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動物

那群守護阿勒泰的人,也值得我們守護

2024-08-23動物

新疆阿勒泰的山川大河,是許多都市人的心靈故鄉,也是眾多野生動物的快樂老家。過去5年來,一群年輕人努力在這片大地上搭建起人與自然的橋梁。

6月27日和28日,是新疆阿爾泰山野生動物救助中心的大日子。上午兩只蒙新河貍還在救助中心水池裏翻著跟頭,下午它們就甩著船槳樣的尾巴,爭先恐後地躍入烏倫河,重新過上修水壩、生寶寶的快樂生活。

兩只蒙新河貍放歸自然。(圖/阿勒泰地區自然保育協會提供)

除了蒙新河貍,兩天內放歸的動物還包括草原雕、兔猻、蒼鷹、紅隼和艾鼬等。這合共8只的放歸動物是救助中心今年正式投入使用以來的第一批救助成果。

放歸的野生動物都在救助中心住了一段時間,經過精心照料和康復訓練,再次具備重返自然的身體素質。看著蒼鷹再次飛向藍天、兔猻奔向山林,初雯雯不禁想起與野生動物相遇相識的寶貴時光。

河谷食堂,河貍的快樂老家

阿勒泰地區生活著466種野生動物,其中有74種是國家級保護動物,以及各種各樣的珍稀物種。作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蒙新河貍僅生活在阿勒泰烏倫河谷裏,數量比大熊貓還稀少。

蒙新河貍。(圖/初雯雯)

「憑借修水壩、築巢的特殊本領,河貍被譽為‘生態系工程師’,可以幫助人類對抗幹旱、改善水質。保護河貍不只是保護這個物種本身,也是在維護生態平衡。」初雯雯被河貍的利他內容所深深吸引。

5年前,富蘊縣恰庫爾圖鎮上,河貍一家三口被凍死。這雪地裏的悲慘一幕,讓初雯雯和小夥伴們堅決踏上守護河貍的路。他們在阿勒泰富蘊縣創辦了阿勒泰地區自然保育協會,還發起了名為「河貍軍團」的互聯網公益社群。

阿勒泰地區自然保育協會創始人初雯雯。

初雯雯現在北京林業大學讀博士,一直秉承科學保護野生動物的理念。她和團隊沿著河谷走了750公裏,每天霸占著朋友圈運動的榜首,熬了幾十個通宵做分析,才找出制約河貍族群規模的主因。

由於氣候、畜牧的影響,河貍愛吃的灌木柳生長面積縮減,這導致這些動物經常挨餓,甚至得啃食樹木木質部飽腹。為了拯救河貍,初雯雯和團隊發起了「河貍食堂」公益專案,想透過種樹恢復河貍的棲息地。

在沙化河谷裏種樹,這絕對是件苦差事。小夥伴們被蚊子叮得滿頭包,渾身曬得黝黑,但樹卻不一定能種活。種樹的第一年,初雯雯累癱在河邊,哭著對枯幹的樹苗說:「對不起,今年沒把你種活。」後來回母校請教專家,灌木柳才開始紮根生長。

烏倫河谷因新栽的灌木柳煥發新的光彩。

2019年以來,超過200萬名年輕人透過協會參與阿勒泰野生動物保護工作。集合「河貍軍團」和當地牧民的力量,協會在5年的時間種下100多萬棵灌木柳。每當河貍肚子餓了,它們就進到「食堂」裏,挑最嫩的灌木樹皮開啃,剩下的木質部就順手打包,給河貍窩添枝加葉。

2018年,烏倫古河流域的蒙新河貍僅有500只左右,掙紮於最小族群瀕危線上。目前蒙新河貍已有750只左右,增長近50%。透過直播鏡頭,百萬網友見證了河貍吃上飽飯、住進豪華水壩房的美好生活。「這是由我們每一位工作人員、誌願者、牧民和熱心網友們締造的奇跡。」初雯雯告訴新周刊。

有了「河貍食堂」,河貍寶寶就不愁吃的了。

跟時間搶命,守護野生動物

看著河貍安居樂業,初雯雯牽掛的心仍未能放下,因為阿勒泰地區還有許多野生動物需要幫忙。人與自然共生的環境裏,野生動物遭遇車禍、被困農田的事情時有發生。如果能被及時救治,這些動物有可能重獲新生,重歸自然。

過去5年來,協會聯合富蘊縣政府、「河貍軍團」,籌建了一所專業的野生動物救助中心。這是國際山脈阿爾泰山在中國境內第一所專業野生動物救助中心。

救助中心配備了專業器材,能幫助受傷動物盡快康復。(圖/阿勒泰地區自然保育協會提供)

曾經為河貍不懼辛勞「蓋食堂」的年輕人,如今不舍晝夜、不遠千裏地救助野生動物。他們組成了野生動物的「救護車司機」。近在富蘊縣的牛棚,遠在伊犁市的田埂,只要接到警察、林草局或者牧民的救助需求,他們都會立即奔赴當地,將受傷的動物護送到救助中心。

「有時候野生動物救助就是跟時間搶命。」自協會成立以來,初雯雯把齊腰長發逐漸理成及肩短發,就是為了把打理頭發的時間,省下來給動物們。

入住救助中心的動物,都各自有一份檔案,包括動物體檢表、治療記錄、飼餵用藥、野放評估等。除了必要的手術治療外,救助中心還會根據不同動物的習性,給動物布置「新家」,例如在猛禽康復病房放置樹枝棲架、在河貍病房搭建模擬河岸的鵝卵石水池。

猛禽康復病房的棲架是工作人員專門制作的。

「野生動物是自然的孩子,在遇到一些問題而流落到我們這裏的時候,就是我們的孩子了。」在動物康復期間,初雯雯和團隊兼任動物的營養師、保潔員甚至按摩師。圈養環境裏的猛禽容易患上禽掌炎,沒有特效藥可治。這些年輕人想辦法一邊躲開猛禽的尖牙利爪,一邊提供力度適中的捏腳服務。

將心比心,心疼守護自然的人

協會目前有15名工作人員,每個人都身兼數職。做野生動物的科研監測要進山,蓋河貍食堂要天天在「土裏滾」,回到救助中心裏還有嗷嗷待哺的動物病號。他們經常早上8點起來,忙到半夜兩三點才能閑下來。

工作任務繁重,生活條件也頗為艱苦。夏天蚊子將人團團圍住,冬天一覺醒來大雪可能就把門給堵住了。為了能有更大面積去救助動物,同時避免占用牧民的畜牧資源,救助中心選址在富蘊縣周邊的山上。這也導致了人與動物飲用水方面的許多問題。

野生動物救助中心修建在富蘊縣周邊的山上。

救助中心三天兩頭就停水。初雯雯和同事在河谷裏種了一整天樹,滿身汗和土,回到中心想洗把臉都實作不了,還得下山搬桶裝水,以保證動物飲水不間斷。與先進的呼吸麻醉、手術台等醫療器材相比,工作人員準備一日三餐的廚房更是簡陋,每次煤氣爐打火還得外配長嘴火槍。

救助中心原來配置的竈具款式比較舊。

這群年輕的自然守護者的傾力付出,海爾三翼鳥和新周刊都看在眼裏,同時希望能透過客製化改造,給自然工作者創造更美好的「家」。今年5月起,新周刊聯合海爾三翼鳥啟動了公益改造工程。

從烏魯木齊到富蘊縣,往返有1000多公裏的路程。為了不影響救助站的日常工作,海爾三翼鳥淩晨摸黑出發前往救助中心,當天返回。他們現場向初雯雯團隊收集改造需求,並當天內拿出設計方案。

透過現場勘察,設計師找到了救助中心停水的根源。由於救助中心位於山上,原有供水系統的水壓偏低,自來水無法從山腳運上去。水供應不穩定,水質也成問題。經海爾三翼鳥團隊的檢測,救助中心自來水的水堿含量比城鎮自來水高出一大截,給動物喝的水得經過多次沈澱。自來水中的余氯含量也偏高,河貍池子每次換完水都得晾兩天。

河貍在救助中心的水池裏遊泳。

針對救助中心獨特的地理情況,設計師首先使用氣泵給水管增壓,在出水端增設過濾器攔截大顆粒雜質,再透過飲水機吸附余氯。廚房裏加裝了凈熱一體機,徹底過濾水中的有害物質。

現在開啟水龍頭,工作人員和動物都能隨時喝上放心水,再也不用擔心停水或者為凈化水質多花功夫。「這幾個事都是我們的重大問題,現在都給解決了。」初雯雯興奮地告訴設計師。

加裝中央凈水機,可有效去除水堿和余氯。

跨越千裏,開啟美好生活

在救助中心裏,管你是博士生還是本科生,都得下廚房。這裏不僅要預備15位工作人員的夥食,而且要客製各種動物餐食。像是給食肉動物準備的純瘦牛羊肉,需切成每塊10克的份量。這座大廚房的忙碌程度,不亞於動物病房。

在海爾三翼鳥的專業團隊支持下,救助中心廚房所有櫥櫃和電器的安裝,不到一天就完成了。走進改造後的廚房,初雯雯驚喜發現那裏「顏值一下子飆升了」。設計師把廚房原來的布局改為U型,三面挨著操作台。工作人員洗、切、炒、起鍋等操作,都能在轉身之間流暢完成,還避免因動線不合理帶來的收納混亂。

改造後的廚房,動線更合理。

考慮到工作人員較多,廚房新配的水槽、爐竈和煙機都是雙份的,做飯效率一下子就提高了。原來高能耗的舊家電統統換成更節能的智慧家電。針對野生動物食材儲量大的痛點,廚房內還配置了大冷櫃,能有效減少食物的營養流失。「這個其實是我們更看重的,野生動物的健康比什麽都重要。」初雯雯點頭稱道。

參與救助中心的改造工程,海爾三翼鳥設計師也有機會近距離感受到自然保育者的工作熱情。他說:「對於這些拼盡全力守護動物的人來說,自己吃好、喝好可能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對我們來說,守護美好生活也是值得全力以赴的大事。」

不知何時起,救助中心的小夥伴之間形成一種默契。不管多晚出任務回去,廚房裏總有小夥伴等著,用那份熟悉的煙火氣治愈漫長一天的疲憊。小夥伴的生日會、各種重要節日的慶祝甚至年夜飯,這些重要時刻都被記在這座廚房裏。

廚房改造後的第一次聚餐時,初雯雯跟同事們說:「之前咱們的招聘待遇寫的是‘管吃管住,有集體宿舍’。現在我要改成‘吃好喝好,生活賊美好’。」

阿勒泰地區自然保育協會的年輕人來自五湖四海,都是懷抱夢想而前往阿勒泰的。他們甘願為自然保育奉獻自己的青春,期待著有一天像河貍那般,以自己微小的力量營造出一個美好的自然生境。

憑著對自然生態的愛,這群自然守護者運用專業能力,全心投入恢復野生動物棲息地,幫助受傷的野生動物重返自然。秉承社會責任之心,海爾三翼鳥用最擅長的改造能力,為野生動物守護者助力。即使遠在新疆阿勒泰大山裏,海爾三翼鳥也能找到最契合的個人化場景方案,開啟美好新生活。

影片載入中...

彩蛋

海爾智家「以舊換新」

補貼力度杠杠的

海爾智家透過產品、場景升級,建立梯級化的更新消費鏈條,全面滿足使用者換新的多元化需求。同時,圍繞「多、快、好、省」再升級的以舊換新政策,明確政企雙補貼最高可達20%、單台最高優惠2000元的補貼力度。

作者:曉洋

校對:無姜魚

排版: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