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股票

只能投資股票市場!互換便利到底是個啥?能否推動A股大牛?

2024-10-11股票

10月10日,中國首項專註於資本市場的貨幣政策工具重磅落地。中國人民銀行當日清晨釋出公告,即日起接受符合條件的證券、基金、保險公司申報 「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SFISF)」。首期操作規模 5000 億元,且視情況可進一步拓展規模。訊息一經落地,中字頭、銀行以及煤炭等高股息板塊應聲大漲。 那麽,究竟什麽是互換便利?只能投資股票市場的互換便利究竟能給市場帶來什麽呢?

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SFISF),最為引人註目的當屬 「只能用於投資股票市場」 這一顯著特征。該工具支持符合條件的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以債券、股票 ETF、滬深 300 成份股等資產為抵押,從中國人民銀行換入國債、央行票據等高等級流動性資產,這便於非銀機構在市場上回購或賣出融資,相當於直接從央行獲取流動性支持。

從背景上看, 這個工具的創設,主要是為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於 「建立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長效機制」 的要求,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當下經濟執行出現一些新的情況和問題,需要健康發展的資本市場,該工具的創設正是基於此目的。從需求角度分析,經濟形勢的變化促使市場對穩定的資金支持有了更高的需求。而從效果方面,海外美國以及中國其他金融領域也有類似的成功案例可供借鑒。例如,美國在某些時期透過類似的工具穩定了資本市場,為經濟的復蘇提供了有力支持。

涉及到具體的操作上, 第一步,符合條件的證券、基金、保險公司將自身擁有的債券、股票 ETF 和滬深 300 成分股 進行抵押;第二步,向中央銀行申請流動性,換入 「更高流動性等級」 的國債、央行票據等資產。簡單來說,就是用自己的資產進行質押換來新資產,然後轉化為現金,再用新增的現金投資股市。

既然 「只能用於投資股票市場」,那麽從多方角度,對股市的提振應該是不言而喻:

  1. 對於市場來說,具有一定的穩定作用。 非銀機構用股票資產做抵押,那麽就會降低股票的流動性,不進行賣出,市場的賣量就不會那麽大。而非銀機構透過換來的「增量資金」入市做多,對市場會有托底和提振作用。
  2. 對於機構來說,尤其是做多機構,增加了做多的籌碼; 新的工具之下,可以使用超出固有資金的錢在市場做多。比如原來有100萬的資金,在市場購買標的之後就沒有了,但是現在可以用互換便利換來增量資金(比如60萬),而這換來的資金又可以在市場進行標的的購買,相當於增加了多做資金,而且這個操作還可以在期限到期後再次迴圈操作。
  3. 對於投資者來說,增加了信心和機會。 當市場知道有一個「穩定器」在背後支撐時,投資者的信心也會得到增強。這有助於吸引更多的資金流入市場,推動市場的健康發展。而 市場整體向好發展趨勢下,投資者的獲利機會也在無形中增加。
  4. 市場機會角度,工具落地後市場第一反應是紅利。 從盤面來看,中字頭個股集體大漲,截至收盤,中鐵裝配、中船應急、中遠通、中機認檢等10余股漲停。顯然,互換便利的推出對於中字頭的央企來說是一個直接的利好,因為它為這些企業提供了實施操作的機會。而從機構的預期角度,對於高股息的資產來說,由於其經營的穩健以及力高分紅股的特征,也往往是機構青睞的物件,如果有加杠桿操作,這些標的受益或首當其沖。

當然,理論上是好事,但具體實施起來,還有許多需要考慮的問題: 比如,非銀機構是否有意願在市場購入股票。工具只是工具,使用還得看意願和時機。非銀機構是否繼續投入股市,是否願意加杠桿,主要取決於自己的資金情況以及市場的表現和預期。另外,非銀機構也會考慮時間成本。比如合約是有期限的,到期要償還的,這個期間的資金成本和時間成本也是非銀機構會考慮的問題。

總之,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SFISF)作為一項創新的貨幣政策工具,核心目的還是促進資本市場的健康穩定發展。它透過獨特的資產抵押和置換方式,為非銀機構提供了流動性支持,從理論上對市場、機構和投資者都有著積極的影響,有望穩定市場、增加機構做多籌碼以及提升投資者信心和機會。然而,在實際實施過程中,非銀機構的意願、市場情況以及成本等因素都將對其效果產生影響,具體作用和效用,還需繼續觀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