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動物

專家稱螳螂「殺夫」不是寫在基因,與個體饑餓程度關聯大

2023-12-19動物

當你發現自己「前任」不僅「綠了你」,還把你生吞活剝吃得幹幹凈凈,你會有什麽感覺?對於雄螳螂來說,這就是它們生命的最後結局。

長久以來,人們普遍認為母螳螂會在交配後吃掉雄螳螂是一種刻在基因裏的天性所致。但是,昆蟲學專家王教授最新研究發現,這種行為的產生與個體饑餓程度高度相關,並非出於本能。

「我們設計了嚴謹的對照實驗,結果發現當雌螳螂食物充足時,並不會‘殺夫’。」王教授說。他表示,這種行為更像是一種環境適應,在自然界的生存競爭中形成的策略。

那麽,在螳螂的世界,又是什麽導致了這一「離婚炮」的形成?

一、交配過後,體型懸殊導致雄螳螂難逃一劫

螳螂學專家指出,造成這一現象的最根本原因,還是來自於螳螂雌雄個體間巨大的體型差異。

「雄螳螂的體型通常只有雌螳螂的一半大小,無論是在力量還是速度上都遠遠地不如對方。」昆蟲學家李博士表示。他解釋道,這導致在交配結束後,雄螳螂根本無法躲過雌螳螂的追擊。

交配對螳螂來說是一項極度消耗體力的活動。李博士指出,整個過程往往長達2-5個小時之久。「這期間雙方都無暇覓食充電。一旦開‘戰鬥模式’,雄螳螂顯然敗下陣來。」

但為何不在交配前逃之夭夭呢?專家表示,雄螳螂往往會在見到雌螳螂的第一時間發起求愛攻勢。「這是本能。等真要後悔的時候,就已經天人永隔了。」

二、實驗證明「殺夫」的產生與饑餓程度高度相關

「我們不能簡單地把這歸結為刻在基因裏的本能。」王教授表示。他和研究團隊透過設計三組嚴謹的對照實驗,證明了這一點。

「第一組裏,我們放入一只饑餓的雌螳螂和一只雄螳螂進行交配。結果它直接無視求偶,將雄螳螂生吞活剝。」

相比之下,第二組裏事先餵食過的雌螳螂並沒有在交配第一時間選擇攻擊。「它直到交配結束後才終於忍不住對雄螳螂發難。」王教授解釋道,「可見,饑餓程度是關鍵影響這一行為的因素。」

最終,在第三組飽腹狀態下的雌螳螂面前,幸運的雄螳螂總算逃過一劫,和「前妻」愉快分食起了剩余食物。

「這說明饑餓狀態足以讓本來可以和平分手的母螳螂突然翻臉。」王教授小結道。

三、不能用人類道德評判 動物界適者生存法則依舊殘酷

「我們不應該用人類社會的倫理規則要求動物。」李博士指出,這其實就是自然界「優勝劣汰」的體現。在食物匱乏的環境下,成功適應的個體總有手段獲得額外養分,這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螳螂等物種的傳承。

「這種看似殘酷的關系,也僅僅停留在物種內部的基因傳承。」李博士強調。並不存在類似人類社會的「配偶伴侶」這層關系。

在殘酷的生存環境下,僅憑一時滿足的食欲就可以置另一只性命於不顧,這無疑給人們帶來了深刻警示。「當我們也面臨類似兩難選擇時,希望大家能保有人性的底線。」李博士說。

擁有理性和道德自覺的人類,是否也隱藏著類似的「天性」?母螳螂的選擇究竟只是本能,還是一種可怕的生存智慧?這其中又有哪些值得我們反思的地方?歡迎讀者踴躍留言討論。

當你發現自己「前任」不僅「綠了你」,還把你生吞活剝吃得幹幹凈凈,你會有什麽感覺?對於雄螳螂來說,這就是它們生命的最後結局。

長久以來,人們普遍認為母螳螂會在交配後吃掉雄螳螂是一種刻在基因裏的天性所致。但是,昆蟲學專家王教授最新研究發現,這種行為的產生與個體饑餓程度高度相關,並非出於本能。

「我們設計了嚴謹的對照實驗,結果發現當雌螳螂食物充足時,並不會‘殺夫’。」王教授說。他表示,這種行為更像是一種環境適應,在自然界的生存競爭中形成的策略。

那麽,在螳螂的世界,又是什麽導致了這一「離婚炮」的形成?

一、交配過後,體型懸殊導致雄螳螂難逃一劫

螳螂學專家指出,造成這一現象的最根本原因,還是來自於螳螂雌雄個體間巨大的體型差異。

「雄螳螂的體型通常只有雌螳螂的一半大小,無論是在力量還是速度上都遠遠地不如對方。」昆蟲學家李博士表示。他解釋道,這導致在交配結束後,雄螳螂根本無法躲過雌螳螂的追擊。

交配對螳螂來說是一項極度消耗體力的活動。李博士指出,整個過程往往長達2-5個小時之久。「這期間雙方都無暇覓食充電。一旦開‘戰鬥模式’,雄螳螂顯然敗下陣來。」

但為何不在交配前逃之夭夭呢?專家表示,雄螳螂往往會在見到雌螳螂的第一時間發起求愛攻勢。「這是本能。等真要後悔的時候,就已經天人永隔了。」

二、實驗證明「殺夫」的產生與饑餓程度高度相關

「我們不能簡單地把這歸結為刻在基因裏的本能。」王教授表示。他和研究團隊透過設計三組嚴謹的對照實驗,證明了這一點。

「第一組裏,我們放入一只饑餓的雌螳螂和一只雄螳螂進行交配。結果它直接無視求偶,將雄螳螂生吞活剝。」

相比之下,第二組裏事先餵食過的雌螳螂並沒有在交配第一時間選擇攻擊。「它直到交配結束後才終於忍不住對雄螳螂發難。」王教授解釋道,「可見,饑餓程度是關鍵影響這一行為的因素。」

最終,在第三組飽腹狀態下的雌螳螂面前,幸運的雄螳螂總算逃過一劫,和「前妻」愉快分食起了剩余食物。

「這說明饑餓狀態足以讓本來可以和平分手的母螳螂突然翻臉。」王教授小結道。

三、不能用人類道德評判 動物界適者生存法則依舊殘酷

「我們不應該用人類社會的倫理規則要求動物。」李博士指出,這其實就是自然界「優勝劣汰」的體現。在食物匱乏的環境下,成功適應的個體總有手段獲得額外養分,這可能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螳螂等物種的傳承。

「這種看似殘酷的關系,也僅僅停留在物種內部的基因傳承。」李博士強調。並不存在類似人類社會的「配偶伴侶」這層關系。

在殘酷的生存環境下,僅憑一時滿足的食欲就可以置另一只性命於不顧,這無疑給人們帶來了深刻警示。「當我們也面臨類似兩難選擇時,希望大家能保有人性的底線。」李博士說。

擁有理性和道德自覺的人類,是否也隱藏著類似的「天性」?母螳螂的選擇究竟只是本能,還是一種可怕的生存智慧?這其中又有哪些值得我們反思的地方?歡迎讀者踴躍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