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魅力鷹城 汝瓷之源】魯山段店花瓷二十品

2024-04-25收藏

2024年4月24日【平頂山日報】6版

◇ 張水木

第一品:唐花釉瓷罐(瑞士玫茵堂藏)。花瓷之美,美在窯變,美在「花」,這件當之無愧是「花」的天花板。花斑像印染上去的,韻味十足。世人常說,中國最美最好的瓷器在玫茵堂,果然名不虛傳!

第二品:

魯山段店窯花瓷拍鼓(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是國家文物局公布的永遠不能出境展覽的37件陶瓷類文物之一。高達58.9厘米,鼓面直徑22厘米,是目前體量最大的花釉瓷器之一,珍貴程度,不言而喻。

第三品:花釉大罐(魯山文物管理所藏),雨絲狀的花斑若隱若現,更有一個斑塊酷像鳳凰,體形高達40厘米。

第四品(兩件):

一件是唐代魯山窯花釉執壺(中國國家博物館藏,上圖)。另一件是黑釉藍白斑拍鼓(中國國家博物館藏,下圖),長58.9厘米,鼓面直徑23.3厘米,長度與故宮那件一樣,鼓面直徑更大,名副其實的花瓷之王,論釉色、論造型,特別是羽毛狀藍白花斑,怎麽看都完勝故宮那件,但遺憾的是有裂紋、一埠部變形,所以並列第四。

第五品:魯山段店窯花釉花口穿帶瓶(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器物造型獨特,設計別致,月白色花斑與黑色底釉形成強烈對比。

第六品:魯山段店窯花釉蒜頭瓷壺(河南博物院藏)。口部呈五瓣蒜頭狀,這件能夠入選是因為壺口部造型獨特,太有想象力了。

第七品:唐魯山段店窯褐釉花斑龍柄執壺(洛陽博物館藏)。醬褐色底釉,花斑略微泛黃,造型氣勢,非大唐盛世斷難造出。段店窯尚未發現同類別器物,僅此一件。

第八品:魯山段店窯花釉四系罐(現藏美國芝加哥博物館),高46厘米,直徑35厘米,是目前已知的體量最大的花釉瓷罐。

第九品:唐魯山段店窯花釉龍柄執壺(美國華盛頓弗利爾博物館藏),造型獨特,極度張揚,花斑彌漫全身。

第十品:段店窯花口三足洗(平頂山博物館藏),出土地點、埋葬日期準確,出土於平頂山市區苗侯「唐天寶十三載十二月十三日」埋葬的唐墓。雨絲狀的窯變極盡自然,器型盡顯大唐氣象。雖然殘損,依然是國家一級文物。

第十一品:

唐代魯山段店窯花瓷簋形水盂(日本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藏),造型獨特,獨一無二,花斑有如白雲飄繞山峰的感覺,畫意十足。

第十二品:

唐魯山段店窯花釉四系罐(中國國家博物館藏)。高38.3厘米,器型雄壯飽滿,施釉極為灑脫,飄忽不定,窯變效果也好,遺憾的是底釉不夠純凈,反差較小。

第十三品:

魯山段店窯花瓷盒蓋(郟縣禹泉樓藏)。這個盒蓋,論眼感、手感沒有第二件,美到令人窒息。但遺憾的是只有盒的蓋部份,而且有殘。如果是個完整的盒子,就目前而言,應是花瓷第一品。

第十四品:

唐魯山段店窯花釉花口執壺(河南博物院藏)。高27厘米,口部造型別致,瓶口「花」的極具想象力,誇張自然,藍斑有皴染的味道。

第十五品(兩件):

唐魯山段店窯花釉罐(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上圖),這個也是勝在底釉與花斑對比反差大,釉斑色彩豐富,美譽度高,就單個花斑而言,算是「花王」了。魯山窯雪灰花釉湯瓶(中國國家博物館藏,下圖),這個與第四品唐代魯山窯花釉執壺出自同一墓葬(1956年陜縣劉家渠唐墓出土)。

第十六品:

唐魯山段店窯花釉執壺(瑞士玫茵堂藏),這個花斑自然流淌,畫面大,底釉黑亮。

第十七品:

唐代魯山段店窯窯變釉罐(美國哈佛藝術博物館藏)。這個底釉與花斑色彩對比強烈,勝在花斑的渲染效果有中國畫的味道。

第十八品(兩件):

唐魯山段店窯花釉執壺(美國克里夫蘭博物館藏,上圖),這個也算是常見品類,胎骨純凈,色彩更豐富,更養眼。唐魯山段店窯黑釉白斑龍柄執壺(中國國家博物館藏,下圖),這個器型較為少見,而且釉色黑白分明,對比度強,器型也不小。

第十九品(兩件):

唐魯山段店窯花釉執壺(上海博物館藏,上圖)、唐代魯山段店窯窯變雙系罐(美國聖路易美術館藏,下圖)。這兩個是常見器型,完整度好,窯變動感十足,光澤度稍差。

第二十品:

唐代魯山段店窯窯變萬年罐(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藏),這個勝在底色釉黑得純正,掛上藍斑,若隱若現,而且花瓷萬年罐少,排第二十。

2017年,中國古陶瓷學會年會在平頂山市召開。為配合年會,在中國古陶瓷學會會長孫新民和魯山段店窯文化研究所所長馮誌剛等人以及我的推動下,平頂山博物館與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魯山縣段店窯文化研究所聯合舉辦了「窯火斑斕——魯山段店窯遺珍」展。在辦展過程中,我漸漸對花瓷產生了興趣,感覺到古陶瓷界對花瓷的歷史地位、窯變之美認識不到位,在社會層面還需要對花瓷進行更廣泛的宣傳和科普。花瓷的窯變之美開辟了瓷器審美的新境界,將瓷器燒造水平提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引領了唐代瓷器燒制的新風尚,「魯山段店窯在唐代具有貢窯性質」(2017年中國古陶瓷年會孫新民先生學術總結時語)的定性評價恰如其分。

近年來,透過對魯山段店窯花瓷的梳理,我加深了以下幾點認識:一是花瓷燒造開始年代的推定,大概率在公元700年前後已經進入成熟昌盛期了。現在有年代參考的花瓷大多為唐代晚期墓葬出土,較早的有:平頂山市苗侯唐墓出土的花口三足洗,墓誌顯示埋葬年代為唐天寶十三年(公元754年),但這時花瓷制作已經極其精美,施釉隨心所欲,器型盡顯大唐盛世。而比這更早的唐玄宗時,大約在公元720年,唐玄宗與宰相宋璟談及鼓事,宋璟有「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魯山花瓷」的表達,至少說明這一時期魯山花瓷腰鼓已經風靡京城樂器市場,並進入皇家視野。魯山張良一座唐墓出土過一件花瓷罐,根據瓷罐及一同出土器物判斷,這座唐墓埋葬年代約在唐代中期或者偏早。據以上資訊推斷,段店窯唐初已經開窯燒造(不排除更早),花瓷開始燒造年代應該在公元650年左右開始(目前尚缺乏論據支撐)。二是段店窯是唐代最重要的窯口之一,唯有燒造秘色瓷的越窯可以與之比肩。越窯與段店窯在當時具有貢窯性質,花瓷與秘色瓷是當時最好的瓷器。段店窯花瓷在唐代社會屬於奢侈品,現在出土的花瓷主要在河南中西部花瓷燒造核心區和「兩京」(西安、洛陽)及兩京之間地區,這一地區是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魯山段店窯花瓷是所有花瓷中最精美的,目前,可以見到的郟縣禹泉樓收藏的一件花瓷盒蓋(有殘),如果不殘,應是已知唐代最美的花瓷。最美的瓷器進貢朝廷理所當然,所以,魯山段店窯在唐代具有貢窯性質這個結論,誠然可信。三是段店窯花瓷的出現,在中國瓷器發展史上具有重大意義。它終結了單色釉裝飾瓷器的歷史,開創復色釉裝飾瓷器的先河,打破了中國瓷器以越窯為代表的「南青」和以邢窯和鞏縣窯為代表的「北白」格局,對後世青花、鈞瓷及明清彩瓷產生了重大影響。段店花瓷一經出現,因其燒制技藝好、產品質素上乘、市場認可度高,引起周圍郟縣黃道窯、內鄉大窯店窯、禹縣下白峪窯和萇莊窯以及銅川窯、耀州窯等競相燒制,引發瓷器燒制局面發生重大變化,構建了「南青北白中原花」的新格局。四是段店窯花瓷與周圍窯口花瓷產品的比較:段店窯花瓷胎質、釉質致密,手感重,施釉手法隨心所欲,釉色流動感極強;內鄉大窯店窯花瓷胎釉顆粒較大,略顯粗糙;郟縣黃道窯花瓷質地較疏,手感輕,火候較低,胎釉結合度低;禹縣窯花瓷器型略顯拘謹,釉缺乏流動感。五是魯山段店花瓷釉色特點:施釉肥厚,有釉浸入胎現象,而且這種釉浸入胎的花瓷,均極其精美。透過對魯山段店花瓷精品殘器特別是下面第十三品花瓷盒蓋的觀察,魯山花釉瓷器已有瑪瑙入釉現象(有多少比例,尚待進一步研究)。六是關於花瓷概念的理解:唐鈞就是花瓷,花瓷就是唐鈞。花瓷是較為規範的學術概念,唐鈞是民間陶瓷愛好者對花瓷的俗稱。透過觀察,有一些花瓷一次施釉,底釉與「花」難以區分,完全靠窯變產生裝飾效果,工藝酷似後世的鈞瓷,從這部份花瓷器型來看,似乎出現得稍晚,燒造時間也稍短,存世產品也較少。

為宣傳推廣魯山段店花瓷,今特意搜集「魯山段店花瓷二十品」與大家分享。搜集時遵循了幾個原則:根據我的認識,不能確定是段店窯的產品不選;不能夠確定真假的不選;不能確定收藏單位的不選;不是花瓷不選;物以稀為貴,盡可能照顧器型種類的覆蓋面;器型、美譽度接近的,以擴大收藏單位覆蓋面為目的優先考慮。以下共從4個國家(中國、美國、日本、瑞士)的收藏單位(6個國內國家一級博物館,9家國外國際知名收藏機構)挑選出24件花瓷精品,以饗讀者。

限於篇幅和作者資訊收集局限及認識的不足,遺漏現象在所難免。希望此文能引起社會對魯山段店花瓷的關註和共鳴,同時也希望得到專家和陶瓷愛好者指正。

圖片均由張水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