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動物

越來越多「老朋友」來川越冬 第八輪成都平原越冬水鳥調查啟動

2024-01-08動物

白尾海雕。

中華秋沙鴨。

赤嘴潛鴨(左雌)(右雄)。

白眼潛鴨。

普通秋沙鴨。

赤麻鴨。

越冬水鳥調查團的成員在德陽市旌湖邊觀測水鳥。

1月6日,綿陽市三江半島的江面上,一聲聲清脆的鳥鳴劃過天空,數百只紅嘴鷗翩翩起舞,繪制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畫卷。從每年的11月開始,到次年的3月,成千上萬只西伯利亞紅嘴鷗會飛越數千公裏,舉家遷徙到這裏來越冬。它們的歸來,意味著一年一度的最佳候鳥觀賞季到了。

為掌握成都平原越冬水鳥的物種組成、族群規模、分布現狀及其變化情況,保護候鳥及候鳥遷飛通道和越冬地,當日,成都觀鳥會與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聯合四川多個地區的觀鳥會組織,共同啟動了第八輪成都平原越冬水鳥調查。本輪調查將持續三天,調查範圍較上一輪進一步擴大,覆蓋了德陽、綿陽、眉山、自貢、樂山、雅安、瀘州、宜賓等13個市(州),以及岷江、沱江、涪江、青衣江和長江幹流等河湖濕地,實作了對四川盆地底部低海拔區的全面覆蓋。同時,本輪參與調查的人數總量較第七輪增加了約三分之一,達到330人左右。

「2017年我們只記錄到36種2490只水鳥,而2023年則增加至75種89222只,2024年的調查數據我們將在本輪調查完成後進行統計,並及時向社會釋出。」1月6日,成都觀鳥會會長、首批四川省生態環境特邀觀察員沈尤分享了一組數據。「截至2023年3月31日,成都平原範圍內分布有鳥類22目79科566種,其中越冬水鳥9目18科130種。成都平原水鳥種數占四川水鳥種數的83.43%,占全國水鳥種數的52.03%。」

成都平原越冬水鳥調查始於2017年,截至2024年,調查已進行到第八輪。據成都觀鳥會數據,目前在興隆湖的春秋遷徙及越冬水鳥規模較大,最高峰時達到6000只以上,這裏已經成為成都平原區湖泊型水域最大的水鳥越冬地之一。「氣候變遷和極端天氣都會影響水鳥的分布,豐富的濕地和充足的食物更是維系冬候鳥安全越冬的關鍵因素。」據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副研究員闕品甲博士介紹,除了興隆湖,青龍湖、北湖、泉水湖等都是成都觀鳥的好去處,並且這些地點交通方便,只要仔細觀察,觀鳥人一般都能夠觀測到多種冬候鳥。

在觀測中,青頭潛鴨、中華秋沙鴨等珍稀瀕危鳥類在更多的河流湖泊中被觀察記錄到。極危(CR)鳥類青頭潛鴨的個體數量也從個位數增加到兩位數。與此同時,成都觀鳥會還會同「成都猛禽研究」小組等誌願者組織進行了越冬猛禽的同步調查,以掌握除水鳥之外的更多越冬鳥類的情況和資訊。

隨著冬季的來臨,越來越多的冬候鳥開始遷徙至成都平原的河流湖泊,這些變化的數據都充分顯示了四川河湖生物多樣性資源增加和水生態環境質素持續改善。(C視覺攝影師 曾朗 沈尤 陳遜 陳學禮 記者 陳妍蓓 黃瀟 攝影報道)

(來源:四川日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套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