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看官老爺,麻煩右上角點選一下「關註」 ,精彩內容不錯過,方便隨時檢視。
文|萬象硬核
編輯|萬象硬核
«——【·前言·】——»
2017年,新京報釋出了一則影片,影片中稱四川一彜族村民舍特克其無意之間發現 一只熊貓竟然啃食了一只村民家的山羊!
一直以為來熊貓在人們的認知中都是只吃竹子的可愛寶寶,而且它對竹子的種類也比較挑剔。
可是這樣的熊貓竟然也會吃肉? 很多人怎麽也想象不出一個憨態可掬的乖寶寶滿口血腥吃肉的畫面,那絕對是一個視覺暴擊。
也許是熊貓一直被人類寵養,才會產生一種它就是一個大型貓咪的錯覺。
直到熊貓吃肉的情形一出, 人們才想起那件被遺忘的事情——熊貓屬於熊科,是一只像貓的熊,它最初的食物就是肉。
那麽熊貓這是血脈覺醒了嗎?
«—【·樂山突現「熊貓下山偷吃山羊」·】—»
2017年2月,家住樂山馬邊的彜族自治縣梅子壩鄉的村民舍特克其,在上午10點左右,途經優羅羅曲的地方時, 無意碰見一只偷偷下山的熊貓正在啃食山羊肉!
它在原地停留了二十多分鐘,等吃飽了才原路返回 。因為大熊貓這個物種是中國特有的,多分布於四川、陜西、甘肅這些地區,其族群數量十分稀少。
所以舍特克其發現大熊貓的蹤跡後,立即上報給有關部門,可惜的是當時事情突然, 他並沒有攜帶拍攝器材,所以就沒有拍下大熊貓獵食山羊的影片。
不過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在現場找到了熊貓遺留下的新鮮糞便,他們透過察看現場的痕跡、糞便以及舍特克其所描述的外形, 判斷這只大熊貓大約身長一米,年齡約4歲。
而且就在當天的下午,幾十公裏之外的勒烏鄉山峰村的一個村民,在經過一個農房時也發現了一只大熊貓,所幸的是他帶著手機,拍下了熊貓的照片,還及時聯系了黑竹溝保護區管理局等相關部門。
人們立刻驅車到達現場,經過確認該熊貓是一只成年雄性的大熊貓,透過檢查確保它身體健康沒有疾病後,采用合適的方式將它送歸了山林。
其實大熊貓在四川的很多地方出沒過,如雅安市、汶川縣、成都、阿壩等地區, 世界上第一只大熊貓就是在寶應縣內發現的。
它們是一種喜歡濕潤環境,但又受不了高溫環境的動物,所以它們並不適合生活在高溫高濕的熱帶雨林, 而喜歡呆在陰涼且海拔較高的山區竹林中生活 ,巧的是四川就是這樣的地方。
四川境內地形地貌復雜多樣,擁有涼山、秦嶺、岷山等眾多山脈,山脈間海拔高差較大,為大熊貓提供了多樣的棲息環境。
夏季炎熱時它們會向高處遷徙,冬季寒冷時,會向低處挪窩生活,不需要像其它獸類那樣在外地到處遊走。同時復雜的地形也為四川提供了豐富的氣候類別。
這裏氣溫常年普遍不高,且濕度達到了80%以上,如此涼爽適宜的環境很適合大熊貓生存。
而且這種氣候特點也十分利於竹林的大批生長,這為大熊貓提供藏身之所的同時,也為它們儲備了充足的食物。
再加上這裏降雨量豐富,生活環境清爽 ,還有其他植被密布,對於大熊貓來說就是一個繁衍生息的風水寶地,怪不得熊貓們喜歡活躍在四川。
如今為了更好地關註大熊貓的日常生活,當地的科學家還專門為它們建設了熊貓繁育基地,包括多處自然保育區。
據觀察,大熊貓一天只幹兩件事: 一是幹飯,二就是睡美容覺。 別看它們身材胖胖的,行動起來很靈活,在動物園中我們經常看到它們擺出各種有趣的姿勢睡覺。
它們雖然性情溫順,但同樣對領地有著占有欲。它們經常將尿液、肛周分泌物等抹在柱子上、樹樁上或其它看中的地方, 做一個標記並扒掉樹皮和留下爪痕來宣示這是它的「領土」。
不過這種行為方式,會讓熊貓們到了特殊時期聚集在一起,討論「人生大事」。
不過話說回來,這些熊貓們是不是為了能吃到新鮮的竹子才留下來的呢?可根據村民所見,熊貓也是吃肉的。
這就奇怪了, 是什麽原因導致它改變了自己的飲食習慣,從吃肉改成吃素了?
«—【·愛吃肉的大熊貓·】—»
往前推,大熊貓的祖先是吃肉的, 它的爪子、牙齒具有獸類該有的鋒利,且腸道較短,適合消化肉質食物。
雖說是肉食獸類,但比起老虎類的猛獸來說能力還遜色一些,脾氣也比較溫順, 所以在獵食時熊貓常常因打不過這些猛獸,爭搶不到充足的食物而餓肚子。
早期地球曾經歷過一段非常寒冷的冰川時代,在這種食物匱乏, 競爭者激烈的大環境 下,大熊貓並沒有一根筋地只埋頭找肉吃,而是將目標放在了植物身上。
也就是這次才讓它演變成了一個喜歡吃竹子的肉食性獸類。
不過熊貓放著這麽多植物不選,為何對竹子情有獨鐘?
«—【·為了生存選擇竹子·】—»
其實熊貓也是沒辦法,它的臼齒較小,不能將雜草徹底嚼碎。
直接生咽的話也不行,它只有一個胃,不能像牛(牛有四個胃)那樣可以將雜草儲存在體內的胃袋中,等到了安全的地方利用反芻的能力慢慢消化。
大熊貓的胃沒有這麽大能耐, 它消化不了植物中的高纖維素 ,它也沒有較長的腸道來幫助分解, 自然也就不能從中汲取營養和能量,所以它們找到了一種鮮少有動物食用的竹子。
熊貓發現它們的牙齒可以輕松咬碎竹稈,而且一些品種的竹子內部不僅含有纖維素、木質素,還有大量的水分、低蛋白、濃度較高的澱粉等其它營養成分。
對比其它類的植物 ,竹子的營養更容易吸收,如冷箭竹、玉山竹、白夾竹等近60種竹子都是它們喜歡吃的。
因為長期吃竹子,大熊貓的飲食習慣得到了改善,竹子在它的食譜中占據很大的比例,並且為了能更穩固地抓住竹子,它的熊掌還前進演化出「第六根手指」。
大多數的古老生物因無法適應新時代的環境而滅絕,但熊貓就十分聰明,依靠著植食性活了下來, 隨著時代的演變它的橈(ráo)骨處前進演化出一塊側籽骨,形似於一個勾點 ,也就是它的「第六根手指」。
而且當時熊貓自打吃竹子後,它感知肉食等高蛋白食物的基因失去了活性,說白了就是它的味覺有些失靈, 吃肉並不會覺得很香,所以才會「放棄」香噴噴的肉,轉而大量進食口味清淡的竹子。
同時它們還前進演化出非常低的代謝率,這正好適應了熊貓從竹子身上攝入營養的低效率, 也就是說它們的能耗較低,可以慢慢吃飯、消化、吸收 ,怪不得每次看熊貓它都在吃吃吃!
大熊貓一天能吃幾百根的嫩竹,它吃的竹子是跟著季節變化走的,不同季節吃不同品類的竹子,或竹子的不同部位。
像春夏兩季更喜歡吃各種各樣的竹筍,口感鮮嫩多汁,營養成分比較多, 秋季主要吃竹葉,冬季多吃竹稈。
不過熊貓畢竟是個熊,需要補充更多的營養,骨子裏還殘留著一絲的肉食性的習慣。 所以它們偶爾也會覓食蜂蜜、魚、水果、等,在食物匱乏時還會下山尋找家禽 ,總之它是不會讓自己餓肚子的。
雖然熊貓靠竹子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 但大熊貓本質上還是一種肉食動物,它腸道的菌群經過人們的研究也被發現更適合消化肉類。
但現在的大熊貓已經習慣了將竹子當做主食,雖然它偶爾也會開開葷打個牙祭。
«——【·結語·】——»
要不說大熊貓是我們的國寶, 冰川時代都沒能將它滅掉,可以見得它們也是有一定實力的 ,再找定居地這方面熊貓也是賊精賊精的,知道自己想要什麽。
熊貓為了適應環境而做出改變,這點道理也同樣適用於人類的身上。
參考:
新京報【熊貓覓食啃山羊 吃了百萬年竹子卻是肉食動物】2017-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