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動物

可可西裏12頭野牦牛被偷獵,每頭價值50萬,7人牢底坐穿冤枉嗎?

2024-06-16動物

青藏高原那片終年被冰雪覆蓋的廣闊領地,一直籠罩著一層神秘的面紗。在那遙不可及的高寒之地,生存著一種體格龐大、黝黑健碩、雙角傲然的珍稀物種——野牦牛。

它們就像高原之上的"黑珍珠",用粗壯的牛角和茂密的毛發,在那片苦寒之地自由馳騁。這片領地叫做可可西裏,在蒙古語中意為"青色的丘陵"。

在這片被命名的領地中,野牦牛的身影無處不在。它們擁有極強的生存能力,厚重的黑褐色毛發能幫助它們抵禦極端嚴寒,強壯的體魄和矯健的身手能讓它們征服高山峻嶺,鋒利的環形雙角足以嚇退任何威脅。

每當九九重陽的雄性發情季節到來,雄性野牦牛們就會在這片領地上展開激烈的角鬥,為爭奪雌性的青睞而殊死搏鬥,氣氛熱烈非凡。

雄性野牦牛們會挺著粗壯的牛角,撞擊對手,場面極為壯觀。2022年,一起令人痛心的偷獵案發生在青海可可西裏國家級自然保育區。

7名男子為了賺錢,居然不遠萬裏來到這片人跡罕至的高原,對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野牦牛展開了貪婪的獵捕。最終,他們偷獵了12頭野牦牛,給這一珍稀瀕危物種的生存帶來了沈重的打擊。

盡管執法人員很快將他們這夥偷獵分子全部緝拿歸案,但已經來不及了,12條寶貴的生命就這樣遭到了兇手的無情踐踏。

經過一段時間的審理,7名罪犯終於得到了他們應有的判決結果。根據判決書,他們分別被判處了4年到11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這一判決結果再次在網上引發了熱烈的討論和質疑。一些網友直指,為什麽"大學生掏鳥案"裏的燕隼只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主犯卻被判了10年半的重刑;而此案的野牦牛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關系重大,7名偷獵分子的刑期卻如此之輕?難道珍稀瀕危的野牦牛的生命就不如一只普通的小鳥重要嗎?其實,判決存在這樣的差異是有其合理根源的,並非草率判罰。

野牦牛之所以被高估值,並非執法部門的隨意定價,而是依據國家相關法律對一級保護動物制定的價值評估標準。至於與燕隼案例相比判決力度差異,也是基於多方面的原因綜合考量。

那麽,為什麽野牦牛會成為偷獵分子垂涎三尺的目標?原因就在於它們在黑市上有著極高的經濟價值。根據調查,野牦牛幾乎全身上下都是"寶貝"。

它們的肉質鮮嫩可口,在黑市上有著極高的身價。它們身上的毛發質地堅韌結實,可以編織成名貴的地毯或制作成各種高級皮毛制品,同樣價格不菲。

最為令人垂涎的,還是野牦牛那對粗壯鋒利、向上環繞的牛角,被視為制作工藝品的上等材料,在收藏家和一些東南亞國家有著極大市場。

正是這些豐厚的經濟利益的誘惑,使得一些人對這種珍稀瀕危物種虎視眈眈,不顧國家法律,渾然無視生命的可貴,肆意偷獵捕殺。

一對據說長達2.5米、粗1.5米的特大號野牦牛角,在黑市上可以賣出天價。有偷獵分子為此瘋狂,鋌而走險,不惜一切代價去獵捕,展現出人性中的醜陋一面。

不過,即使如此,偷獵分子們仍然有著一些狡辯的理由。有人認為,家養牦牛和野牦牛除了外形上的區別,本質上沒什麽兩樣,憑什麽家牦牛就不值錢?其實這是一種謬誤的思維。

家牦牛是經過人工馴化的品種,數量眾多;而野牦牛卻是生存在自然環境中的珍稀物種,族群數量稀少。更重要的是,野牦牛在高原生態系中扮演著獨特而不可替代的角色,是這一生態鏈條中的重要一員,是不可多得的珍貴生物資源。

肆意破壞生態平衡,是對大自然的虧欠和傷害。此案件的判決結果再次在網上引發了廣泛關註和熱烈討論。很多網友直接將其與"大學生掏鳥案"相比較,表達了自己的不解和質疑。

他們認為,燕隼只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涉案大學生卻因此獲刑10年半;而此案偷獵的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野牦牛,關系更為重大,7名偷獵分子的量刑最高僅11年,判決力度未免太輕。

難道珍稀瀕危的野牦牛的生命就不如一只普通的小鳥重要嗎?其實,這兩案之間判決存在這樣差異,是有其合理根源的,並非法院草率和隨意判罰。

一方面是法律框架對不同保護級別的處罰標準有所調整,另一方面則與具體案件的犯罪情節嚴重程度有關。首先,我們需要理解,從2016年到2022年期間,為了更好適應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實際需求,國家對【野生動物保護法】進行了多次修訂和完善。

這些法律條文的變化和調整,自然導致對不同保護級別動物犯罪行為的量刑標準也隨之發生變化。所以兩案的量刑存在差異,實屬正常之舉。

其次,法院在案件審理過程中,偷獵分子的認罪態度以及主觀犯罪動機也是量刑的重要參考因素。在"掏鳥案"中,涉案大學生早已明知燕隼價值不菲,卻主觀故意、數次實施盜獵,且家人還曾意圖行賄作案,情節極為惡劣。

而此案的7名偷獵分子雖然違法,但在審理過程中態度良好,均表示懺悔認罪,並主動賠償等,從輕發落也就不難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