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動物

愛吃骨頭的胡兀鷲,8斤重的大骨頭照樣能吞,比狗還要幹凈利索!

2023-12-09動物

能生吞8斤大骨頭的鳥,你聽說過嗎?還別說,世界上真有如此兇猛彪悍的「 食骨 」鳥類。它正是我們今天所要介紹的主人公胡兀鷲。胡兀鷲是實打實的猛禽,說到這就奇怪了。既然身為猛禽為何不像金雕那樣捕獵, 反倒和狗搶食,專門啃起骨頭了呢?

胡兀鷲是何方神聖?

胡兀鷲是隼形目鷹科胡兀鷲屬鳥類。胡兀鷲 的外表非常明顯,頭頂與兩側呈灰白色。強健的身體上半部份為 黑灰色 ,下半部份則為乳白色。同時,胡兀鷲 中的「胡」是由於頦下長有如同胡須的剛毛。

胡兀鷲分布甚廣泛,全世界都有。 中國境內,胡兀鷲主要分布 新疆西部、西藏、四川西南部 等地

胡兀鷲喜歡棲息於在海拔 500米-4000米 的山地裸巖地。能夠在「缺糧少食」的 山地裸巖地 生存的物種, 一般都不是好惹的角色 。胡兀鷲正是如此,它們格外兇猛謹慎,擁有很強的自我防護意識,是個不折不扣的 獨行主義者

從客觀角度來說,胡兀鷲的繁殖頻率並不高。 它們的繁殖期一般為2月至5月,而每窩僅產1枚至2枚卵。這些珍貴的卵,需要孵化上53天左右,才能使幼鳥破殼而出。 為了保障孵卵的隱蔽性以及 幼鳥的安全 ,胡兀鷲經常把巢穴構築於「恨天高」的高山懸崖的縫隙間。

由於胡兀鷲 謹慎 的個性,它們會 將巢穴建造得格外保暖與堅固 。通常用動物毛發、棉花等 柔軟保暖 的材料作為巢穴的內襯。而外部則用堅韌的枯枝、細枝緊緊圍繞而成。當然, 「護崽」的胡兀鷲 也會為爭奪最好、最安全的「築巢寶地」而大打出手。

值得一提的是,胡兀鷲 為了更為快速高效地找到食物,前進演化出了一種特別的飛行機制,那就是翺翔 。 要知道,棲息在如此高海拔的胡禿鷲,為了覓食一天需要飛行 9個小時至10個小時 ,飛行高度能達7000米。

因此,為了更好地節省體力,它們采用翺翔,這種不需要太費力的飛行方式。擁有猛禽敏銳感官的胡兀鷲,在感知空氣中的 上升氣流 從地面升起時呈圓柱形的時候, 就會以 「借力打力」 的方式,進入上升氣流中,這種方式極為節省體能。

有時,胡兀鷲也會像海鷗那樣,快速地貼著地平線飛行。

特立獨行的「食骨者」

胡兀鷲性情不算兇猛,總是一副「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的樣子,因此,它們在覓食的時候, 經常單獨活動,很少與其他鳥類「拉幫結派」 。覓食,是野生動物在大自然中生存的 第一要義 。胡兀鷲更是如此,它們對自己的生命可是高度地負責!

在幾千米的高空翺翔之時,雙眼仍舊目不轉睛地 尋覓地面上有沒有動物屍體,亦或者動物裸骨的痕跡。胡兀鷲 擁有 很強的視覺 ,視網膜的斑帶區中央凹內的視覺細胞有 150-200萬個 ,保證它們在高空之上,還能一覽無余地看到地面動向。

因為胡兀鷲是不折不扣的 「食骨者」 ,它們雖然也食腐肉,吃野兔、雉雞等, 但是胡兀鷲更愛「吞大骨」

雖然,食骨這個食性極為特殊,「食骨者」這個稱號也極為可怕。 但是胡兀鷲兢兢業業地吃骨頭、包攬其余動物飽餐過後剩下的「殘羹」的行為,為 清潔 廣袤無際的荒野起到了重要作用。 不然,這些 難以代謝的骨頭 ,在日積月累的積攢下,就會成為「占地的骨堆」了。

有人可能會疑惑,胡兀鷲專吃骨頭,真的有用嗎?

事實恰好是如此,骨頭進入胡兀鷲的胃部之後,會被 強大的胃酸 消化, 分解成對身體有用的營養物質 。同時,骨頭也不像人類所想的這般毫無營養。胡兀鷲 可不傻,人家先吸食骨頭裏富含多種蛋白質的骨髓,然後再吸收骨頭裏帶有的鈣質 等營養。

吃完骨頭之後, 既補充了營養,又儲存了能量,簡直不要太好 。另外,長期食骨的胡兀鷲,偶爾也會沾染上骨頭殘留的腐肉, 小小的腐肉裏滋生著大量的細菌

為了避免「傳播」給抵抗力低的幼鳥 ,成年胡兀鷲尋找天然的 氧化鐵沈積物 的土壤,透過喙多次沾取紅褐色的沈積物塗抹到羽毛上,形成一副 「火烈鳥」 的樣子。 因為氧化鐵沈積物的耐酸堿性,起到了隔阻有害微生物的效果。

並且,胡兀鷲 吃骨頭是人家的天性,它們的族群能夠長期食骨,說明身體機制已經適應食骨。 野生動物普遍擁有自己的生存智慧,因此大家不必過於擔心。再說了,在競爭如此激烈的野生環境中, 食骨可謂是另辟蹊徑 很少有競爭者,這也算保障了胡兀鷲族群的生存。

令人咋舌的「吞骨大法」

那麽,胡兀鷲不怕「貪心不足蛇吞象」被噎死嗎? 然而,胡兀鷲遠遠沒有那麽脆弱。它們的 食管 非常有彈性、非常堅韌,完全撐開的話,寬度可達7厘米。

在叼起一塊像 牛脊椎骨 如此大塊的骨頭以後,胡兀鷲 熟練的將骨頭,調整一下方位,便整個吞進了肚子當中,比狗還要幹凈利索。

當然,胡兀鷲也是 有判斷力 的。畢竟,食骨是它們的使命,在胡兀鷲的食譜構成總,骨頭占據了 90% 那麽大的比重。如果骨頭實在太大,它們也不會硬塞到讓自己活活噎死。

胡兀鷲是非常 機智 的猛禽,遇上 難以吞咽的超大塊骨頭 的時候,它們會尋找堅硬的巖石處。然後高高地飛起, 對準巖石的棱角,扔下大骨頭,使其分裂 成自己可以吞咽的小塊骨頭。

要說起胡兀鷲的 「摔骨大法」 ,這背後還隱藏著一個令人忍俊不禁的故事。 在古希臘時期,作家埃斯庫羅斯在戶外「暴斃」。 經過調查後,人們才知道,是胡兀鷲誤把埃斯庫羅斯光溜溜的禿頭,當成了一塊碎骨用的巖石。 冷不丁地 往人家頭上扔了 一只烏龜 ,楞是把「一代文豪」砸死了。

自然界真是臥虎藏龍,不僅有「食腦魔王」白鼬,還有「食骨者」胡兀鷲。要說動物們的食性,還真是「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感謝您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