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被美國戲耍?暫停一切補助,650億打水漂,中國有個敗家子

2024-08-26科技

美國制造業的噩夢:650億美元"白白撲街"

美國大手筆投資建廠,結果到頭來卻一顆芯片也沒能生產出來,這令人不禁要問:究竟是什麽原因讓這個世界第一強國的制造業陷入如此困境?

美高通的衰落之痛

要說美國制造業最引人關註的代表,莫過於半導體芯片這一高端領域了。正是憑借著先進的芯片制造技術,美國曾經在這一領域獨占鰲頭多年。

然而近年來,局勢卻發生了令人不安的變化。

以台積電在美國建廠為例,該公司原本計劃投資650億美元在美國建造先進芯片廠,以期搶占這個巨大的市場份額。

可是,到今天為止,他們竟然連一顆芯片都沒能生產出來!這實在是令人費解的事情。

更讓人擔憂的是,這個現象似乎並非個例。連英特爾、鎂光等美國本土芯片巨頭,也紛紛面臨著生產困境,只能依賴外部承包商進行制造。

這說明,美國的制造業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

一切都源於美國自身存在的問題。追本溯源,美國的制造業空心化實際上早已根深蒂固,只是這次引發業界的普遍關註而已。

華爾街金融帝國的"陰影"

究其根源,美國制造業的衰落與其金融化發展道路存在著密切的關聯。自上世紀以來,美國就逐漸將重心從實體經濟轉移到了金融服務業。

在美元霸權的加持下,華爾街的金融遊戲變得異常輕松與高利潤。於是,越來越多的美國年輕人都蜂擁進入金融行業,希望能在這裏一夜暴富。

相比之下,建廠生產的過程就顯得太過繁瑣和費力了。

於是,美國的制造業就逐步被邊緣化,反而是那些靠投機取巧賺錢的金融機構們越做越大。這種金融化發展道路,從根本上就決定了美國制造業難以真正復興。

連電力供給都成了問題

當然,單單金融化發展並非是導致美國制造業衰落的全部原因。更深層次的問題在於,美國現有的社會基礎設施也遠遠不能支撐起繁榮的制造業。

比如說,穩定可靠的電力供給就是制造業最根本的前提。但事實上,美國的電網系統現狀堪憂,頻繁停電問題屢見不鮮。這對需要大量耗電的工廠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又比如,高效的物流體系也是制造業生存的必備條件。可是在美國,公路、鐵路等基礎設施都嚴重不足,物流效率低下,嚴重影響了生產。

此外,專業技能型的制造業工人培養也成了難題。美國職業教育體系本就薄弱,加之人們普遍對制造業工作的偏見,很難吸引足夠的人才投身其中。

這些基礎設施性問題,從根本上決定了美國制造業必將步履維艱,難以恢復往日的輝煌。

"攻心為上"的新策略

面對如此艱難的處境,美國政府近年來也提出了一些應對之策。譬如在2022年推出的【芯片法案】,承諾提供4000多億美元的各種補貼,以吸引制造商回流。

然而,即便有了如此厚顏無恥的優惠政策,結果還是並非如願。根據調查數據顯示,近4成的企業並未按計劃推進投資專案,甚至幹脆叫停。台積電就是很好的例子。

究其原因,美國政府的這些表面政策雖然給人以強烈的幹預訊號,但實際上並沒有真正解決制造業發展的根源性問題。

所以我們不難發現,美國終究還是將希望寄托在"軟實力"上。譬如透過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最佳化營商環境等方式,希望借此吸引制造商來美國投資。

但這又能夠真的解決問題嗎?畢竟,即便有再好的政策,也終究改變不了美國自身缺乏制造業根基的現實。

美國制造業的黃粱一夢

綜合而言,美國制造業的困境可以說是百年難題了。從歷史上看,美國之所以曾一度成為世界工廠,很大程度上源於特殊的戰爭時代環境。

但和平時期來臨後,美國就逐漸喪失了這種優勢。尤其是在金融化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之後,實體經濟的衰落就不可逆轉了。

即使是美國政府不惜重金補貼,也難以從根本上改變這一頹勢。無論是台積電還是富士康,外國企業在美國投資的專案屢屢流產,都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也許美國人自己都會為此感到痛心不已。畢竟,制造業的興衰直接關系到一個國家的實力。但遺憾的是,美國已經漸漸失去了重新振興制造業的基礎。

所謂金融夢想終將破滅,美國制造業的黃粱一夢也早就物是人非。面對這樣的現實,美國或許該好好反思自己的發展之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