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動漫

聚焦「3·15」|商家卷錢跑路,消費者維權太難

2024-03-17動漫

近年來,隨著動漫文化的普及和二次元文化的興起,動漫手辦作為一種衍生產品,成為年輕人追逐和收藏的物件。但是,即使在正規網購平台購買動漫手辦,也要當心遭遇錢貨兩空。

廣州的陳女士就遇到了這樣一樁煩心事兒。3個月前,她花數百元在某主流電商平台購買了兩款預售制動漫手辦,不僅至今沒有收到商品,還等來了賣家卷錢跑路的壞訊息。

陳女士遇到的情況並非孤例。「3·15」前夕,羊城晚報記者調查發現,正版動漫手辦的價格通常不便宜,不少人打著「低價」名號對此動起歪腦筋,特別是在手辦模型網購渠道,一條「網絡平台開店——低價預售吸引顧客——卷款跑路」的「圈錢」鏈條已然形成。多起案件中,消費者個人維權能力有限,在遭遇錢貨兩空後選擇認栽。

網購預售手辦,還沒發貨商家就跑路了

陳女士是一名動漫手辦愛好者,2023年12月12日網購活動期間,主流網購平台一家名為「西雅圖模型」的店鋪吸引了她的目光。「當時看中兩個款式,都比官網價格便宜七八十元。」陳女士說。

根據商品介紹頁顯示的內容,兩款手辦均屬於預售商品,於2023年12月發售,消費者購買需預付全款,到貨時間為2024年2月下旬。

按照預售流程,商家對陳女士的訂單進行了後台虛擬發貨,並要求她點選簽收後耐心等待手辦到貨。2024年1月底,陳女士連續多日追問店鋪客服發貨時間,賣家均未回復。直到越來越多和她一樣的買家在店鋪商品頁面留言反映「聯系不上了」「店鋪不在了」「無法退款」,她才意識到商家已經跑路。

隨後,陳女士申請退款,並由平台介入處理。因商家超時未上傳憑證,平台客服判決支持陳女士的退款,但同時告知她:由於賣家的保證金賬戶余額不足,退款無法到賬,已通知賣家在90天內完成充值。「平台客服還打來電話說,如果過了90天,商家仍不回應就當是催繳失敗,此後平台將不再作退款處理。」陳女士進一步補充道。

截至事發,「西雅圖模型」的店鋪關註量為761人。陳女士向平台申請獲取該賣家的資訊,希望進一步維權。平台向她提供了賣家的姓名、電話及主體登記地址。

根據平台提供的資訊,記者也嘗試與賣家取得聯系,了解相關情況。但多次撥打賣家電話,系統均提示該號碼設定了來電轉駁或攔截功能,無法接通。此外,平台提供的賣家登記地址僅精確到街道,賣家的具體位置不得而知。陳女士維權之路陷入僵局。

先訂購後發貨,平台監管保障機制不足

正版動漫手辦價格並不便宜,單價通常在數百元至幾千元不等。記者調查了解到,動漫手辦常采用「先訂購、後發貨」的預售方式行銷。據悉,這是由於動漫手辦制作成本較高且種類繁多,廠家無法預測每件產品的市場需求,為了避免「熱門產品做少了沒賺到、冷門產品做多了賣不動」的情況,廠家便采用預訂模式來估算銷量和生產數量。

一名收藏了近百款動漫手辦的資深愛好者告訴記者,市面上大多數動漫手辦賣家,包括實體門店在內,銷售新款都會讓顧客交預售款,有些比例高的則需要預付全款,其中一些網店會要求顧客在未收到貨前就確認收貨。

這樣的預售行銷模式讓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了動漫手辦愛好者的錢包。他們先是低成本開設網店,再以預售的名義騙取消費者付款,隨後在約定發貨時間前關店跑路。

大量的跑路案例引起了動漫手辦愛好者的警惕。在百度貼吧平台,一個關註量超過5000人的「模玩黑店吧」裏,聚集著很多動漫手辦愛好者。3月9日,記者檢視發現,該論壇共釋出了2.3萬條網帖,近期的數十條網帖中,預售、失聯、跑路成為高頻詞匯。

論壇中充滿了受害者的控訴,也四處散落著所謂「過來人」傳授的經驗。記者梳理多條受害者的描述了解到,有的店鋪跑路後,過一段時間還會換一個「馬甲」註冊新店,再以同樣的套路欺詐顧客。「不要碰新店、小店,只選老店、大店。」這是論壇中「過來人」總結的網購動漫手辦經驗。

老店、大店就一定靠譜嗎?事實並非如此。記者咨詢某主流電商平台上幾家擁有十幾萬粉絲的動漫手辦網店,賣家提供的均是「十多年老店」的口頭承諾,還有賣家表示「我們的保障就是可以加群,群裏有幾千人一起監督」。

然而,記者查詢這些店鋪的保證金,卻發現只有1000元至3000元不等。根據陳女士的維權經歷,這意味著,一旦商家跑路,這些保證金賠付完個別消費者後,其他消費者只能透過網購平台之外的途徑維權。

被騙後維權難,消費者避坑靠口口相傳

法律途徑是消費者維權的手段之一,一名來自重慶的消費者向記者分享了他維權成功的經歷。2022年5月,他在電商平台交了1050元的手辦預售款,商家承諾當年年底發貨,結果卻跑路了。隨後,他向電商平台申請披露賣家姓名、身份證號碼等資料,了解到賣家所在地為廣州,於是在廣州互聯網法院發起訴訟。相關文書顯示,涉該賣家的案件有十幾起。法院最終判決被告退回預售款,從發現被騙到成功退款,整個維權過程持續了半年之久。

能成功追回錢款的他是幸運的,但在上述案例背後,還有大批不懂維權方法、維權路徑受阻或透過訴訟手段也無法挽回損失的消費者。意識到被騙後,出於法院起訴的需要,陳女士曾嘗試透過電商平台獲取賣家的身份證號碼資訊。不過,平台客服告知她:「商家沒有提供身份證給平台,個人店鋪不需要進行登記。」

2023年9月,浙江的一名消費者同樣被騙損失9000余元,他告訴記者,起訴賣家的判決下來後,被告人成了老賴,錢至今也沒能要回來。「整個過程很心累,這類門店層出不窮。作為電商平台,是否應該盡到監管和預防責任呢?」他說。

一位要求匿名的律師表示,雖然商家跑路是一種自主行為,但根據國家相關法律規定,電商平台有義務確保在其平台上進行交易的商家的合法性和合規性,同時也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來保護消費者的權益。「如果電商平台未能履行其監管職責,導致消費者因商家的欺詐行為而遭受損失,那麽平台可能也需要承擔一定的責任。」

律師建議,網店卷款跑路的行為還可能涉及詐騙,除法院訴訟外,消費者還可以向公安機關報案,提供包括交易記錄、聊天記錄、付款憑證等在內的相關證據。此外,網購時要謹慎參與預售活動,盡量選擇信譽良好、備案資訊詳細的商家平台。

「預付款後商家不回復了」「過了發貨日期聯系不上賣家」「某某店是黑店,別買了」……截至發稿,記者留意到,「模玩黑店吧」的網帖仍在持續更新,眾多動漫手辦愛好者透過口口相傳的方式,警示其他消費者不要重蹈覆轍。

文、圖|記者 徐振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