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動物

為什麽動物只在發情期間交配,而人類卻沒有固定的「發情期」

2024-09-26動物

文 | 馮律講法

編輯 | 馮律講法

因頭條改版,文中可能增加了廣告解鎖,請您等待5秒鐘,再點選右上角的叉號關閉,就可以繼續閱讀本篇文章了,點開廣告是免費的,請不用擔心,謝謝大家理解支持文章。

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看過【動物世界】的都明白,這句話隱晦的意思是,動物們在春天,春心萌動,陸續到了交配時期,準備找自己的配偶進行交配繁衍。

每當這個時候,雄性鳥類會精心裝扮鳥巢和自己,在雌性面前起舞、跳躍展示自己的魅力;河豚在水底拍打出一個完美圖案,吸引雌性駐足……

每一種動物都煞費苦心,精心策劃的求偶,吸引另一半註意,才能順利交配繁衍。

那麽問題來了,為何自然界的動物在發情期交配繁衍,而同為靈長類動物的人類,卻一年四季都可以繁衍後代呢?

動物的發情期

在適宜繁殖季節,動物們會表現出特定的行為,以及特殊的生理狀態,這就是動物的發情期。

在這一階段,不同種族的動物,會做出不同的求偶行為,包括打鬥、特殊叫聲、舞蹈等等。

為了順利尋求到伴侶並進行交配,動物們自身會釋放資訊素進行特定連結,使異性動物能在野外找到彼此並完成繁衍。

進入發情期後,無論是雄性還是雌性動物,在性激素的作用下,身體各器官,特別是生殖器官,會發生一系列變化,以方便動物們進行交配。

雌性動物的子宮和輸卵管會充血,生殖器官分泌物增多,為受精卵和精子的結合做好充足的準備。雄性動物睪丸腫大,精子在數量和質素上也會有所提升。

激素水平的變化,也會影響動物的心理變化。雄性動物更加暴躁易怒好鬥,雌性動物則偏向於親昵溫和,渴望與雄性交配。

雄性動物在發情期的精力,前期集中在尋找配偶身上,後期以吸引配偶為目的。而這一切的目標,都是為了得到雌性的青睞,順利完成交配,保持種族的延續。

自然界萬物都符合「適者生存」這句話,為了提高後代的成活率,大部份動物在前進演化後,將發情期選在春天。春天溫度逐漸上升,光照時間增長,植物陸續發芽生長。

整個食物鏈都被盤活了,無論食草動物還是食肉動物,此時食物豐盛起來,為交配繁衍孕育後代,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春天開始交配繁衍,胚胎在體內孕育生長,能得到足夠的營養,經過幾個月的孕育,保證胎兒能順利出生。

以鸮鸚鵡為例,它們最愛吃的芮樹種子,每3~5年才只在春季結果,這些鸮鸚鵡為了給孩子爭取到這口吃的,可以忍受五年不交配。當然,也有些動物選擇在春天發情交配繁衍,是為了躲避天敵。

帝企鵝為了躲避賊鷗和海豹,選在三月份風雪肆虐的南極交配,就是為了給幼崽提供一個相對更安全的環境,避免一出生就成為其他物種得盤中餐。

當然,也有動物的發情期不在春天,鹿的發情期在秋天,經過一個冬天的孕育,來年春天產下小鹿,依舊有豐富的食物。

這樣看來,無論動物選擇哪個階段作為發情期,它們都是結合天氣、環境等多重因素考慮的,最終目的是,最大可能提高幼崽的成活率,保證族群的延續。

人為啥沒有發情期

對於生活在比較安全環境的人類而言,繁育後代不需要受限於環境因素,也就無需有固定發情期了。動物前進演化到類人猿階段時,也許還存在類似發情周期。

可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人類掌握了各種技術,又學會在冬季儲藏食物,自然界環境,已經不再是威脅人類生存的一大難題。

人類不需要在特定時間與異性交往,完成生兒育女對任務,繁衍後代的策略也就發生了變化。女性的身體也由此每月產生周期性的變化,為孕育繁衍做準備。

女嬰在胚胎期3-6周時,就初步形成卵巢,出生前,卵巢中有數百萬初級卵母細胞。後隨著女性成長至成年,還有數十萬初級卵母細胞存活。

這些存在於原始卵泡中的卵母細胞,在性激素作用下,每月只有一個成熟並排至輸卵管。女性一生正常的卵子不過幾百個。

如果精子未與當月排出的卵子結合形成受精卵,這枚卵子就會被排掉。形成的黃體也不再分泌激素,增厚的子宮壁,逐漸脫落恢復正常厚度。

子宮內膜血管收縮,內膜脫落,引起出血,這就是月經的由來。女性身體每月的周期變化,都在為受孕做準備。女性的排卵期,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女性的發情期。

可現在很多女性,無論是備孕,還是推測月經期,自己都要經過一番計算。也就是所謂的,女性將排卵期隱蔽。

女性隱蔽排卵期是一種前進演化,能確保男性伴侶留在自己身邊,共同撫育孩子;還能保護嬰兒避免被男性殺害,也就是減少殺嬰假說。

男性方面,更不用擔心這個問題,男性的生理結構決定他們可以隨時繁衍後代,同時,男性的黃金生育年齡有十幾年,但生育能力不受限,可以持續幾十年。

所以,人類沒有固定發情期,依舊能順利交配繁衍。

另外,人類比其他動物更為高級的一點,有自己的文明、思想和精神。動物完全受限於基因,它們的行為都是從生理層次上作出反應的。 而人類受限於生理本能,又有獨立的精神層次上的理性。

換言之,人類也同動物一樣,會有獲得性快感的欲望,但前進演化出的獨立思想和羞恥心,令人類可以違背最原始的基因欲望。

相較於動物生育要考慮天時地利,人的生育成本在後期的「養育」上。動物的成長周期短,有些生存本能,是刻在基因裏的,動物父母後期投入的教育成本較低。

而人類懷胎十月,產下幼崽後,只是走出了繁衍的第一步。之後從學習走路、說話,到穿衣吃飯等最基本的生存本能,再到識字看書社交勞作,每一項都是人類社會的生存能力。

人類社會為最大程度保護孩子,法律規定父母要照顧孩子至18周歲成年。

這麽看來,動物的發情交配繁衍,基本靠基因約束,而人類情況則更復雜,法律、道德、基因等,都在層層束縛著人類發情交配繁衍。

總結

人類的發情期在前進演化過程中逐漸模糊,甚至消失,是一個復雜而漫長的社會變化過程。這種前進演化,又令人類領先於其他動物,屹立於自然界頂端。

資訊來源:

為什麽動物有發情期,而人類卻隨時可以交配?——2020-03-31 10:50·成都科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