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全球科技巨頭新布局 為何落子成都郫都?

2024-07-11科技

2024年上半年行將結束時,全球科技巨頭華為從大灣區到西南腹地,辦了兩件大事。

6月21日,在東莞松山湖,華為舉行了史上規模最大、開發者參與人數最多的一次開發者大會,現場宣布「純血鴻蒙」Harmony OS NEXT面向開發者啟動Beta版;3天後,華為來到成都,舉辦了一場華為四川新質生產力城市峰會,一口氣在成都落地三個創新中心,其中兩個落在了郫都區,包括華為首個跨省級創新中心平台。

華為加碼成都,並不意外。去年,成都國家級科技創新平台已達146家,高新技術企業突破1.3萬家,全球創新指數(GII)排名上升至第24位元,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正加速成型。

而當我們把觀察的目光下探,更值得關註的是,華為此次在成都郫都區連落兩子,看中了這個區域什麽?

巨頭落子

立足郫都輻射全川

「目前華為(西南)數碼機器人創新中心為我們提供的數碼機器人服務已經透過驗收,正處於試執行階段,再進行一段時間的最佳化後就能正式投用了。」今年6月起,位於郫都區成都現代工業港的成都邁特航空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邁特航空)用上了來自華為的數碼機器人服務。

據邁特航空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一家航空航天標準件、結構件的研發制造企業,公司日常除研發生產外,還涉及大量市場訂單、技術資料、質素單據等資訊核對、管控類的繁瑣工作,這類工作技術含量相對較低卻十分耗費人力和時間,也是很多制造業企業的痛點。「對於這些流程清晰、重復性高、數據核對時間較長的工作,我們開始用數碼機器人代替人工來完成,效率和準確率更高,長期來看成本投入也會更少。」該負責人表示,使用該服務第一年的費用郫都區將給予全額補貼,讓企業轉型成本進一步降低。

揭牌儀式 郫都區供圖

早在去年,按照「政府政策扶持、華為提供技術、營運公司匯入資源」的合作模式,華為(西南)數碼機器人創新中心在郫都成立,這是華為公司設立的首個跨省級創新中心平台。今年,面向人工智能1號創新工程、智改數轉等四川新質生產力培育重大戰略,華為公司進一步統籌在川數碼化中心資源,將中心升級為華為(四川)人工智能與智改數轉創新推廣中心,打造四川省智改數轉示範基地、人工智能創新套用標桿平台。

據專案營運方華菁振興(四川)智能技術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雙創新中心為企業提供低門檻、高效率AI套用開發平台,將大模型能力接入到套用中,使企業場景套用智能化。「例如,智改數轉工具包覆蓋智能排產、生產執行等業務空白點。從數碼機器人連結斷點,到數據統一嫁接,再到CMP平台上結合AI大數據分析,可使得生產計劃智能化,生產物資利用率提高20%,排產效率提升80%。」

華為與成都的合作,最早要追溯到2000年。20多個年頭過去,雙方簽署多輪合作協定,如今華為已在成都形成了1個研發中心+5個分支機構的業務布局。而其在郫都區落地兩子,尚屬首次。

隨著此次雙創新中心的正式揭牌,其營運將在郫都區真正邁入正軌,並以智能化技術優勢和行業數碼化轉型經驗賦能整個四川的新型工業化,加速傳統產業新舊動能轉換。

數智賦能

制造、治理全面升級

當前,實施智改數轉(即智能化改造和數碼化轉型)是促進數碼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釋放數碼技術對經濟發展放大疊加倍增作用的重要途徑,更是推動制造業高質素發展的必由之路。

華為的加碼只是助推器,更多以科技創新引領、數實融合賦能的升級改造早已在郫都區展開。

邁特航空供圖

「除了與華為合作開展數碼機器人、APS智能排產系統,我們此前還在研發生產中引入了MES智能化作業系統、柔性化生產線等,這些智能化升級都是為了減少對人的依賴,實作降本增效。」邁特航空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企業在研專案共16個,包含57個產品標準,年產能達到4億件。

同樣實作從傳統制造向智能制造轉變的,還有四川省郫縣豆瓣股份有限公司。該企業透過實施生產車間數碼化改造,引進自動化、數碼化的生產、物流、倉儲和智能傳感控制與檢測裝備等,實作計劃管理、生產執行、質素檢測、物流倉儲的數碼化管控,車間生產效率提升24%,單位產品成本下降10.03%,產品不良率降低99.8%。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郫都區技改投資同比增長504.5%,已儲備工信部器材更新和技術改造專案25個,計劃總投資52.6億元;目前,全區2家企業入選國家級智能制造優秀場景,8家企業入選全市智能工廠和市級數碼化車間。

這樣的創新「律動」不僅在於企業「智造」,還延伸到了城市「智治」。

郫都區城運中心 何曼青拍攝

透過一張數碼孿生地圖,推演解決城市問題的最佳方案;指揮大廳裏城市執行管理資訊數據瞬時「跳動」,一鍵點選便能實作「中樞」和一線即時聯動處置突發情況……去年2月起,郫都組建投運了區城運中心,這個郫都區的「城市大腦」透過建成區鎮兩級城運平台IOC專題模組10個,接入16個部門系統,匯聚200多萬條事件數據,將整座城市的百萬數據編織成了一張數碼化神經網絡。同時搭建自動派單體系,讓問題從「線上發現」到「線下處置」實作點對點閉環。

截至目前,該平台累計匯聚事件樞紐、大聯動、數碼城管、12345等城市事件200余萬件,今年上半年透過平台全流程閉環處置事件10906件,事件平均閉環時間由6.35天下降到1.21天。

聚企成勢

科創高地動能不竭

從多年前的農業大縣,到如今產業智能化、城市智慧化的都市新區,郫都區的城市氣質已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種變化帶來的現實沖擊感,在去年一度達到頂峰。

去年10月,第81屆世界科幻大會在郫都區舉辦,這項久負盛名、承載全球科幻迷未來之夢的大會首次走進中國。也正是這次難得的機會,讓一部份人第一次認識郫都區,讓另一部份人重新認識了郫都區。包括華為(西南)數碼機器人創新中心在內,30余個泛科幻專案、50家科幻企業借勢在郫都落地,形成近40億元的泛科幻產業規模。

而從科幻到科創,從在想象中織夢到在現實中圓夢,在郫都亦可實作「一鍵切換」。

世界科幻公園 郫都區供圖

走出世界科幻大會主場館——「星雲」造型的成都科幻館,放眼望去是總面積千余畝的世界科幻公園,站在更高維度俯瞰,這裏則處於規劃總面積約106平方公裏的科創新城腹地。

2021年,郫都區提出建設「科創高地、錦繡郫都」的全新發展戰略,並明確了「一新城四中心」的具體實施路徑。其中,「一新城」即為科創新城。在這裏,新質生產力正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成型成勢。

在「東數西算」國家一體化大數據中心成渝樞紐節點——成都智算中心,300PFLOPS(相當於15萬台高效能PC)的強大算力已經實作,算力服務覆蓋各行各業的企業及高校院所、政府部門;在成都現代工業港園區內,四川金星清潔能源裝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90MPa壓縮機實作了國內首創的膜式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只需5分鐘便可加滿一輛氫能公交車……

從科幻魅力到科創實力,是郫都區城市產業新的詮釋。全區超過300家規上工業企業,16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109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共同構成了其現代產業體系中最堅硬的骨骼。

今年5月、6月,郫都區連續出台【郫都區關於鼓勵科技創新提升產業能階 推動經濟高質素發展若幹政策】和【郫都區持續最佳化營商環境促進企業高質素發展若幹舉措】,在「創新22條」和營商環境6.0版加持下,郫都區的產業吸重力進一步提升。而隨著近期西南交通大學郫都先進制造科創園簽約落地、郫都區與成都高新區合作共建的高郫電子資訊工業園科創中心投用在即,更多高能階企業有望「聚首」郫都。

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