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股票

【評論】百億藥企榮昌生物市值縮水,無節制的融資必將遭市場反噬

2024-07-17股票

文/吳治邦

在較為低迷的市場環境中,市值超百億元的榮昌生物(688331.SH)突然出現了連續大跌,引發了外界對公司現金流吃緊、產品海外開拓不利等猜測。7月11日的走勢來看,盡管公司股票跟隨醫藥板塊有所反彈,但對比5月初的高點來看,公司的市值仍縮水超50%。作為一家百億市值的中盤股而言,公司股票的走勢有點異常。

綜合來看,榮昌生物是一家創新藥領域的標桿性公司,公司的泰它西普和維迪西妥單抗兩款產品一直被外界看好。榮昌生物聲稱自身是一家具有全球化視野的創新型生物制藥企業,自成立以來一直專註於抗體藥物偶聯物(ADC)、抗體融合蛋白、單抗及雙抗等治療性抗體藥物領域。公司致力於發現、開發與商業化創新、有特色的同類首創(first-in- class)與同類最佳(best-in- class)生物藥。正因如此,縱使連年巨虧,市場也給與了公司高估值。

2023年的年報顯示,榮昌生物的收入明顯增長,但由於對在研專案研發投入的持續加大以及對商業化產品泰它西普和維迪西妥單抗的推廣力度的加大,因此公司凈利潤仍呈現大幅虧損。因此來看,公司的經營情況與從前的情況並無太大變化,仍然是高投入、高虧損,那麽,近期的市場為何對這家創新藥巨頭選擇用腳投票?

個人認為,外界除了對榮昌生物現金流及產品出海不確定性的擔憂外,還與其無節制融資、無股東回報的形象相關。融資情況來看,在2020年和2022年,公司透過A+H股融資合計募資約63億元,其中在A股成功融資約25億元。根據招股書顯示,榮昌生物此前登陸科創板選擇的是較為寬容的科創板第五套上市標準,「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40億元,主要業務或產品需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市場空間大,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醫藥行業企業需至少有一項核心產品獲準開展二期臨床試驗。不過,登陸科創板後,公司在2022年、2023年兩年累計虧損約25億元,相當於兩年虧損完A股融資。

股東回報來看,榮昌生物在登陸A股後,分紅金額為0。一季報顯示,公司賬面貨幣資金僅為6.23億元,也無金融資產等其他可快速變現的資產,公司歸屬股東的凈資產僅為30.78億元,即當前凈資產規模還不及公司從資本市場融資的50%,不僅權益未增長,公司股東權益還面臨逐年縮水。

當然,作為一家創新藥公司來說,榮昌生物有其特殊性,市場可以給與其寬容,但是不能總是予取予求。榮昌生物的薪酬資訊顯示,多數高管薪酬超百萬,其中總經理、行政總裁房健民去年的薪酬更是高達813.99萬元,並不是技術人員的董事長王威東同樣薪酬達286.8萬元。作為普通投資者來說,相較於薪酬百萬的高管,榮昌生物的股東顯然沒辦法做到「只付出、無回報」。

值得一提的是,榮昌生物近期又在推動一筆25.5億元的再融資計劃,上述資金用途被籠統的介紹為新藥研發專案,但卻沒有明確的收益預測。上市這麽久,公司仍然是一副「只管花錢、不管回報」的姿態,基本上將市場作為持續經營冒險的提款機,也難怪市場對其用腳投票。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面值退市的公司,多數在前期實施高融資及巨額股本擴張,業績一旦無法兌現,自然面臨股價節節下挫。即使是1元/股,部份公司的市值仍然高達數十億元。因此,榮昌生物的經營團隊應當適時做好財務控制,不能輕易推動無節制的融資,否則經營一旦不及預期容易被市場反噬。作為監管部門而言,也應當對此類「高融資、0回報」公司重點關註,做好投資者保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