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明代晚期最著名的銅器鑄造大師,掌握失傳風磨銅的冶煉方法。

2024-08-27收藏

石叟,生卒年月都不詳,明後期的雕塑家,鑄銅名匠,僧人。說是名匠,有點謙虛了,因為他掌握了風磨銅的冶煉方法。這種銅,原本是暹羅國,也就是如今的泰國,進貢給大明。作為一個國家的貢品,這種銅本就是精品中的精品。

但當時的皇帝朱瞻基眼界實在是高,他看過後,還是嫌棄這銅雜質過多,於是命令皇室的那些工匠,結合明朝皇宮的工藝匠冶煉銅料的經驗,重新融化,在添加了金銀等各種貴金屬後,又精煉了整整12次,這才得到了最上等的風磨銅。

隨後他就用這種銅鑄造了聞名世界的宣德爐。但因為材料昂貴,工序復雜,風磨銅的冶煉方法自明宣宗後就失傳。

直到被石叟復原,他的作品,用的是跟宣德爐同樣的材料,那珍貴程度也就可想而知。而且這位還沒有後人傳承,所以風磨銅的煉制方法從他這兒,再次斷絕,這也就再次擡高了他作品的價值。

比如這個,面相清臒,濃眉橫立,細眼低垂,口方鼻直,顴骨高隆。他的身軀高挑,雙肩聳立,袒胸露腹,胸部的肋骨突出,背部脊骨也是個個突起,明明一副形如枯槁的模樣但卻表情慈祥寧靜。羅漢相的上身披袒右式袈裟,下身穿著僧裙,腰間有束帶,左肩掛有固定袈裟的鉤環,細節刻畫也極其到位,無一遺漏,可以說是面面俱到。

再看坐姿,這尊羅漢像呈半跏趺的坐姿,身體挺直,頭部高昂,右腿橫盤,左腿支起,右手下垂放置在右腿之上,左手肘則擱置於左膝,姿態自在安閑。細長的四肢和手足筋骨暴露,恰好與羅漢清臒的面部和突出的肋骨形成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