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動物

【動物界全系列】長蝽總科—大眼長蝽科

2024-05-17動物

長蝽總科—大眼長蝽科

真核生物域

動物界

真後生動物亞界

蛻皮動物總門

節肢動物門

六足亞門

昆蟲綱

有翅亞綱

新翅下綱

半翅目

異翅亞目

椿象下目

長蝽總科

大眼長蝽科

大眼長蝽科(學名:Geocoridae),長蝽總科下的一科。

1.大眼長蝽

大眼長蝽(學名:Geocoris pallidipennis),是大眼長蝽科節肢動物。

(1)形態特征

體長3.5mm左右,寬1.69mm。頭黑,中葉兩側有1三角形白斑;有光澤,無刻點,但微具橫皺,被甚短的白色毛,單眼前內方有短溝狀深窩。前胸背板梯形,黑。前翅革質部淡黃褐,革片內角處有1小黑斑,爪片刻點1列,革片沿爪片縫有刻點2~3列。側接緣黑,各節外緣黃褐色,向後角漸寬,腹部背面黑。足黑褐,股節兩端色漸淡,雄蟲足常全部淡色。

(2)地理分布

河北,山西,陜西,山東,河南,浙江,湖北,江西,雲南。

2.寬大眼長蝽

寬大眼長蝽(學名:Geocoris varius)為大眼長蝽科大眼長蝽屬下的一個種。

(1)形態特征

成蟲:體長4.50-4.80毫米。前胸背板全黑色,後緣不呈淡色,只後角處淡黃褐色;刻點較稀。觸角第一節淡色,第四節黑褐色。前翅革片與爪片刻點多、深凹,前胸背板刻點較稀,腹下全部黑色,無淡色邊。倒接緣黑色,最內緣黃色。

若蟲:老熟若蟲體長2-2.40毫米。體黃褐色,具光澤。頭部桔黃色,復眼棕紅色。頭頂中央有1縱溝,近前端兩側各有1根毛。觸角4節,各節兩端淺褐色,中間黃白色。喙伸這後足基節。胸、腹部背面拱起,黑褐色,有光澤。

(2)地理分布

江蘇、安徽、湖北、廣西、山西、陜西、江西、廣東、貴州、四川、福建、台灣、浙江。

3.沙地大眼長蝽

沙地大眼長蝽(學名:Geocoris arenarius),為大眼長蝽科大眼長蝽屬下的一個種。

(1)形態特征

體黑色。頭黑色,前端略呈三角形;復眼褐色,大而突出,向右斜伸,兩只單眼小,淡黃色。觸角4節,第一、二節末端淡黃色,第三節下半部黑色,上半部淡黃色,第四節最長,呈淡黃色,各節均著生斜伸的短毛。

成蟲:體長3.70-3.90毫米,寬1.70毫米左右。前胸背板上有粗刻點,小盾片黑色且呈三角形,其上也有粗刻點。前翅基部革質黃色。足黃色。

卵:長0.80-0.90毫米;寬0.30毫米。一端略大,其上有環形排列的5個「T"形脊紋,卵殼表面有粗刻點。孵化前略大的一端有2個紅色眼點。

若蟲:共5齡,各齡期特征是:

一齡;體長1-1.3毫米,淡黃色,復眼紫紅色,大而突出。初孵若蟲腹部背面第四、五、六節各有1橢圓形紅斑。

二齡:體長1.40-1.90毫米。橙黃色。翅芽不明顯。

三齡:體長2-2.40毫米。翅芽已開始顯現。

四齡:體長2.50-2.80毫米。翅芽達到或超過腹部第2節。腹背兩側有淡紅色斑。

五齡:體長2.90-3.3毫米。紫黑色,翅芽基部黑色,端部灰色。

(2)生物學特性

習性:成蟲行動敏捷,早春中午前後,當氣溫升至16-18℃時,越冬成蟲四處活動,尋覓配偶,或隱藏於枯草、落葉下進行交配,早晚氣溫低時不交配。成蟲和若蟲多藏於棉花葉背面或蕾、花內捕食棉蚜、葉蟎、葉蟬、盲蝽幼蟲及棉鈴蟲等鱗翅目害蟲的卵和初孵幼蟲。成蟲產卵子棉葉背面或苞葉內。成蟲壽命平均11天左右;雄蟲6-8天。

歷期:歷期的長短與溫度關系密切。當平均氣溫在14.60-17℃溫區內,卵期20-22天;當氣溫在22.20-25.70℃時,卵期11-13天。氣溫在21.50℃時,若蟲歷期為19-22天。

年生活史:沙地大眼長蝽在新疆庫爾勒棉區,以成蟲在苜蓿、果園、苗圃、菜地和棉田等落葉層下或土縫內越冬。翌年3月下旬,當氣溫達9℃時出蟄,4月上旬,當氣溫達12-14℃時越冬成蟲開始交配、產卵,4月中旬為產卵盛期。5月上旬氣溫達19℃時,第一代卵開始孵化,出現若蟲,第一代若蟲高峰期在5月下旬,成蟲高蜂期為6月上旬。第二代發生期為6月下旬至8月中旬,若蟲高峰期為7月上旬,成蟲高峰期在7月中旬。第三代發生期在7月下旬至10月,若蟲高峰期為8月中旬,成蟲高峰期在8月下旬。10月下旬,當氣溫下降至8℃以下,開始越冬,0-0.5℃時,全部越冬。

(3)地理分布

新疆。

4.南亞大眼長蝽

南亞大眼長蝽(學名:Geocoris ochropterus)為長蝽科大眼長蝽屬下的一個種。

(1)形態特征

復眼暗紅色,大而突出,稍傾斜而向後方延伸;單眼桔紅色,位於頭頂兩側後方。觸角遠較體長為短,共4節,除第一節端部和第二、三節(端部除外)黑色外,余均為黃褐色。頭下、喙、足和後胸臭腺開口黃褐色。前胸背板、小盾和體下胸部其粗刻點。爪片和革片(除背面)上亦有刻點。頭部後緣、前胸背板(除兩側和後緣淡褐色外)、小盾片,前翅上的刻點、體下胸、腹部均為黑色。前翅淡褐色,膜片半透明,淡色。就整個身體來看,呈三種顯著不同的顏色,即頭部為橙黃色,胸背和小盾片為黑色,兩前翅為淡褐色。

成蟲:體長3.50-4.50毫米,寬約為長的1/2。頭(後緣除外)橙黃色,無刻點,前端呈三角形突出,頭寬於前胸背板前緣。

卵:卵形似八方瓜,淡黃綠色,長0.96毫米,寬0.37毫米,大的一端有7個「T」形突起,突起長約0.023毫米。卵近孵化時變為橙色,大的一端出現2個紅眼點。卵散產在棉葉背面。

若蟲:若蟲孵化3天後,體橙黃色,前胸背板黑色,在中胸背扳前方有2條橫置的黑斑。5天以後,胸、腹部變為橙褐色。腹部末端圓鈍,頭部較尖,橙黃色。

(2)生物學特性

在湖北省,南亞大眼長蝽以成蟲在苕籽田裏及枯枝落葉下越冬,翌年5月開始活動。成蟲行動敏捷,4-5月多在有葉蟎和蚜蟲為害的雜草及綠肥、蠶豆、蔬菜等作物上產卵繁殖,以葉蟎為害的雜草上較為常見。一般於6月遷入棉田,7月上、中旬發生較多,8月中旬以後逐漸減少。

南亞大眼長蝽成、若蟲均捕食蚜蟲、葉蟎、薊馬、葉蟬和盲蝽若蟲,以及棉鈴蟲、紅鈴蟲、金剛鉆、造橋蟲等多種害蟲的卵和低齡幼蟲。在食料缺乏的情況下.也捕食瓢蟲的幼蟲和小花蝽等益蟲。

(3)地理分布

湖北、廣東、廣西,雲南、台灣。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註微信公眾號「 地球生物與人類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