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股票

華爾街最臭名昭著的交易正卷土重來

2024-03-13股票

在人工智能熱潮的掩映下,一種做空美股波動率的交易正悄然卷土重來,該策略曾在2018年導致美股暴跌,如今數十億美元湧向該類ETF,規模遠超2018年。

據媒體周一報道,Global X ETF編制的數據顯示, 此類ETF資產規模在兩年內幾乎翻了兩番,達到創紀錄的640億美元,2018年做空波動率在交易規模崩潰前只有21億美元。

「做空波動率」(short-volatility)交易策略盈利取決於股市波動程度,只要市場保持平靜,就能獲得可靠的利潤。該策略曾在2018年初的股災中慘遭重創,當時造成了數十億美元的損失。

如今,該策略以新的形式回歸,並且規模遠超以往。這一輪「做空波動率」主要是由一批賣出股票期權的ETF基金主導,基金出售看漲和看跌期權以獲取額外收益,從而提高整體回報率。

Susquehanna International Group衍生品策略聯席主管Chris Murphy表示:

短期波動率交易及其影響是我們今年收到的最一致的問題,客戶想知道它對市場有多大影響,以便他們可以更好地安排交易。

但我們在過去的周期中看到過,比如2018年和2020年,做空波動性交易不斷增長,直到一場大沖擊將其摧毀。

這次不一樣?

分析指出,對於該策略影響,這次可能不一樣,新基金的結構差異改變了計算方法——收益型ETF通常在多頭股票頭寸之上使用期權,這意味著640億美元並非都是押註股市波動。由於美國市場規模比六年前翻了一番,與2018年相比廣泛蔓延的門檻也可能更高。

高盛衍生品研究主管John Marshall表示:

這種策略往往只有在市場大幅上漲時才會受到壓力。 大部份現金都在所謂的買入股票-賣出期權ETF中,這些ETF持有多頭股票,賣出看漲期權以獲取收入。

大幅上漲會增加這些合約獲得現金的可能性,迫使賣方以低於當前交易價格的價格交割標的證券。這通常是一種在市場拋售時不會受到壓力的策略,波動性飆升不那麽令人擔憂。

在2018年崩盤之前,LongTail基金的Bhansali就正確地預測到了來自日益增長的短線交易的威脅。他認為:

不會有重復的危險,這次繁榮是由精明的交易者推動的,他們只是滿足散戶投資者對期權的需求,而不是對波動性下降進行杠桿押註。

換句話說, 賣空風險敞口本身並不是一種破壞穩定的力量,即使這種押註本身很容易受到動蕩的影響。

然而,擔憂者認為,這些頭寸——加上機構投資者進行的一堆不太明顯的短線交易抑制了股價波動,這引發了更多押註於市場低波動的反饋迴圈,而這種迴圈有一天可能會逆轉。

與2018年的情況不同,如今定量對沖基金和對沖基金采用相關策略規模龐大,在引發系統性風險時無疑會構成更大的破壞力。

對眾多散戶投資者而言,期權交易正成為一種風靡全球的「博彩」方式,推動期權成交量暴增。而另一方面,出售期權必然會讓某些機構承擔更多「做空波動率」的敞口。一旦出現劇烈波動,這些被低估的風險必將集中爆發,因此機構開始謹慎追蹤市場中的"空頭波動率"敞口規模,希望能夠提前備足系統性風險的準備。

分析指出,「做空波動率」的卷土重來折射出一個事實: 機構願意為了牟取可觀收益而承擔一定系統性風險,但任何囿於「這次不一樣」的邏輯都可能會付出代價。 一場金融海嘯往往就是由諸多「這次不一樣」的交易累積而成。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歡迎下載APP檢視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