁出筋處呈醬色,折沿下一周及外壁出筋處呈紫白色。底部塗醬色護胎釉,十個支燒釘痕排列一周,並刻有數目字「九」。另有清宮刻字「 養心殿 」(橫向)、「明窗用」(縱向),筆畫纖細、工整。四足底露灰色胎。
據【造辦處各作成做活計清檔】記載,從乾隆十一年開始,乾隆皇帝開始有意識地命令 內務府 工匠在陳設類鈞瓷上加刻宮殿名或陳設地名。如 「(乾隆十一年)正月二十三日,司庫白世秀來說,太監胡世傑交均釉六方 入角 花盆二件……養心殿西 暖閣 ;均釉 渣鬥 二件……養心殿東暖閣;均釉高樁花盆二件……靜憩軒;均釉海棠盆連二件, 漱芳齋 。傳旨:俱各刻地名,欽此。於本月二十六日,司庫白世秀、七品首領薩木哈將均釉盆連一件盆底貼得地名字名樣持進交太監胡世傑呈覽。奉旨:將大地名準刻橫的、小地名準刻豎的。欽此。」 可見,刻字的詔令下達後,先設計出擬刻的「地名字名樣」貼上在盆底,送乾隆皇帝過目,得到的旨意是「將大地名準刻橫的、小地名準刻豎的」。從實物看,陳設類鈞窯瓷器底部刻寫的殿名地名均是殿名即「大地名」在上自右向左橫刻、具體陳設的地名即「小地名」在下豎刻,這樣的布局是乾隆皇帝親自設計的結果。

【鈞窯月白釉單柄洗】

鈞窯天藍釉 板沿單柄洗,金,高7.3厘米,口徑20厘米,底徑6.7厘米。
洗長圓形,敞口,深腹內斂,臥足。口沿一側伸出花瓣形折沿,沿下有一環形柄。通體施天藍釉,釉質凝厚滋潤。臥足邊緣有3個支釘痕。
扳沿洗流行於金元時期,鈞窯、 龍泉窯 、耀州窯等均有燒造。

【鈞窯玫瑰紫釉鼓釘三足洗】

鈞窯玫瑰紫釉 鼓釘三足洗,時代?高9.4厘米,口徑23.5厘米,足距9.5厘米。
洗直口微敞,弧腹,底承以三個如意頭足。器身上下飾鼓釘二周(上22枚,下18枚)。內施天藍色釉,外施玫瑰紫色釉。外底薄刷黃褐色護胎釉,繞底一周有支燒痕,並刻有「一」字標記。河南禹縣鈞台窯址曾發現刻有「一」至「十」數目字的鈞瓷標本,與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鈞窯瓷器相同。外底橫刻「瀛台」、豎刻「靜憩軒用」銘文,為清代宮廷刻款。
此件洗屬鈞窯同類器物中尺寸最大者。其玫瑰紫釉色及 蚯蚓走泥紋 為鈞窯瓷器之特征,是為傳世鈞窯花器的代表作品。

【耀州窯青釉刻花瓶】

耀州窯青釉刻花 瓶,北宋,高19.9厘米,口徑6.9厘米,足徑7.8厘米。
瓶平口出沿,短直頸,豐肩,腹以下漸收斂,隱圈足。瓶通體施青釉,釉面晶瑩溫潤,玻璃質感強,釉層勻凈。肩部有 弦紋 3道。瓶身以刻花為飾,腹部滿刻 纏枝 牡丹花,近足處刻雙層 蓮瓣紋 。此瓶 刻工 刀鋒犀利,斜刀深刻,牡丹花繁而不亂,花冠豐滿,俯仰結合。
耀州窯刻花 青瓷 以盤、碗為多,瓶類器物較少。此瓶小口短頸,襯出瓶身的雍容飽滿,刻線處積釉色深,凸起處色較淺,使花紋更加清晰,有立體圖案的效果,為耀州窯瓷器中的精品。

【三彩刻花兔紋小碟】

三彩 刻花 兔紋小碟,遼,高3.1厘米,口徑12.2厘米,底徑7.5厘米。
碟敞口,斜折沿,平底。外壁無釉。內壁施黃、綠、白三彩釉,並以刻花為飾。內底刻劃坡地上兔子一只,飾有刻劃的花草紋。小兔兩耳豎起,作回首觀望狀,似在草叢間奔跑跳躍,自然生動。
契丹族建立的遼代,國人以遊牧、漁獵為生,本無陶瓷生產。隨著與中原地區交往的不斷深入,中原的陶瓷器和制瓷技術傳入遼國,並逐漸為其掌握和發展。此件三彩器的造型、紋飾、燒 造工 藝等各方面均可見中原地區五代以來制瓷業的影響。
目前所見,遼代燒造三彩釉陶瓷器的窯口有內蒙古自治區赤峰缸瓦窯、遼寧省昭烏達盟巴林左旗林東南山窯、北京龍泉務窯等。

【三彩劃花龍紋盤】

三彩 劃花龍紋 盤,遼,高2.3厘米,口徑17.3厘米,足徑12厘米。
盤折沿,邊沿處隆起一周,淺腹,平底底,圈足。內外壁施綠釉,盤心並施褐彩、黃彩。外底無釉,露白色胎體。盤心褐色 弦紋 內刻一黃色團龍紋,張口吐舌,龍身盤曲,龍爪伸張有力,形象威猛傳神。
此盤制作規整,設色濃重,黃色的騰龍在綠色的盤體襯托下醒目突出,是遼代三彩器的代表作品。
遼三彩 唐三彩 影響,並在其基礎上有所發展,形成自身風格,具有強烈的民族特征。釉色以黃、白、綠三色釉料為主。

連載作品!!!喜歡的請點贊!!評論!!!加關註!!!感謝鐵鐵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