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股票

A股反彈,誰在趁機減持?

2024-10-11股票

對於減持原因,多數股東給出的解釋為「自身資金需求」,還有基金到期結束需求、因違約被強制執行被動平倉等

文 | 財經記者 王穎

編輯 | 楊秀紅

經歷此前一波A股市場的快速反彈後,部份上市公司股東開始加速減持。僅國慶日後兩個交易日,A股就有近百家上市公司披露了減持計劃和減持結果公告。

如果把時間線拉長,從本輪上漲行情的起始日9月24日算起,截至10月10日,根據Wind(萬得)數據,有158家上市公司的263名股東披露減持計劃,有221位股東實施了減持。實施減持的股東一般此前就已釋出減持計劃,選擇於近日「落袋為安」。相比之下,同期僅有17家上市公司的20名股東披露增持計劃,有68名股東完成了增持。

而在行情啟動前的10天(9月14日-23日),有60家公司的155名股東披露減持計劃,有46名股東完成了減持;有14家公司的22名股東披露了增持計劃,64名股東完成了增持。對比之下,減持的股東人數明顯增加,增持股東數量則變化不大,這也引發了市場對於上市公司股東信心的討論。

從減持原因來看,多數股東給出的解釋為「自身資金需求」,還有基金到期結束需求、因違約被強制執行被動平倉等。

「股價的大幅上漲使得一些股東尤其是早期進入且成本較低的股東,有了獲利了結的動機。而且,近期部份股東減持振幅較大的公司經營基本面較差。對於這類公司的股東來說,可能對公司未來發展信心不足,選擇減持套現。同時,一些股東此前因股價持續走低被‘套牢’,股市行情轉暖提供了‘解套’的機會。另外,也有部份股東擔心後續減持政策逐漸收緊,傾向於盡早套現,以避免可能出現的政策限制對其減持行為造成不利影響。」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告訴財經。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田軒對財經表示,從減持產生的市場效應來看,減持的增多勢必會對持續高漲的市場情緒產生一些「降溫」效應。且當減持規模持續擴大、減持行為過於頻繁時,可能進一步引發市場擔憂甚至恐慌,引發股價持續下跌,增加市場波動風險。

田軒提醒,下一步需要密切關註此類減持公告,分析具體減持原因、規模、方式等,保障相關行為合法合規,並加強預期引導,防範市場風險。

對於近期的減持現象,澤平宏觀創始人任澤平發文建議規範上市公司減持,不分紅、破發、破凈、財務粉飾的上市公司嚴禁減持,直到把公司經營好、為股東創造價值為止。對於清倉式減持的上市公司,嚴格審查財務規範和經營健康情況,避免造假上市圈錢割韭菜。「一定要提高上市公司質素,改變融資市,變為投資市,從長期讓投資者有賺錢效應,如此股市繁榮可期。」

值得一提的是,近期上市公司回購「熱度」持續攀升,尤其是此輪股市反彈以來,上市公司披露的回購規模同比已翻倍。

股東紮堆減持

近期,在場外資金跑步入場的同時,場內部份股東卻選擇減持逃離。

從減持比例看,超半數股東擬減持比例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1%。目前看,計劃減持比例最高的為萬朗磁塑,其股東安徽高新金通安益二期創業投資基金因自身資金需求,擬減持公司股份不超過720萬股,減持比例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8.42%,而其公告前的持股比例8.42%,該計劃可謂「清倉式減持」計劃。

減持比例較高的還有銘普光磁,其控股股東楊先進擬協定轉讓118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5.01%。此外,福賽科技的兩位股東擬合計減持不超過6%公司股份。

還有股東或高管「組團」減持。長青科技的兩名大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持股5%以上的股東,齊齊宣布因自身資金需求計劃減持,7家減持主體擬合計減持不超過1229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8.91%。

9月26日,星辰科技五名董事、監事、高管集體宣布了減持計劃,累計減持不超過255.5萬股,減持原因均為個人資金需求,減持股份來源均為上市前取得(含權益分派轉增)股份。特變電工的三名董監高也於10月7日披露了減持計劃,合計擬減持66.9萬股。9月26日,新潔能披露了減持結果,四位高管分別減持套現了757萬元、498萬元、262萬元以及356萬元。

從減持金額看,不乏超億元的大手筆減持。東鵬飲料於9月26日公告稱,持股5%以上股東天津君正創業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於2024年7月25日至2024年9月24期間透過大宗交易和集中競價方式累計減持公司股份436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1.0911%,其間減持均價為221.74元/股,減持金額約9.68億元。

已完成減持的股東中,減持總金額超億元的主體,還有北鬥星通股東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東峰集團股東東捷控股、普門科技三名股東廈門瀚鈺、廈門喬川、廈門普榮等。

從減持主體類別來看,在前述263名擬減持的股東中,公司類股東有156家,高管有79名,個人股東有28名。其中有31名為公司控股股東或實控人,或二者的一致行動人,或實控人的持股平台,合計占比約12%。

以神馬電力為例,公司於10月8日晚公告,實控人陳小琴擬減持不超過1296.79萬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3%。按神馬電力10月8日收盤價26.24元/股計算,減持金額可達3.4億元。10月9日-10日,公司股價分別下跌9.98%、3.77%。

與在股市反彈後減持的股東不同的是,還有股東在低位「賣飛」了股票。品渥食品的一位股東在9月19日-24日這幾天連續減持了200多萬股,正好錯過9月26日-10月8日該股的四個20%的漲停板。

回購規模翻倍

在上百家公司排隊減持的同時,另有部份公司釋出增持或回購計劃。

Wind數據顯示,9月24日-10月10日,有88名上市公司股東披露增持計劃或完成了增持。

10月7日,保齡寶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戴斯聰控制的企業松徑投資計劃未來六個月內增持公司股份,擬增持1848.84萬股至3697.67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5%-10%。

10月8日,佰仁醫療釋出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金磊擬使用自有或自籌資金增持。此前10月7日晚,公司釋出公告稱,金磊為了響應央行的政策引導,擬使用專項貸款資金透過上交所交易系統允許的方式增持公司無限售條件流通A股股份,這曾被視為A股首例「貸款回購增持」案例。

部份股東由於增持時機較好,已有浮盈。浙江龍盛董事長阮偉祥在6月25日至9月23日期間透過集中競價交易和大宗交易合計增持公司股份5794萬股,累計增持金額5.08億元。9月24日-10月10日,浙江龍盛股價上漲15.64%。

田軒表示,釋出增持計劃,說明上市公司股東、實控人對公司未來發展預期樂觀,對市場未來走勢信心充足,也希望透過回購、增持的方式進一步增強投資者信心,穩定公司股價。

在部份公司股東準備增持的同時,另有上市公司釋出回購計劃。

Wind數據顯示,9月24日-10月10日,有538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回購預案或實施了回購,回購金額合計達82億元,家數和金額均為上年同期的兩倍以上。

如果把時間拉長,今年以來,A股回購熱潮持續升溫 。Wind數據統計,截至10月10日,今年共有2232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回購預案或實施了回購,同比增長60%,回購金額約為1463億元,為上年同期的2.5倍。

其中,有部份公司擬進行多次回購。藥明康德 、尚品宅配 、和邦生物 、若羽臣 等公司已公告兩期以上的回購計劃。

9月11日-26日,藥明康德完成2024年第三次回購股份,已累計透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A股股份2393.46萬股,回購均價41.78元/股,使用資金總額約10億元(不含交易費用)。

部份行業龍頭也釋出了大手筆的回購計劃。9月20日晚間,貴州茅台釋出公告,公司擬 以不低於30億元(含)且不超過60億元(含)的自有資金,透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股份,回購價格不超過1795.78元/股(含),回購股份將用於登出並減少公司註冊資本。

10月8日,順豐控股 釋出回購進展公告稱,公司在2024年4月26日完成了第一期10億元的回購方案,隨後於4月29日啟動了第二期回購方案,截至2024年9月30日,順豐控股以集中競價方式累計回購公司股份2077萬股,回購總金額約為7.58億元。

順豐控股在公告中表示,回購是基於對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和對自身價值的高度認同。

有業內人士分析,今年A股上市公司回購規模大幅增加和政策激勵有一定的關系。

今年4月12日釋出的新「國九條」即鼓勵上市公司在回購股份後依法登出,專註於主營業務的發展,並利用並購重組、股權激勵等手段提升企業質素。隨後,上交所修訂上市規則,明確了現金回購股份並登出可計入現金分紅。證監會也修訂相關規定,倡導上市證券公司透過分紅及股份回購來提升股東回報,最佳化公司治理結構。

責編|王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