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股票

【新華解讀】數說科創板五周年:「硬科技」集聚 創新再起航

2024-07-23股票

新華財經北京7月22日電(記者劉玉龍、閆鵬、丁晶)22日,科創板迎來開市五周年。上市公司573家、研發投入金額達到1561億元、歸母凈利潤復合增長率24%、科創板指數增至20只……五年來,科創板已經成為「硬科技」企業高質素發展的培養源。業內人士分析,在「科創板八條」的加持下,科創板改革再出發,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和新質生產力發展邁入新階段。

573家——「硬科技」企業上市的首選地

五年來,科創板支持573家新一代資訊科技、生物醫藥、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等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企業上市,總市值約5萬億元。IPO募資9108億元、再融資募集資金1581億元,合計超萬億元。

圖為科創板IPO情況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573家公司中有341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0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40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企業(去重後合計373家),占比65%。

此外,科創板已支持54家未盈利企業、8家特殊股權架構企業、7家紅籌企業、20家第五套標準企業上市。截至目前,已有19家未盈利企業在上市後實作盈利並「摘U」。

申萬宏源研究新股策略首席分析師彭文玉說,科創板不僅匯聚了一大批核心技術突出、攻關創新能力強的領軍企業,也吸引了眾多科技含量高、市場潛力大的初創期、成長期企業。其中,以新一代資訊科技、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等為核心的科創企業合計占比約為科創板上市公司總數的8成,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產業集聚效應持續擴大。

圖為科創板上市公司行業分布情況

中信證券政策研究首席分析師於翔指出,今年6月「科創板八條」正式落地,本質是為了發揮資本市場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功能。其中,檔提出更大力度支持並購重組,增加對非盈利企業的包容性,同時鼓勵豐富科創板ETF品類、最佳化創投結束機制等。預計科創板將成為硬科技企業上市首選地和集聚地,後續將為新質生產力發展提供重要支撐,助力打造形成「科技-金融-產業」的良性迴圈。

1561億元——研發投入叠創新高

五年來,科創板公司積極發揮科技創新活動主體作用,堅持創新驅動發展,研發強度保持高位,創新要素加速匯聚。2023年,研發投入金額達到1561億元,同比增長14.3%,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比例中位數為12.2%。

圖為科創板上市公司研發情況

「在持續完善的‘含科量’指標體系指引下,科創板上市公司在A股市場各板塊中具備更強的研發投入力度和更完備的研發團隊。」彭文玉說。

相關統計顯示,科創板人才鏈加速對接,匯聚了一批高水平的科研人才隊伍,研發人員已超過23萬人,研發人員占員工總數的比例平均超過三成。

得益於持續穩定的高研發投入,科創板公司在科技創新方面不斷取得新進展、新突破。

截至今年7月中旬,136家次(77家)科創板公司牽頭或者參與的專案獲得國家科學技術獎等重大獎項;累計形成發明專利超10萬項,平均每家公司擁有發明專利數量達到185項;三成科創板公司的產品或在研專案在行業內具有首創性;六成科創板公司的核心產品或技術正在相關領域推動實作進口替代。

中泰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徐馳認為,證監會釋出「科創板八條」,進一步強調了科創板「硬科技」的定位。未來科創板或推出更多再融資支持政策,最佳化科創板上市公司融資制度,助力初創「硬科技」企業高質素發展。

24%——上市公司整體成長性良好

開板以來,科創板公司整體呈現良好成長勢頭。以2019年為基數,科創板公司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復合增長率分別達到23%、24%。其中,92家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復合增長率均超過30%,187家公司連續4年營業收入均實作增長,75家公司連續4年凈利潤均為正增長。

圖為科創板上市公司近年業績情況

科創板公司經營質素持續向好,體現較強的市場競爭力。2023年,科創板公司平均毛利率42%,大幅領先於A股各板塊。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說,五年以來,科創板市場生態變化顯著,這些企業在科創板上市後,研發投入和成長性顯著,推動了創新發展。

20條——科創板投資標的持續豐富 吸重力不斷提升

7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和中證指數有限公司釋出公告稱,將於2024年7月25日正式釋出上證科創板醫療指數和上證科創板人工智能指數,這意味著科創板指數數量將達到20條。

相關統計數據顯示,目前,科創板指數境內外產品規模近1530億元。截至2024年6月末,滬市科創50ETF產品規模1277億元,是產品募集規模的近5倍;滬市科創100ETF產品規模179億元,較募集規模增長30%。

圖為科創板50ETF指數境內外跟蹤產品數量及規模(億元)

田利輝表示,科創板的市場化改革吸引了更多專業機構投資者,提升了市場的流動性和活躍度,促進了投融資的動態均衡,提升了A股市場的深度和廣度。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科創板「機構市」初見雛形,中長期資金構築板塊投資「基石」。如九成科創板上市公司上市前獲得創投機構投資,平均每家獲投約9.3億元。截至2023年末,專業機構投資者活躍賬戶數超過7萬戶,同比增長30%,其中,企業年金、公募基金活躍賬戶數增速較快,同比增速分別超過200%和10%;機構投資者持倉占比近七成,其中社保、保險、年金等長線基金持倉占比接近5%。

425億元——分紅金額屢創新高踐行「以投資者為本」的發展理念

科創板公司長期深耕科創主業,持續提升公司質素,積極回報投資者。上交所數據顯示,開板以來,科創板公司分紅金額屢創新高,約七成公司推出2023年度現金分紅方案,年度累計分紅總額達425億元,超300家公司現金分紅比例超過30%。2024年以來,科創板公司回購金額上限超200億元,金額上限創歷史新高。

圖為科創板上市公司年度累計分紅情況

此外,科創板逐步深化「以投資者為本」的價值理念。上交所數據顯示,共412家公司積極響應提質增效重回報倡議,披露【2024年度提質增效重回報行動方案】,占公司總數的72%,旨在以「專註主業」和「科技創新」為主旋律,夯實公司治理,提升盈利回報水平,與投資者共享成長價值。

充分彰顯改革「試驗田」作用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田軒表示,科創板作為資本市場改革的「試驗田」,持續拓寬企業融資方式、鼓勵科創板公司高質素產業並購重組、創設獨有的詢價轉讓機制、引入做市商制度等,一系列改革舉措成效顯著。

——再融資方面,截至2024年6月底,共有221家次科創板公司推出再融資方案,合計擬募集約3132億元。133家公司再融資註冊生效,其中19家公司透過「小額快速」機制高效解決資金需求。

——並購重組方面,截至2024年6月底,共有15家公司釋出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方案,其中1家公司釋出發行可轉債購買資產方案。華興源創等7家公司已完成並購重組,實作技術優勢互補,核心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詢價轉讓方面,截至2024年6月底,共78家科創板公司124批股東完成詢價轉讓,總成交額達540億元,私募基金、公募基金、保險公司、QFII等專業投資機構為股權的主要受讓方。

——做市商方面,截至2024年6月底,17家做市商累計完成626只股票備案,覆蓋232只科創板股票,板塊覆蓋率達到40%。

——股權激勵方面,截至2024年6月底,共397家科創板公司推出626單股權激勵計劃,板塊覆蓋率達到69%,涵蓋董事、高管、核心技術人員、核心業務人員合計近10萬人次。

「我最期待科創板在完善科技型企業精準辨識機制、開展深化發行承銷制度試點、最佳化新股發行定價機制、推進估值改革等方面的舉措。」田軒說,上述措施將引導市場堅持長期主義,深度扶持「早、小、硬科技」企業,真正壯大耐心資本,更好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

編輯:王春霞

聲明: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資訊平台。任何情況下,本平台所釋出的資訊均不構成投資建議。如有問題,請聯系客服:400-612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