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最近真是風聲鶴唳啊!指數從3000點一路跌到2800點附近,讓咱們這些小散戶心裏直打鼓。
不少人都在問:到底是誰在搞鬼?難道真的是那些所謂的"垃圾股"在作祟?
從"獨角獸"到"毒角獸":上市公司的變臉遊戲
說起A股上市公司質素問題,那可真是一言難盡。前幾年,大家還在為科創板、創業板的開閘而歡呼雀躍。
覺得終於可以投資那些高科技"獨角獸"企業了。 誰曾想,這些所謂的"明星公司"上市沒多久就開始變臉,業績一落千丈,搞得投資者苦不堪言。
就拿某家備受矚目的芯片設計公司來說吧,上市前可是吹得天花亂墜,號稱要打破國外壟斷,實作"彎道超車"。
結果呢?上市第二年就開始虧損,而且虧得還不是一般的狠。
公司解釋說是因為研發投入加大,可咱們這些外行人哪裏分得清真假?
只知道自己辛辛苦苦攢的錢,眼看著就變成了"韭菜"。
更離譜的是,有些公司上市前一年的收入連1000萬都不到,甚至有的是零收入,居然也能成功上市!
這不是糊弄人嗎?就這樣的公司,居然還能融資好幾個億,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誰在為"垃圾股"大開方便之門?
看到這些"垃圾股"橫行,咱們不禁要問:到底是誰在為它們大開方便之門?
答案其實很明顯:那些所謂的"金融精英"們!就在前不久,多家大型券商的高管被帶走調查,這可不是小事兒。
海通證券、中信證券、中信建投、方正證券...這些名字在圈內可都是響當當的存在啊。
這些券商在保薦上市公司的時候,難道就沒發現那些公司的問題嗎?
還是說,他們明知故犯,為了賺取高額的保薦費用而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無論是哪種情況,都讓人不禁懷疑:這些所謂的"金融精英"們,是不是也該為當前A股的亂象負責?
監管部門:打虎不手軟,但效果如何?
面對市場的亂象,監管部門也不是沒有動作。最近這波對券商高管的調查,就是一個明顯的訊號:再這麽亂搞下去,誰都別想好過!
但是,光抓幾個"大魚"就能解決問題嗎?恐怕沒那麽簡單。
畢竟,市場上的"垃圾股"已經那麽多了,總不能把它們全都摘牌吧?
那樣一來,不僅會讓更多的投資者蒙受損失,還可能引發更大的市場動蕩。
另一方面,如果監管太嚴,會不會把一些真正有潛力的創新企業也給"一棍子打死"了?這可是個兩難的選擇啊。
投資者:被割韭菜的心酸史
說到底,受傷最深的還是咱們這些普通投資者。 本想著炒股能賺點兒小錢,改善下生活,誰知道卻踩進了一個又一個的坑。
有個朋友就跟我吐槽:他買的一只股票,上市首日就破發,之後一路下跌,現在虧了70%還多。 更可氣的是,公司高管們卻在大筆減持,簡直是在明目張膽地割韭菜!
這種情況並不少見。不少投資者都有類似的經歷:
看著自己辛辛苦苦攢的錢,就這麽打了水漂。有些人甚至因此背上了沈重的債務,生活陷入困境。
未來何去何從?市場需要重建信心
面對當前的亂象,A股市場的未來該何去何從?
監管部門確實需要進一步完善上市稽核制度。 不能只看公司的"故事"。
更要關註它們的實際經營狀況和盈利能力。對於那些明顯不具備上市條件的公司,就應該堅決說"不"。
對於已經上市的"問題公司",也要采取措施。比如說,可以設立"特別處理"制度,對那些業績持續下滑或者存在重大違規行為的公司進行警示和懲戒。
如果情況嚴重的,就應該考慮將其摘牌。
還要加強投資者教育。咱們普通投資者也要提高自己的風險意識,不要被那些華而不實的"故事"所迷惑。
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這句話可不是說著玩的。
要讓A股市場重新煥發活力,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只要各方都能認真負責,相信咱們的股市終究會變得更加健康、更有活力。
畢竟,一個繁榮的資本市場,對於國家經濟的發展可是至關重要的啊!
參考連結
又抓人,0收入公司,他們也敢保薦上市,中信保薦業績變臉被罰-今日頭條 (touti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