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收藏

藍紫剔透的中國「蜻蜓眼」之藍紫色——中國藍中國紫(鉛鋇玻璃)

2023-12-07收藏

藍紫剔透的中國「蜻蜓眼」之藍紫色——中國藍、中國紫(鉛鋇玻璃)

戰漢時期,琉璃珠用料一般以藍、綠設為主,常見的料色有白、黃、赭、黑等不多幾種。由於各地務時期配料的差異,各色會有不同,但基本組成都相似。

中國出土的「蜻蜓眼」琉璃珠大部份是鉛鋇玻璃,顏色也各有不同,但是燈光照射後顯示出一種通體透亮的藍色,玲瓏剔透的藍紫色。那麽這種藍紫色是怎麽來的呢?

莫名的,想起了秦始皇兵馬俑中的一尊傭身著藍紫色衣服,這種藍紫色因此命名為「中國紫」、「中國藍」,成分為矽酸銅鋇。

那麽事實上兩者是不是真的有關系呢?

2014年從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一號坑出土、由上百塊殘片拼湊起來的一尊馭手俑腰身挺拔,雙臂微微前伸,雙手呈抓握狀……它的造型惟妙惟肖,頭部缺損讓人遺憾,而艷麗的紫色衣袖和袖口那一抹純凈的藍更讓人過目不忘。

圖 經過保護修復後的彩繪禦手俑。新華社發 張天柱攝

這尊兵馬俑身上的紫色、藍色被稱為「中國紫」、「中國藍」,也稱「漢紫」、「漢藍」,是一種工藝復雜、完全由人工合成的顏料。

中國古代早期的顏料多取自礦物質和植物,完全由人工合成的顏料因其制作方法復雜而顯得彌足珍貴。

多年來,中外文物保護工作者共同對秦兵馬俑彩繪進行了詳細實驗分析,解密了「中國紫」和「中國藍」的配方及制備工藝,也為中國古代顏料的制作及使用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與德國巴伐利亞州文物保護局一項長期合作研究結果顯示,秦兵馬俑身上的「中國紫」、「中國藍」中存在一種在自然界中未曾發現的獨特物質——矽酸銅鋇。博物院文物保護部主任夏寅介紹,此前美國學者曾從漢代文物的藍色、紫色顏料中分析出矽酸銅鋇,兵馬俑彩繪中此成分的發現,將中國人工合成色彩的歷史又提前了。

為了彌補兵馬俑迅速褪色這個遺憾,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中外科學家開展了長達多年的研究與合作,並有了令人意外的發現。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美國弗利爾研究所的伊莉莎伯·菲茲胡等人第一次從漢代陶器、青銅器彩繪及顏料中分析出藍色和紫色矽酸銅鋇,並命名為漢紫、漢藍,也稱「中國紫」「中國藍」。經過多年艱苦攻關和科學研究,中國考古工作者也在上世紀90年代取得突破。

陶質彩繪文物保護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主任周鐵表示,透過查閱考古文獻、實地調查取樣,並用現代儀器分析這些物質的物理、化學特征發現,「中國紫」和「中國藍」是由中國古代先民發明創造並在實驗室成功制造的顏料。

「矽酸銅鋇是‘中國藍’和‘中國紫’的典型‘中國特色’。」夏寅說,它們的特點是人工合成,將石青、石綠、重晶石、石英等物質混合,在一千攝氏度左右的溫度下進行反應,生成新的物質矽酸銅鋇。

「矽酸銅鋇的制備條件較為苛刻。」夏寅說,需要將青石綠、重晶石、硫酸鋇、石英等多種物質混合在一起,在1000攝氏度左右的高溫下進行反應。

夏寅介紹說,「中國紫」的成分為矽酸銅鋇,不但需要人工合成,而且由於性質不穩定,在合成過程中對於材料配比和溫度掌控要求非常高。因此,古時只有高級別的人物才能使用這種顏料。(轉載)

因此,在科技條件不發達的2000多年前,「中國紫」是一種極為珍貴的顏料。新近的考古發現也不斷證實,只有等級很高的皇室和貴族的墓葬才會使用紫色。

在古代文化中,紫色也是特殊的顏色,如古代有「紫氣東來」的說法。 春秋時期,紫色曾是國君衣服的顏色。史載,齊桓公非常喜歡穿紫色的衣服,受他影響,當時一匹紫綢的價格要高於五匹素綢。

也有「惡紫奪朱」之說,【論語·陽貨】:「惡紫之奪朱也;惡鄭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

漢代後,紫色成為與朱色並肩的色彩。到了唐代,「紫」作為服色,遠超於「朱」之上。唐代官府規定,親王以及三品以上用紫色,五品以上用朱色。

宋初,服色規定與唐朝同,後在神宗期間,規定四品以上的官服顏色為紫色。此外,道家重紫色,因此仙人都穿紫袍。

在秦漢時期,「紫」為天之色。紫穹、紫廟、紫宵、紫虛、紫冥都是天空的代稱。 紫府、紫房、紫宮、紫清則是神仙天帝所居,天上的雲和氣分別叫做紫雲、紫氣,而紫宸、紫庭、紫禁、紫薇被視為帝君或帝位。

秦始皇時建造的鹹陽宮布局就仿照天上的紫微宮,而北京的紫禁城寓意也在於此。

北京故宮,舊稱紫禁城。依照中國古代星象學說,紫微垣(中國古代星象北天極處一區域)位於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對應,因此故宮又稱紫禁城。

後世,紫色還成為皇家、高官府邸所喜歡的裝飾性顏色。有意思的是在西方文化中,紫色與宗教、帝王貴族等也密切相關 ,如在古希臘,紫色更是智慧的哲學家的服色。

中國古代的顏料多取自礦物質和植物,如今擁有紫色彩料的歷史遺物,主要來自秦漢墓葬文化的考古出土物 —— 彩陶殉葬品,如各式陶制器皿、陶傭身上的彩繪。

陶胎琉璃珠(鉛鋇玻璃)

關於鉛鋇玻璃器,這就不得不說中國出土的早期戰漢琉璃珠「蜻蜓眼」了。

戰漢時期,琉璃件用料是半透明為主,多為鉛鋇成分,一般認為,要達到仿玉的效果。

這種琉璃珠用料一般以藍、綠色為主,常見的料色有白、黃、赭、黑等不多幾種。由於各地配料的差異,各色會有不同,但基本組成都相似。

根據出土的戰國蜻蜓眼珠子來看,裝飾效果不同的珠子很有可能是使用了不同的工藝。

此外,還有一種獨特的鑲嵌眼圈的工藝:將幾個大小漸次的玻璃圈套成同心圓狀,鑲嵌於蜻蜓眼珠出現在歷史中的時間太短,有關於制作工藝的記載無處可尋,以致後一種工藝至今屢次嘗試也無法復原,令人甚為遺憾。

圖 大英博物館藏中國制蜻蜓眼珠飾

「戰國蜻蜓眼」因為珠子上面有一圈套一圈的紋飾,這種紋飾的樣子與蜻蜓的復眼十分相似,故此得名。它的制作工藝十分獨特。 現代中國磚家學者卻有不少認為造型樣式上明顯受到了西方古珠玻璃珠的影響 ,是當時新興的一種工藝和裝飾風格。

那麽蜻蜓眼眼圈圖案是怎樣制作的呢?據分析,是預先制好有圖案的料棒,然後將燒造後還未冷卻的玻璃珠鑲乳其橫截面切片中,待其冷卻後即是成品。

此外,還有比較特殊的陶胎蜻蜓眼,即在陶胎體上鑲嵌玻璃質的蜻蜓眼。

圖 琉璃胎蜻蜓眼

由於年代久遠,多數蜻蜓眼紋飾都已經脫落,保存完好的極為少見。

戰國蜻蜓眼這種珠子僅僅在戰國時期的二百多年間流行過, 從出土的戰國蜻蜓眼的材質上來看,主要分成兩種:一種是琉璃胎蜻蜓眼,另一種是陶胎蜻蜓眼。 陶胎蜻蜓眼以陶土為胎體,繪制圖案後燒制成形。

江陵望山楚墓(時代為戰國中期)出土有「蜻蜒眼」式的陶胎珠,其珠體上的花紋表面已經被燒成了玻璃質,但其胎體即仍然是燒結在一起的陶胎。

1996年發掘的湖北省荊蒙路坡崗楚墓群,出土有幾顆直徑約為4—5厘米的玻璃珠,出土時已經破碎,其內部均為細沙粒,表面是一層已被燒成玻璃質、較堅硬的外殼,外殼上分布著數個「蜻蜒眼」,「蜻蜓眼」上有綠、白、棕等色花紋,成分分析表明含有較多的氧化鉛和氧化鋇,為中國制造的產品,出土該類玻璃珠的楚墓的年代最遲不晚於戰國中期。

這裏出土的「蜻蜓眼」琉璃珠顯示為陶胎珠,更加說明這部份琉璃珠是由陶瓷器產生的,成分是鉛鋇玻璃。

而戰國早期,除了鉛鋇玻璃外,還流行一種鉀鈣玻璃。 由此有人認為,中國商代最早出現的原始瓷釉為鈣釉,中國古代含堿鈣矽酸鹽玻璃可以認為是從瓷釉到釉砂和玻砂演變而來。

這裏提到的原始瓷釉為「鈣釉」可能就是戰國鉀鈣玻璃的起源之一,也應該和鈉鈣玻璃有關系,但是究竟是怎麽聯系的起來,還需要了解。

那麽鉀鈣玻璃和鈉鈣玻璃裏的鉀和鈉是怎麽來的呢?

草木灰。這是鉀鈣玻璃和鈉鈣玻璃共同需要的原料之一,也是其中的鉀、鈉的來源。

可是,為何鉀鈣玻璃認為是中國產的,鈉鈣玻璃卻當做是「西方傳入的技術」呢?!這個問題就在後面的釉和草木灰章節中來詳細解答了。

琉璃釉:

低溫色釉之一,釉料以石英為主,鐵、鈷、錳為著色劑,以鉛為助熔劑。多為在燒好的素胎上施以琉璃釉,然後經低溫二次燒造而成,主要用於裝飾陶胎制品。釉色有黃、綠、藍、紫等多種。

琉璃釉始見於戰國的陶胎琉璃珠。隋、唐、遼時更為發展,隋、唐時期多用於裝飾建築構件、冥器、供器等。明清時期繼續燒造琉璃釉,於皇家宮廷建築、陵墓照壁、宗教廟宇、佛塔供器以及器具飾件上較為多見。

鉛釉:

是用氧化鉛作助熔劑,燒成溫度在1000℃以下,上在已燒成的瓷器上,入爐二次燒成的顏色釉。【南窯筆記】稱其為「爐內顏色」。發明比青釉晚,但在漢代已較普遍。

低溫色釉釉面光澤強、表面平整光滑,釉層清澈透明;色彩豐富,傳統品種有胭脂紅、孔雀綠、象牙黃、魚子黃、寶石藍、葡萄紫等。缺點是硬度較低,易出現劃痕,化學穩定性也較差。

江陵望山楚墓(時代為戰國中期)出土有「蜻蜒眼」式的陶胎珠,其珠體上的花紋表面已經被燒成了玻璃質,但其胎體即仍然是燒結在一起的陶胎。

1996年發掘的湖北省荊蒙路坡崗楚墓群,出土有幾顆直徑約為4—5厘米的玻璃珠,出土時已經破碎,其內部均為細沙粒,表面是一層已被燒成玻璃質、較堅硬的外殼,外殼上分布著數個「蜻蜒眼」,「蜻蜓眼」上有綠、白、棕等色花紋,成分分析表明含有較多的氧化鉛和氧化鋇,為中國制造的產品,出土該類玻璃珠的楚墓的年代最遲不晚於戰國中期。

這裏出土的「蜻蜓眼」琉璃珠顯示為陶胎珠,更加說明這部份琉璃珠是由陶瓷器產生的,成分是鉛鋇玻璃。

例如:甘肅出土的這件造型與裝飾手法都非常奇特的藍色陶杯

2006年,甘肅省天水市隴山西麓發現了一個巨大的戰國晚期西戎墓群,迄今共出土了80余座貴族墓,共計1.5萬出土文物,成為當年國家級十大考古發現之一,為先秦考古史盛事之一。這就是馬家塬戰國墓群遺址。

馬家塬出土文物主要以精美的金屬器為主,最華美的戰車車飾,而在眾多精美絕倫的金屬器之外,也出土了相當數量的琉璃器,包括了下圖這件極其珍稀的藍釉陶杯。

圖 戰國晚期 漢藍釉漢紫乳釘紋陶杯

自釋出伊始,就引起了少數學者們極大的關註和興趣。她的造型、釉彩、乳突裝飾形式都令人中國磚家聯想起遙遠的古埃及費昂斯,但檢測報告說明了她的成分為鉛鋇鋁矽酸鹽,是國產貨!而她的獨特的紫彩,也經檢測為矽酸銅鋇,即著名的漢紫-由美國化學家在1992年發現的古代中國西周開始獨自研發出來的一種神秘紫色顏料,被稱為漢紫。

無論如何,這是一件至關重要的古代琉璃珍品,也和美秀博物館的那件稀世奇珍 - 七星琉璃杯相似。

圖 砂芯成型法綠玻璃團七星紋杯

證明了這些中國出土的戰國藍釉琉璃器和鉛釉陶在早期是一體的,也是鉛鋇玻璃的起源。

近數十年來,在河南、陜西、山東都曾從西周墓葬中發現了一些玻璃管珠,特別是湖南博物館在長沙、衡陽、常德、湘鄉等地的古墓中發掘出了大量戰國、兩漢時期的玻璃,主要是一些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禮器、具有中國文學和道德觀念的印章,其上多有具中國民族裝飾特點的紋飾及圖案,表明是華夏祖先制作的。

這些玻璃的化學組成與埃及和其他古老文明地區的玻璃截然不同,都是屬於氧化鉛—氧化鋇—二氧化矽(PbO—BaO—SiO2)或氧化鉛—二氧化矽(PbO—SiO2)體系,即是用氧化鉛(PbO)作助熔劑的玻璃。

如果再檢測唐宋時期的玻璃,便會發現又出現了氧化鉛—氧化鉀—二氧化矽(PbO—K2O—SiO2)體系的玻璃。總之,一個以氧化鉛(PbO)為助熔劑的獨特玻璃體系始終在中國古代流傳著。

既然高溫融化石英砂可以變成副產品玻璃,就可以想到融化石頭煉制琉璃了,那麽歷史上中國有沒有這種方法煉制的琉璃呢? 有,具體稍後專門章節細述吧。

在古籍裏早有記載:

三國吳萬震所撰【南州異物誌】中記: 「琉離本質是石,欲作器,以自然灰治之。」

證明古人一早就懂得琉璃和石頭的關系。 這個說法既符合草木灰制造鉀玻璃說,又符合草木灰制造瓷器釉灰釉料,即是陶瓷器制造釉所說的「無灰不成釉」 (以後會專門講到草木灰的) 。

中國紫、中國藍的秘密

多年來,中外文物保護工作者共同對秦兵馬俑彩繪進行了詳細實驗分析,解密了「中國紫」和「中國藍」的配方及制備工藝,也為中國古代顏料的制作及使用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與德國巴伐利亞州文物保護局一項長期合作研究結果顯示,秦兵馬俑身上的「中國紫」、「中國藍」中存在一種在自然界中未曾發現的獨特物質——矽酸銅鋇。博物院文物保護部主任夏寅介紹,此前美國學者曾從漢代文物的藍色、紫色顏料中分析出矽酸銅鋇,兵馬俑彩繪中此成分的發現,將中國人工合成色彩的歷史又提前了。

為了彌補兵馬俑迅速褪色這個遺憾,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開始,中外科學家開展了長達多年的研究與合作,並有了令人意外的發現。

專家解釋裏提到矽酸銅鋇的制備需要將青石綠、重晶石、硫酸鋇、石英等多種物質混合在一起,在1000攝氏度左右的高溫下進行反應。

在前面資料裏解釋了 矽酸銅鋇的制備需要將青石綠、重晶石、硫酸鋇、石英等多種物質混合在一起,在1000攝氏度左右的高溫下進行反應 ,而之前中國鉛鋇玻璃屬於氧化鉛—氧化鋇—二氧化矽 (PbO—BaO—SiO2) 或氧化鉛—二氧化矽 (PbO—SiO2) 體系,即是用氧化鉛 (PbO) 作助熔劑的玻璃。(這證明了本文開始的猜測。)

專家推測認為,這種鉛基玻璃的發明不是來自制陶工藝的啟示,而是源於冶金的經驗 (不過,本人認為兩者皆是起源) 。根據目前考古發掘到的鉛鋇玻璃絕大多數出於楚地湖南的事實來分析,那個地區自古是盛產鉛的地區,現又已查明所利用的礦種是方鉛礦,而這類方鉛礦還經常與重晶石(BaSO4)共生。

可以設想,在西周及春秋戰國時期,當用陶質坩堝、土釜氧化焙燒這種方鉛礦時,當氧化鉛生後一旦與陶器內壁的粘土成分接觸,容器壁又有800—900℃的高溫,就會在堝、釜壁上生成一層潤澤、晶亮的鉛釉,從而使工匠得到最初的啟示。

這種鉛釉經敲擊脫落下來,很像玉石,古人逐步利用鉛礦煆灰混以粘土、石英砂一起熔煉,就成為中國最早的玻璃。如果所利用的方鉛礦中混有共生的重晶石,那麽所得到的玻璃中自然地就會有BaO的成分了。

這很符合鉛鋇玻璃的燒制情況,這也是為什麽中國「蜻蜓眼」琉璃珠會在光照射之下顯示通體藍紫色之美。

圖 上海琉璃珠博物館 古代玻璃蜻蜓眼珠飾特展01

圖 打燈情況下蜻蜓眼的色彩發生變化01

圖 光照情況下,整體呈現藍色02

圖 藍胎琉璃珠打燈

中國鉛鋇玻璃的產生應該是冶金技術導致的,但是,也確實和陶瓷器以及釉有一定聯系,也屬於胎釉同源體系的玻璃。 這說明玻璃的產生和冶金和陶瓷器都有關系。

中國鉛鋇玻璃那就應該屬於玻砂類琉璃了。

如此,驗證了前文推測, 燒制藍紫色矽酸銅鋇染料時,會得到藍紫色基底的鉛鋇玻璃,這也是為什麽中國「蜻蜓眼」琉璃珠會在光照射之下顯示通體藍紫色之美了!

中國紫、中國藍即矽酸銅鋇還具有超導磁性 「兵馬俑裏的中國紫、中國藍呈現超導磁性,史丹福大學和美國國家實驗室的研究都支持了這一點,然而在中國卻不見官方報道。」

騰訊影片:20161010- 秦始皇陵兵馬俑中國紫是人工合成超導體

https://v.qq.com/x/page/e0335ijgw89.html

超導體會產生抗磁性

一是磁體靠近超導體時由於電磁感應原理會在超導體中形成電流 ,由於電阻為零,電流不但不會消失,還會產生與原磁性相反的磁場,即同名磁體相對。 另一方面在超導體的內部沒有磁性,即閉磁性。 是由於超導體的電阻為零造成的。

超導是指導電材料在溫度接近絕對零度的時候,物體分子熱運動下材料的電阻趨近於0的性質。 「超導體」是指能進行超導傳輸的導電材料。零電阻和抗磁性是超導體的兩個重要特性。人類最初發現物體的超導現象是在1911年。當時荷蘭科學家卡·翁納斯等人發現,某些材料在極低的溫度下,其電阻完全消失,呈超導狀態。使超導體電阻為零的溫度,叫超導臨界溫度。

1911年,荷蘭萊頓大學的卡茂林-昂尼斯意外地發現,將汞冷卻到-268.98℃時,汞的電阻突然消失;後來他又發現許多金屬和合金都具有與上述汞相類似的低溫下失去電阻的特性,由於它的特殊導電效能,卡茂林-昂尼斯稱之為超導態。卡茂林由於他的這一發現獲得了1913年諾貝爾獎。

這一發現引起了世界範圍內的震動。在他之後,人們開始把處於超導狀態的導體稱之為「超導體」。超導體的直流電阻率在一定的低溫下突然消失,被稱作零電阻效應。導體沒有了電阻,電流流經超導體時就不發生熱損耗,電流可以毫無阻力地在導線中流大的電流,從而產生超強磁場。

1933年,荷蘭的邁斯納和奧森菲爾德共同發現了超導體的另一個極為重要的性質,當金屬處在超導狀態時,這一超導體內的磁感應強度為零,卻把原來存在於體內的磁場排擠出去。對單晶錫球進行實驗發現:錫球過渡到超導態時,錫球周圍的磁場突然發生變化,磁力線似乎一下子被排斥到超導體之外去了,人們將這種現象稱之為「邁斯納效應」。

後來人們還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在一個淺平的錫盤中,放入一個體積很小但磁性很強的永久磁體,然後把溫度降低,使錫盤出現超導性,這時可以看到,小磁鐵竟然離開錫盤表面,慢慢地飄起,懸空不動。

邁斯納效應有著重要的意義,它可以用來判別物質是否具有超導性。

為了使超導材料有實用性,人們開始了探索高溫超導的歷程,從1911年至1986年,超導溫度由水銀的4.2K提高到23.22K(絕對零度代號為 K = -273.16攝氏度)。86年1月發現鋇鑭銅氧化物超導溫度是30K,12月30日,又將這一紀錄重新整理為40.2K,87年1月升至43K,不久又升至46K和53K,2月15日發現了98K超導體,很快又發現了14℃下存在超導跡象,高溫超導體取得了巨大突破,使超導技術走向大規模套用。

超導材料和超導技術有著廣闊的套用前景。超導現象中的邁斯納效應使人們可以到用此原理制造超導列車和超導船,由於這些交通工具將在無摩擦狀態下執行,這將大大提高它們的速度和安全效能。超導列車已於70年代成功地進行了載人可行性試驗,1987年開始,日本開始試執行,但經常出現失效現象,出現這種現象可能是由於高速行駛產生的顛簸造成的。超導船已於1992年1月27日下水試航,目前尚未進入實用化階段。利用超導材料制造交通工具在技術上還存在一定的障礙,但它勢必會引發交通工具革命的一次浪潮。

超導材料的零電阻特性可以用來輸電和制造大型磁體。超高壓輸電會有很大的損耗,而利用超導體則可最大限度地降低損耗,但由於臨界溫度較高的超導體還未進入實用階段,從而限制了超導輸電的采用。隨著技術的發展,新超導材料的不斷湧現,超導輸電的希望能在不久的將來得以實作。

現有的高溫超導體還處於必須用液態氮來冷卻的狀態,但它仍舊被認為是20世紀最偉大的發現之一。

1987年2月20日,中國科學家趙忠賢等13位科研人員首次發現了起始轉變溫度在100K以上的超導體-釔鋇銅氧,這一發現使中國在低溫超導材料領域又一次居於世界領先地位。然而,在此期間,超導體-釔鋇銅氧的副產品矽酸銅鋇卻無人註意,只發現其為一種紫色物質。

1992年美國佛利爾研究所Fitz Hugh從中國漢代陶器彩繪顏料中分析出紫色矽酸銅鋇,並將它們命名為漢紫,據此認為兩千多年前的中國漢朝已經能夠人工化學合成顏料。這一發現受到全世界的關註。後來科學家們也在秦漢時期的多種器物中發現了這種紫色,並把它命名為「中國紫」。

2003年,在史丹福大學上學的劉誌回國探親期間,到西安參觀兵馬俑。兵馬俑的「褲子」上的紫色粉末狀物引起了他的極大興趣,他隨後找到博物館的相關人員索要跪射俑戰袍上五毫米紫色樣本並帶回美國。為了解開兵馬俑身上紫色染料之謎,樣本交由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美國最傑出的國際實驗室之一)的科學家們研究。最終,他們證實了紫色染料是矽酸銅鋇,並由此結論證明中國秦朝已經可以人工化學合成顏料。

2004年,美國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一支國際研究團隊把溫度直降至絕對零度(-273度),然後把漢紫置於高效能磁場中。此時,奇跡又一次發生,三維的漢紫變成二維。在這種強磁強壓之下,我們眼睛可視的任何物質都是三維,而這個三維的漢紫色變形了,變成二維的形狀。這項發現意味著新超導材料與量子電腦的核心傳輸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中國紫的故事在兩千年仍沒有結束,只是一個新的開始......

圖 瑞士科學家分析漢代彩繪陶樓上面中國紫

超導材料最誘人的套用是發電、輸電和儲能。

由於超導材料在超導狀態下具有零電阻和完全的抗磁性,因此只需消耗極少的電能,就可以獲得10萬高斯以上的穩態強磁場。而用常規導體做磁體,要產生這麽大的磁場,需要消耗3.5兆瓦的電能及大量的冷卻水,投資巨大。

超導磁體可用於制作交流超導發電機、磁流體發電機和超導輸電路線等。

高溫超導材料的用途非常廣闊,大致可分為三類:大電流套用(強電套用)、電子學套用(弱電套用)和抗磁性套用。大電流套用即前述的超導發電、輸電和儲能;電子學套用包括超導電腦、超導天線、超導微波器件等;抗磁性主要套用於磁懸浮列車和熱核聚變反應堆等。

中國的煉丹術其實就是今天生長晶體技術的源頭,看現在的高溫超導材料的發展, 基本離不開煉丹術最經常使用的幾種物質。

中國鉛鋇玻璃離不開冶金技術,但也確實和陶瓷器、釉有一定聯系,也屬於胎釉同源體系的玻璃。 這說明玻璃的產生和冶金和陶瓷器同時都有關系。中國鉛鋇玻璃應屬於冶金玻砂類琉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