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利暴增2949%,股價漲超10倍,還香嗎?
文/每日資本論
股價漲10倍後,誰敢下手?但不可思議的是,三大全球知名金融機構都相中了這家A股上市公司。
近日,部份媒體披露了,MORGAN STANLEY & CO. INTERNATIONAL PLC.(下稱,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公司有限責任公司(下稱,高盛)悄悄地布局了江蘇正丹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正丹股份),前者成為其第五大股東,後者成為第七大股東。另外,UBS AG(下稱,瑞銀)也以持股122.14萬股成為其第八大股東。
有意思的是,今年正丹股份在證券市場熱得發燙。自今年2月7日2.81元起,正丹股份就開始了狂飆模式,到今年的6月13日,其股價已經摸高36.65元。因漲幅超過了10倍,在今年上半年被部份投資者稱為「股王」。
不過,自那以後,正丹股份就進入了調整階段,股價也一度回落到16.47元附近,悲觀的情緒很快讓部份投資者認為「股王」神話破滅。
那麽,在這種情況下,摩根士丹利、高盛和瑞銀是腦子發熱了做各位散戶的接盤人?顯而易見,沒有資本會當慈善家。
先來聊聊正丹股份到底是因為什麽變成香餑餑了。公開資料顯示,正丹股份是一家特種精細化工領域的高科技企業,主要圍繞碳九芳烴產業鏈,有效綜合利用上遊煉油廠煉油過程中產生的副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低毒性、低致癌性、高安全性、高效能、高附加值的新材料。
位於江蘇鎮江,實控人為曹正國,沈杏秀夫婦,其透過禾杏企業有限公司直接持有正丹股份24.13%的股份,另外銀萬榕樹6號私募基金也是其一致行動人,持有公司股份約1469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約2.79%。目前,正丹股份的主要產品包括 偏苯三酸酐(TMA) 、偏苯三酸三辛酯 (TOTM)、乙烯基甲苯(VT)、均四甲苯等。
2017年4月18日,正丹股份迎來高光時刻,成功在創業板上市 ,每股發行價10.73元。但沒想到,正丹股份上市即巔峰。在上市那一波行情中,其摸高29.6元後(不復權),股價便開始了漫漫下跌路。到2020年2月4日,正丹股份的股價已經跌至3.97元,今年2月份,更是跌到了3元以下。
正丹股份低迷的股價走勢與業績息息相關。2017年上市當年,正丹股份的凈利潤就同比負增長。從2017年到2023年, 除中間的2020年和2021年外,其余年份凈利潤同比都是負增長 ,尤其是2023年凈利潤只剩下區區數百萬,同比大跌82.31%;銷售凈利率更是只有0.64%。
但2024年風雲突變,正丹股份開始大逆襲。2024年一季度,銷售凈利率猛增至11.39%,三季度更是達到了31.78%。凈利潤一季度為5899.25萬元,同比大增412.94%;到 三季度則達到了8.25億元,同比暴增2949.37% 。
換言之,正丹股份不僅越來越能掙錢,還越來越值錢。
如此巨大反差的背後其實就是 偏苯三酸酐 的價格驟升以及公司的擴產是使得公司凈利潤大幅增長的主要原因。
偏苯三酸酐是一種重要的高分子有機化合物,屬於精細化工行業細分領域的高端產品,被廣泛套用於環保增塑劑、高端粉末塗料、高級絕緣漆、高級潤滑油及高溫固化劑等,提升其耐熱性、耐候性、耐遷移性、耐腐蝕性、抗揮發性、耐高溫等效能。其主要用於生產一種無毒環保增塑劑偏苯三酸三辛酯(TOTM)、粉末噴塗樹脂、聚醯胺酰亞胺絕緣漆。
無巧不成書。原本偏苯三酸酐產量7萬噸/年的世界第二大生產商英力士官方在4月3日宣布停產偏苯三酸酐,之後,國內的偏苯三酸酐市場報價飛速上漲,從大約2萬元/噸2個月內飆升至5萬元/噸。
在英力士宣布永久停產後不久。正丹股份於6月11日披露,擬投資3.5億元建設年產6.5萬噸偏苯三酸酐綠色化升級改造專案,專案建設總工期預計24個月。公司表示,專案建成後可以有效解決公司目前TMA產能不足的問題,填補市場缺口。
9月6日,正丹股份公告稱,擬與持股5%以上股東華杏投資(鎮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杏投資」)共同投資不超8000萬美元在新加坡新設控股子公司Zhengdan Chemical SG Pte.Ltd.(公司持股 70%,華杏投資持股 30%,以下簡稱「新加坡正丹」),並在馬來西亞投資建設生產基地,初步規劃建設年產5萬噸TMA專案以及年產2萬噸新材料特種單體專案。
慣性思維,若今年四季度偏苯三酸酐市場報價繼續保持在5萬元/噸以上的高位,那麽,正丹股份自然而然還是很香很香。這或許摩根士丹利、高盛等外資金融巨頭的基礎邏輯。
但同時也存在另一個問題,一旦產能上來或者類似英力士突然有復產這樣的資訊傳出,偏苯三酸酐的價格必然會大幅回落。因此,投資者要密切關註偏苯三酸酐的價格波動。這直接關系到正丹股份在二級市場會不會再來一個驚喜。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正丹股份三季報搶眼之時,其控股股東禾杏企業有限公司的一致行動人銀萬榕樹6號私募基金計劃在15個交易日後的3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合計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280.61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0.53%)。
雖然減持不多,但有點見好就收的感覺。畢竟,化工企業的周期性踏不好節奏,受傷的就是自己。
再來說說,外資到底要幹什麽?
摩根士丹利是最早持有正丹股份的。數據顯示,2023年中報時摩根士丹利尚未出現在正丹股份10大流通股東名單中。但當年的三季報成為第九大流通股東,持股157.55萬股,持股比例達到0.32%,2023年年報時增加到0.38%。
而2024年2月7日和一季報,摩根士丹利沒有出現在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中,且第十大流通股東的持股比例為0.22%。也就是說,在此期間,摩根士丹利進行了減持套現。
重點來了,2024年中報,摩根士丹利再度持股0.32%,成為第六大股東;巴基利銀行持股0.22%,成為第九大股東。到三季報,摩根持股比例增加到0.38%,高盛和瑞銀首次加入到十大流通股東,巴基利銀行結束了十大流通股東。
簡單說,自中報的6月30日到三季報的9月30日,正丹股份的股價已經完成了10倍漲幅,且這個期間正丹股份股價在33元到16.47元之間波動,期間有一次較大振幅的調整。最近的這波漲幅,也就剛剛解套了今年這三家外資金融機構買入的區間。
顯然,這部份資金還是想「做點事」,解套或許只是第一步,那麽接下來會快速撤退,還是折騰到年報出台?
【文章只供交流,並非投資建議,請註意投資風險。碼字不易,若您手機還有電,請幫忙點贊、轉發。非常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