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股票

A股長期牛市的邏輯

2024-08-10股票

早盤時候就註意到今天放量的情況,半小時相比昨天放量 300億+,一個小時放量1000億+全天放量3000億,收盤上證上漲2.06%,創業板上漲3.51%,A股所有板塊飄紅,頗有一陽改三觀的氣勢。

本輪調整始於 5.21日,3個月以來A股一直縮量陰跌,感官上比上一輪2月份下跌還要難以忍受,從股價上其實也有所體現,雖然上證昨日收盤2800+,高於2月5號的2600+,但截至昨日收盤價低於2.5日收盤價的個股有2183只。

今天股市上漲的節點恰逢 ZZJ會議以後,其中關於資本市場的表述: 要統籌防風險 , 強監管 ,促發展, 提振投資者信心,提升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

另外一個比較重要的人事變動,免去方星海證監會副主席職務,任命李明擔任證監會副主席, 後續將分管私募監管。

2月份其曾經指出:上市公司是資本市場執行的邏輯起點,資本市場所有產品幾乎都與上市公司相關。股票、債券、基金等金融產品的價值,取決於上市公司的質素和未來盈利能力。 如果上市公司 「說假話」「做假賬」,必然會嚴重影響、幹擾投資者的價值判斷和投資決策,市場也就無法有效執行,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也就無從談起。

結合近期股市的政策這可能預示著 A股強監管的思路形成,如果是這樣長期確定性利好來臨,參考印度股市的表現。

⭐ 印度股市長牛的大邏輯

A股自2007年大牛市突破3000點以來,一直在保衛3000點,大部份時間股民沒有任何獲得感,反觀我們鄰居 印度,從 2000年左右的4000點一直漲到目前的80000+,翻了20多倍,二十多年的牛市令人羨慕。

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印度股市制度的長期利好

印度從 1992年開始執行股市註冊制,註冊制以後IPO數量5年內增加4200家。這個階段退市制度不健全,僅有幾十家企業退市。

大批次IPO下1992年年初印度孟買指數1957點到2002年底收盤於3377點,十年間股市漲幅也僅僅50%。大量的企業上市絕對是影響股市漲跌的因素之一。(同A股現階段非常相似)

2003年印度出台了【證券退市指引】引發了印度股市的大規模退市。

2004年退市大概900+退市率達到16%,十年內退市超過1500家企業,2016-2017年又開啟新一輪退市,退市超過800+年均退市率超過6.3%。

自此開啟了一輪超過20年的牛市。

同樣的對比美國近 20十年道瓊斯指數翻了幾倍,在退市表現上1980-2017 年近四十年間,美股上市公司數量累計達到 2.65 萬家,退市公司達到 1.42 萬家, 退市占比達到 54%。

⭐ A股IPO下的股市

反觀國內 2015年A股大概有2800家上市公司,近幾年IPO加速後5年上市2000+左右,達到了5400+左右。

上市公司大比例增加,退市每年才幾十家,導致供給太多,股市一直拍會在 3000點的中樞位置,長期低迷。

退市制度對比

更重要的是,退市不能是一退了之,更要註重對投資者的保護,印度退市需要回購投資者的股票。

強制退市時候,有獨立的評估該公司的股票,被退市公司必須以評估價格在退市決定 3個月內向投資者回購其手中的股票,主動退市的時候由公眾投資者詢價機制決定,最大限度的保護投資者的利益。

國內也在完善這方面制度,違規信披,造假的時候有完善的制度保障,比如 IPO造假的由中介保薦等機構先行賠付投資者,首先保障投資者的利益。

除此以外 , 印度股市對散戶執行的是 T+0制度,機構投資者T+3,遇到一些黑天鵝事件散戶也有更充足的機會。

減持方面印度股市同樣嚴格長期投資者持有超過一年後,第一年可減持不超過 25%,第二年不超過15%,第三年不超過10%,第四年起可自由減持。這些措施鼓勵長期投資,保護小股東利益。

最近兩年來國內退市力度已經加大了許多, 22.23年合計退市90多家,超過之前接近10年的數量,第三次國九條以來,國內退市制度進一步趨嚴,不論是退市條件和處罰力度包括投資者的保障都有很大的改善。

特別是近一段時間明顯可以感受到政策上監管更加嚴格,最近新的領導上任預計會加快這方面的行程。

市場由供需決定,當海量的 IPO以後,市場又沒有這麽多的資金去承接,股市想漲比登天還難,在資本市場改變執行邏輯,強監管,退市後投資者權益有保障的情況下,我們一定會像印度股市一樣來一波牛市(參考印度2003年退市制度推出)。

短期內關註券商板塊

經過三個月的調整,大盤已經處於相對低位,特別是中小盤個股調整充分

近期的 ZZJ會議通報看定調積極,預期下半年會有更多的利好政策結束以提振經濟,超過此前的悲觀預期。

市場的長牛需要經濟數據的確切改善或者市場看到有力的經濟刺激政策,這點需要跟蹤。

今天 A股放量大漲,特別是證券板塊上漲超過5個點,作為歷次小牛市的前期情緒板塊,證券的走牛值得關註。

截止昨天, 證券板塊 PB僅僅1.0X, 處於歷史最低位置,估值角度有了很大的優勢。

預期上, IPO業務,融券業務,場外衍生品停止凈新增,強監管政策下利空預期也基本釋放,券商行業大概率將迎來築底反彈。

今天上午又傳來 ZJ和YH合並獲批的小作文 ,進一步刺激券商合並預期。

幾個維度下短期內可以跟蹤券商和非銀金融的表現。

並且去年 7月底也是ZZJ會議結束以後,券商有一波大行情 ,當時參與了指南針和太平洋的行情。

資本市場改革中的關鍵政策有哪些已落地?

在資本市場改革行程中,一些核心政策如上市公司質素標準、分紅制度、二股東減持及配置新規等已在近期落實。同時,投資端與交易端的部份政策如印花稅下調、經營收費降低及融券業務暫停也已實施。此外,針對公募基金行業的費率調整也在第二階段完成後進入等待第三階段階段。程式化交易策略的指導意見和意見稿也已完成,並正待正式檔出台。在中長期資金投入方面,保險公司權益投資的償付能力調整也在年末實施。許多重要政策已經落地,但涉及跨部門或跨境協作的部份政策如鼓勵權益基金發展、中長期資金入市及互聯互通方面的政策落地較慢,執行層面可能存在風險

如何看待當前階段國資整合券商的態度及影響因素?

當前階段,由於市場環境變化和監管政策導向,國資整合券商時更傾向於關註牌照控制權而非單純參股。這種整合思路反映了培育一流投資銀行和投資機構的政策目標,並且,在股權融資受限背景下,外延並購被視為短期內快速提升規模的重要手段。

IPO重新開機對當前投行業務有何影響及其前景如何?

IPO重新受理標誌著業務恢復正常狀態,但這並不意味著會迅速形成利好。由於監管嚴格和市場承受力限制,重新開機行程可能不如預期那樣快。長期看,IPO集中度將進一步提升,優質的專案將傾向於選擇綜合實力更強的券商。這意味著投行業務對其他業務領域的引領作用將更為明顯,進而推動整個行業業務集中度的提升。

如何理解並應對證券行業即將迎來的新一輪並購潮及其潛在投資機會?

根據金融工作會議及證監會的要求,未來五年內有望形成十家一流投行和投資機構, 2035年前構建2至3家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金融機構。這意味著設計頂層的供給側改革將持續釋放行業整合訊號。部份區域內券商已開始實施並購策略,而要真正形成國際影響力,預計仍需頭部券商的深度整合,盡管此類整合行程較慢,但一旦完成,將極大地重塑證券行業格局並創造較大投資機會。此外,監管部門鼓勵資產管理行業尤其是公募基金發展壯大,引入中長期資金,加速權益類產品審批,從而在長期內為財富管理領域提供良好的投資邏輯。在短期內,關註估值修復帶來的投資機會,同時關註監管政策邊際轉向和增量資金是否進場這兩大關鍵變量

證券標的:錦龍股份,中國銀河,太平洋,天風證券,國盛金控,東方財富等

非銀金融:指南針,同花順,財富趨勢等

每輪大盤的趨勢行情總會有一個主導板塊,比如 18.19年的國產替代邏輯下的半導體,20.21年的新能源板塊機會和去年的AI機構性機會,目前暫時沒有哪個板塊有明顯帶來行情的意思。

短期內可以關註券商板塊的表現,券商持續性強將帶來股市一波趨勢機會,待市場明朗以後選擇強勢主流板塊。

其他邏輯梳理:

超預期:24年投資額提高到6000億

AI液冷伺服器產業化套用開始

軌域交通器材行業強勢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