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股票

200多億買這家公司,附贈一個70多億的紅包

2024-01-08股票

之前,我在寫關於馮柳買入中炬高新的文章中,提到中炬高新手裏有價值100多億的土地資產,如果將這一資產加上賬面的8.63億現金(貨幣和交易性金融資產),公司實際上有108.63億尚未進入生產經營領域的閑置資金,這筆錢減去公司的總負債(44.19億),大約還剩下60多億的凈現金(這裏毛估估只按60億算)。

假如你按照當前206.79億的總市值買下整個公司,公司本身擁有的60億凈現金就相當於添頭送給你的紅包,意味著你實際上僅支付了156.79億。這156.79億,對應公司一年7個億的利潤,真實PE值其實只有22.4倍。

關於這一論述,立刻引來了網友的強烈反駁。有位朋友說我自己憑空發明了一種新的估值方式,如果按這樣算,地產公司豈不各個便宜得令人發指。還有人說格力賬面的貨幣資金都與市值持平了,這樣計算豈不等於不要錢在白送。

關於網友們的疑惑,這裏我統一進行一番解釋。首先,這不是什麽新估值方式,在下沒有這個能力也沒有這個動機去搞什麽估值創新,這種衡量價格的思維起源於格雷厄姆的【證券分析】,後又見於【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一書。最初祖師爺的標準很極端,選股時要求公司總市值小於賬面貨幣資金減去總負債,這顯然是大蕭條時期特有的超低估值現象,但隨著時間推移已很難再現,相比較而言,彼得林奇在現實中的運用更具有指導意義。

在【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一書中,林奇提到了一個關於福特公司的案例,描述道 「福特公司每股現金扣除每股負債後的凈現金價值是16.3美元,相當於在我們買入股票的價格中暗含了16.3美元的折扣,表面上看股票的售價是38美元,但實際上的價格是每股21.7美元。」 這其中的道理應該很好理解,假設你花500塊錢買了一個錢包,開啟一看錢包中本身就裝有100塊錢,是不是就相當於你只花了400元買下了這個錢包呢。

甚至彼得林奇認為快消品公司的存貨如果能夠抵消短期負債,類現金資產只需要減去長期負債即可得出凈現金價值。具體到中炬高新,我其實做了保守預估,減去的是總負債,最後才得出了156.79億的真實市值;若是按照彼得林奇寬松一點的演算法,108.63億-30.73億非流動負債,凈現金值為77.9億, 206.79億總市值-77.9億凈現金值=128.89億真實市值,對應7個億的利潤,PE值將進一步下降至18.41倍。

至於地產公司和格力的梗,網友們可能是在讀文章時太過匆忙,沒有太註意到還要減去總負債這個前提條件。地產公司土地資源多不假,但是地皮質素參差不齊,既有稀缺的一二線城市黃金地塊,也有三、四線城市的過剩地段,總價值不太好一概而論,同時地產是門高杠桿生意,往往背負著巨大的負債,地皮價值能否覆蓋總負債且還能產生結余是件很成問題的事情。再說格力,三季報賬面貨幣資金1819.89億、交易性金融資產47.54億,兩者合計1867.43億,確實超過了1857.24億的總市值,但問題是公司的總負債也高達 2690.41億 ,扣除掉的話,壓根就沒有凈現金可言。

在此番交流之後,喜歡探究的朋友又提出了新的意見,認為小股東沒有支配能力,也不可能要求企業進行清算,所以賬面凈現金再多是沒有意義的。對此觀點,我想這又回到了價值投資的核心環節——買股票等於買公司這個話題,如果你信奉這一點,以買公司的視角去思考股票價格,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我們不得不承認小股東確實處於弱勢地位,沒辦法對公司產生太大的影響,但不要忘記我們做不到的事情,有人是可以做到的(例如大股東)。市場背後有一雙無形的手,只要足夠便宜就可以吸引到買家(特別是大買家),豐富的凈現金所隱含的折扣對大股東絕對是有價值的,否則股權之爭不會如此之激烈。大股東的搶籌或者惜售舉動,一定會對股價的下限產生深遠的影響,這其實就是小股東要學會以公司持有者的角度思考問題的意義所在,只有當你站位足夠高,才能做到看得足夠遠,不被眼前一時的假象所迷惑。

誠然,公司存續期間所能創造的累積自由現金流才是估值的最標準詮釋,但在估算未來之前,你必須得先了解現在所支付的價格,這就是對照和尋找資產負債表、核對當前利潤的意義,只有當發現未來存續期間可能實作的盈利遠大於現在所需要支付的價格時,才可稱得上有利可圖。兩者其實同樣重要,缺一不可。

(風險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觀點僅代表個人意見,所涉及標的不作推薦,據此買賣,風險自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