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世界 > 科技

雍正王朝:鄔思道為何決定用「登龍術」幫胤禛登上大寶?有何隱情

2024-03-30科技

【雍正王朝】中,鄔思道擅長「陰謀為體」,足不出戶,盡知天下事、深諳帝王心,謀士生涯時,「轟轟烈烈做了一番事業」,顯示了他的才智和韜略,用登龍十二術幫助胤禛順利即位。最後,明哲保身,帶著媳婦如月做個白雲野鶴去浪遊四方了,學陶淵明「采菊東籬下」,終老一生!

那麽,鄔思道是如何看透四阿哥胤禛有奪嫡之心的?是「天命」激發了胤禛奪嫡之心?還是鄔思道有意推他入奪嫡之路?

胤禛決心參加儲位角逐,尋鄔思道入府

電視劇【雍正王朝】的劇情,是在黃河泛濫成災,兩岸良田毀盡,民不聊生的背景之下展開。與風暴不止的黃河水同樣波濤洶湧的,是康熙皇帝諸位兒子對儲君之位的爭奪。

得知黃河泛濫,康熙立即緊急召開朝會,召集朝中大臣和諸皇子商議出策應對此次黃河。原本應將百姓疾苦放在首位的廷議,卻成了諸兒子相互攻伐、相互傾軋的「戰場」!

尤其是太子胤礽慌慌張張趕來參與朝會,可能還沈浸在鄭春華的溫柔鄉當中,當康熙問詢他黃河災患解決方案的時候,胤礽一問三不知,讓在場的文武百官貽笑大方。

此時,八阿哥胤禩見康熙對太子胤礽的表現很不滿,趁機拍起馬屁,對此事「侃侃而談」:自從皇阿瑪在位以來,傾力治河,30多年,百姓都未受任何黃患之苦。此次,黃河發大水不因人事,純屬天災……

其實,八阿哥胤禩說此番話,有兩個目的:

一是讓康熙認為黃河遭災,並沒有像他們口中那麽嚴重,不必著急賑濟,先靜觀其變。

二是心虛,戶部是他主管,比誰都清楚國庫的現狀,所以用混淆視聽來掩蓋他的失職。

這時候,清查戶部的四阿哥胤禛出現了,當場揭露了戶部的現狀,更是將八阿哥胤禩自以為是的「假仁假義」呈現在康熙面前,這些行為必然是康熙所厭惡的。

當前,究竟由誰前往江南籌款賑災,已然成為了焦點所在,於是,四阿哥胤禛接手了籌款賑災差事,這也就是這時候胤禛開始初露鋒芒。

在賑災這期間,四阿哥胤禛的積極表現,以及極為卓越的才幹,進而在康熙心中,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並得到了第一頂郡王帽子的加封。

經歷此次賑災,四阿哥胤禛心態有了微妙的變化,他決定暗中小試牛刀,加入爭儲之爭。

胤禛決心參加儲位角逐之後,他決定物色一個厲害的謀士給他出謀劃策,於是,想起他早年讀過那篇「討伐貪官墨吏」的大文,認為這個人能助他幹大事,此人正是鄔思道,於是,讓年羹堯務必要尋到此高人!

就這樣,鄔思道進入了四阿哥胤禛潛邸,表面上是當四阿哥胤禛世子們的老師,實則是四阿哥胤禛聘他為幕僚,或稱為謀士。

激發了胤禛奪嫡之心的既是「天命」,也是鄔思道用「登龍術」推瀾助波

四阿哥胤禛江南賑災完成後,接下來要面對的是追比戶部欠款,這是一件出力不討好的差事,諸位皇子都不想攤上此事,四阿哥胤禛心裏也沒底,於是,大半夜找鄔思道點撥。

鄔思道做出一段精辟分析,欠國庫錢無非有三種人,一種窮叮當響的人,借錢是無奈之舉;二種不安分的人,為借而借;三種唯利是圖的人,把國庫當成撈油水的地方。

這是鄔思道第一次正經地作為參謀為胤禛出主意,鄔思道之所以對胤禛「推心置腹」,一是感恩四阿哥胤禛的賞識,不僅賞口飯吃,還以禮相待;二是透過胤禛的心思,洞悉了胤禛有奪嫡之心,暗示自己上通天文,下曉地理,「登龍術」,文學歷史無所不精,可以助四阿哥胤禛一臂之力。

當然,四阿哥胤禛雖嘴上沒有直接應允,但心裏已默許了。後來,鄔思道是他成功謀取皇位必不可少、舉重若輕的關鍵人物。

剛開始四阿哥胤禛雖對鄔思道以禮相待,但也有防備之心,畢竟還沒了解到鄔思道的真本事,而讓四阿哥胤禛真正相信鄔思道,是以下幾件事:

第一件事,以「辦差阿哥」為父親分憂。

鄔思道這個人物的厲害之處是神機妙算、深諳聖意。關於追繳國庫欠款的差事,四阿哥胤禛也是搖擺不定,不知道接好還是推辭好,這時候鄔思道就起到關鍵作用了,他如此回答:接,一定要接!諸位阿哥為何不爭這個差事呢?是怕欠款追不回來嗎?不是!是抱著不得罪人,怕失人心!如果四爺爺不願意接這個差事,那麽皇上不是連一個願意為他分憂的阿哥都沒有了嗎?

對於鄔思道的指點和建議,四阿哥胤禛顯然聽進去了,第二天在康熙面前信誓旦旦說:只要對朝廷有利,對江山社稷有利,他大不了做個孤臣就是了。四阿哥胤禛的一席話,無疑讓康熙感到非常的欣慰,可謂是說到了康熙的心坎了。有了這樣的鋪墊,此後的一切也就會變得水到渠成了。

雖然最後事情辦砸了,但在康熙的心裏四阿哥胤禛府儼然已經是一個顧全大局、敢於負責、辦事幹練的王爺,也就是所謂「辦差阿哥」。

事後,四阿哥胤禛對鄔思道進一步信任。

第二件事,建議胤禛拒絕「宰白鴨」案件。

「宰白鴨」案件就是任伯安利用職權買通官員,透過劉八女要求張老漢代替任季安頂罪,劉八女有恩過張老漢,張老漢為了報恩並答應,於是孝順的張五哥替父親頂替,結果是砍頭,後來他的妹妹阿蘭不忍心看他冤死,於是入京尋十三爺胤祥求助。

胤禛知道後,並沒有征求鄔思道的意見,直接讓胤祥上報,康熙也及時救下了張五哥。這說明,對於康熙皇帝的真實意圖,胤禛已經明確,而且也已經開始了具體的改變。於是,胤禛並沒有「言聽計從」鄔思道的建議,主動請纓讓他審理此案件。

鄔思道知道,賭氣要離開,胤禛不慌不忙說,等到明天,再決定走不遲。第二天,胤禛用一場「冰火兩重天」巧妙的躲過了此差事。

這次,更讓鄔思道認定胤禛有成大事的「天命」了,下定決心用「登龍術」協助胤禛登上至尊寶座,同時實作自己讀書人的一番抱負和理想。並假稱宋元星相家推演先天術數,論斷後世興衰,「有一真人出雍州」,鼓勵四爺「天予弗取,反受其咎」。這對於堅定胤禛奪嫡信心起了作用,也表現了鄔思道忠於主人的態度。

第三件事,鄔思道透過教導弘歷,替胤禛扳回一局。

順著鄔思道計策走,胤禛感慨「好後悔,不該言聽計從」。因為胤禛違拗康熙意思而行的影響,本該按照鄔思的發展處理結果的。

可是,胤礽既沒有被廢,八阿哥胤禩也沒有因此事影響,還加封郡王爵位,而且還代替太子胤礽接待蒙古王公,得到百般恩寵,儼然一副新任皇位繼承人的模樣。

但是四阿哥胤禛所料不到的是,鄔思道把這次機會堵在弘歷身上,讓弘歷為他爭取加分,那把代表著皇儲身份的如意,被康熙皇帝賞給了弘歷,還誇四阿哥胤禛培養出一個好兒子。

這樣的反轉,讓胤禛喜出望外,此後對鄔思道提可是「言聽計從」。

第四件事,以退為進運籌,以大公無私獲得認可。

康熙晚年,西北邊境烽煙再起,康熙派大將軍傳爾丹率六萬大軍前往征討,不料全軍覆沒。康熙皇帝大為震怒,指派誰為大將軍前往解決邊患,成為康熙的一大難題。

與此同時,圍繞皇位繼承的問題,諸位皇子之間的明爭暗鬥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

在諸皇子之間不同政治派別的傾軋中,太子胤礽、大阿哥胤禔和十三阿哥胤祥被圈禁,剩下的只有八阿哥胤禩和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使用的是手段,四阿哥胤禛是工於心計,因勢利導,獲取康熙的信任。

兩個集團都清醒地意識到誰能解決此時的西北邊患,誰就極有可能成為皇位繼承大戰的勝出者。十三阿哥胤祥和十四阿哥胤禵均有軍事才能,因此胤禛如意算盤是讓胤祥出任大將軍,而胤禩如意算盤則是確保胤禵出任大將軍。這樣一來,皇位繼承之戰,就變成了征西大將軍的爭奪之戰了。

然而,事情並非如此簡單,出任大將軍的集團必須要有百分之百的把握確保征伐成功,否則結果必將適得其反。四阿哥胤禛正在為此事一籌莫展,被鄔先生的一席話,讓他撥雲見日,既奠定了西北征戰勝利的基礎,更為雍正繼承皇位鋪平了道路……

來回顧一下鄔思道和四阿哥胤禛這段精彩對話:

鄔先生:四爺,難道您忘了,十三爺的外公是柯爾克蒙古大汗嗎?

胤禛:他還是愛新覺羅的子孫呢。我不信十三弟連這點都分不清楚了?

鄔先生:西北用兵看起來打的是兵馬,實際上打的是錢糧,是後援。茫茫荒漠,十萬大軍,最怕的就是糧草補給,後援短缺。傳爾丹全軍覆沒,大家都說是他輕敵冒進。

鄔思道渡步走過來,又說:可是就沒有人替他想想,兵部一個月幾道兵符,讓他速戰速決,但又不給他按時供應錢糧器械,他坐困愁城能不急著找叛軍決戰嗎?如果說傳爾丹是輕敵冒進,這恰恰是朝廷逼的,他的失敗不是敗在敵軍,而是敗在自己人手裏。

胤禛說道:老十四也是知兵之人,難道他就不知道這樣做會導致兵敗,難道……

還沒等胤禛往下想,鄔先生趕緊答道:沒錯,十四爺和八爺要的就是傳爾丹兵敗。

胤禛:不惜犧牲六萬大軍,就是為了爭得這個帶兵之權?

鄔先生:是呀,四爺若讓十三爺當大將軍出任西北,到那個時候,十三爺就是第二個傳爾丹。

胤禛:皇阿瑪聖明燭照,難道他就一點兒都沒有察覺?

鄔先生:如果說以前皇上沒有覺察,現在也一定是洞若觀火了,我料定,皇上心裏早就默定大將軍的人選了。

胤禛:誰?

鄔先生:十四爺。論才略十四爺可以勝任,但更重要的是,只有十四爺帶兵出征,才不至於後援受制,重蹈覆轍。

胤禛:照你這麽一說,皇阿瑪很快會有旨意。

鄔先生:不會,他老人家還在觀望。

胤禛:觀望什麽?

鄔先生:觀望八爺,更是在觀望四爺您。

鄔先生:太子一位虛懸,皇上又日漸蒼老,繼位人才是皇上最大心事,這個繼位人皇上心裏早就有數了,可一直不把它抖摟出來。為何呢?一是為了要保護他,以免他重蹈廢太子的覆轍;二是要進一步觀察他,看他是不是有人君的器宇。四爺,您如果真的有這個器宇,這一次一定要以朝廷的大局為重,力保十四爺出任大將軍,而不是去爭這個大將軍,四爺……

胤禛不知道是喜還是憂,聽走神了,鄔思道喊好幾聲才回過神,問道:依先生的看法,我應該搶先舉薦十四弟,出任大將軍?

鄔先生:對!

胤禛:可十萬大軍在他手裏,萬一……

鄔先生:不是在他的手裏,而是在朝廷的手裏,西北用兵打的是糧草,是後援,而接濟調配大軍糧草的是陜甘總督,只要爭到這個位置,就能制約他的十萬大軍,百萬大軍……

胤禛這才恍然大悟,說道:對,讓老十四出任大將軍,年羹堯出任陜甘總督!

鄔先生的一番運籌,尤其「西北用兵看起來打的是兵馬,實際上打的是錢糧,是後援」,可謂是一語中的,抓住了決勝戰場的個中關鍵。戰爭絕不僅僅在於臨陣沖鋒的那個決戰時刻,決戰之前的種種精心運籌,包括對戰爭全域的分析和預判、選賢任能、排兵布陣、糧草和補給、前後方的協調運作,這一切是決戰時刻戰鬥力的先決條件!

鄔思道對時局的分析,世事發展的推測和判斷,幾乎超過了常人,四阿哥胤禛在奪位的鬥爭中,受到多智近妖鄔思道的一步一步推動,從康熙的觀望到獲取康熙的認可。

鄔思道以「爭,就是不爭;不爭,就是爭」的策略讓胤禛頓時覺悟

康熙諸位兒子都是暗地裏較勁兒,為爭王位劍拔弩張,但是他們卻沒有想鄔思道這樣「能推測上意,一語中的,點醒眾人」的高人!而且在奪嫡之路上幫胤禛定下了基調!

【雍正王朝】中,鄔先生告訴胤禛:爭,就是不爭;不爭,就是爭。這一句話,讓憂心於國家當時的困境、苦惱於處在太子胤礽和八阿哥的政治漩渦之中的胤禛頓時覺悟。因為政治從來都是與險惡相生相伴的。

康熙皇帝英明一世,然而在選擇繼承人上卻是愁眉不展。胤礽本來是欽定的皇位繼承人,但由於其自身不努力,還做出一些違禁之事,於是屢次被廢。另一方面,八阿哥自恃聰明,廣結黨羽,收買人心,不斷打擊皇太子,也逐漸增強了自己的力量,成為有實力問鼎皇位繼承人寶座的人。

然而,歷史卻和這些明白人開了一個巨大玩笑,最後的皇位繼承卻是最冷門,沒有任何理由和資本的四阿哥胤禛坐上了皇帝的寶座。

四阿哥胤禛之所以坐上寶座,一是鄔思道說的「天命;二是因為胤禛采納了鄔先生的意見:紮紮實實做好自己的工作,對皇上和黎民負責就足夠了。這其間的奧妙,其實就是鄔先生所說的「爭與不爭」的辯證法。

事實證明,四阿哥胤禛已經將這句話運用到了極致,所以他才能最終挫敗諸位兄弟,榮登大寶。

寫到最後

其實,從四阿哥胤禛尋找謀士鄔思道那會起,他就有皇位之心了,巧了,鄔思道有「登龍術」本事,四阿哥胤禛有著天子的器宇。自從鄔思道與胤禛第一次交談,他就看透了胤禛的心思,並決定用「登龍術」助胤禛上位。鄔思道這個人,神就神在「能推測上意,料事如神」,也正因為他看準了康熙「求穩」的心理。用「大爭無痕」的策略,一舉將四爺推向了至高寶座!

可讓人難以接受的是,胤禛即位後,怕的是泄露爭奪陰謀,於「天子」龍顏無光。於是,對立下汗馬功勞的鄔思道「鳥盡弓藏」,好在鄔思道早已做好了隱退準備,帶著媳婦如月做個白雲野鶴去浪遊四方去了……